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31720333347

    人文初祖到底是誰?人文初祖-黃帝 據說祭告天地的時候,天空出現了黃色的大蚓大螻,人們就說他是以土為德的帝,所以就稱他為“黃帝”。為了加強與天下各部落的聯系,他帶人到處劈山開路,並定期巡視各地,問民疾苦,勸民農桑。黃帝手下有許多能工巧匠:羲和、常儀二人分別負責觀測太陽和月亮;臾區觀測行星;伶倫創制律呂(音樂);大撓創立甲子;隸首發明算數;容成綜合以上六術,製作樂律和律歷。黃帝還讓伶倫、垂二人制造樂器磬和鐘,沮育、倉頡兩人造字,史皇作圖,雍父造臼,夷牟造矢(箭),揮造弓,共鼓和貨狄造舟等。   據說黃帝活了110歲,死後安葬在橋山(今陜西黃陵縣的橋山)。   從古到今人們都認為黃帝是華夏的始祖,自己是黃帝的子孫。又因為黃帝和炎帝是近親,後來又融合在一起,所以中國人常常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 陜西黃陵縣橋山上有一座黃帝陵,被譽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1983年4月5日清明節,原郵電部發行了T84《黃帝陵》郵票一套3枚,其中第2枚郵票名稱叫“人文初祖殿”。之所以稱“人文初祖殿”,則源自於國民黨元老、愛國將領陳潛為黃帝陵題寫“人文初祖”匾的故事。   陳潛,早年在日本留學時結識了革命先驅孫中山,並加入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屢建軍功而受到孫中山先生的賞識。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件發生後,陳潛毫不猶豫地投入抗日戰爭,先後擔任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西北行營主任等職務。陳潛駐陜期間,和于右任、蔣鼎文先生前往黃陵縣致祭黃帝陵。他們三人都是當時知名的書法家,陳潛是隸書的代表。當時他為黃帝陵軒轅廟敬寫的“人文初祖”匾額,交由富平縣石匠雕刻而成。由於運輸困難,用牛拉車運至黃陵縣九里山時,車翻石碑被打碎。當時的黃陵縣縣長盧仁山只得如實地向陳潛進行書面匯報。時隔不久,陳潛寫來回信說,“石碑被打,不必驚慌。運輸困難,不必再備。請製作一幅木匾,來年清明祭陵再寫。”盧仁山看了此信,連忙派人選購上等木料,製作了一幅三米長、兩米寬的木匾。1938年4月5日清明節,陳潛果然如期前往祭陵。盧縣長取出早已備好的文房四寶,陳潛讓4個人抬著制好的木匾,飽蘸筆墨,提筆一揮而就,寫成“人文初祖”4個隸書大字。   至今,這幅“人文初祖”匾仍然高高地懸掛在黃帝陵軒轅廟的大殿門楣上,融入黃帝陵眾多歷史景觀之中,成為人們祭祀黃帝、觀光遊覽之一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責任”為話題的作文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