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筆
-
2 # 老威觀史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實際上美蘇爭霸時期,有時候美國壓制蘇聯,有時候蘇聯壓制美國,雙方你來我往,呈現膠著狀態,但是由於蘇聯內部體制問題,導致了蘇聯自己崩潰,從而在冷戰中迅速落敗。在體制上,絕對的權力造就了絕對的腐敗,蘇聯後來實際上成為了少數特權階層服務的政權可以說,早在列寧時代這種幹部的特權就已經產生了,到了斯大林時代,幹部的特權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宅第權。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員均有一處或幾處別墅,少則花幾十萬盧布,多則上百萬盧布;凡是名勝地、風景區、海濱、避暑勝地,幾乎全部被大小官員的別墅所佔據。(2)特供權。各級黨政機關均有特設的內部商店、餐廳、冷庫等供應網路,按照官職大小、地位高低享受特殊供應。手持特供證者在特供商店能買到質優價廉的、普通公民望洋興嘆的種種主副食品和其他商品。(3)特教權。凡是高階官員的子女,從幼兒園到大學均有培養他們的專門機構或保送入學的制度。高階軍官的兒子則直接送軍事院校培養。(4)特繼權。官員特別是高階官員幾乎可以免費為自己的子女留下豪華住房和別墅,供他們終身享用。(5)特衛權。花在高階領導人身上的費用,達到無法核算的程度。維護他們的生活、別墅和私人住宅的服務人員、警衛人員,每年開支達數百萬盧布,甚至達到幾千萬盧布。(6)特支權。位居金字塔頂端的官員在國家銀行有敞開戶頭,即戶主可以不受限制隨意提取款項。
赫魯曉夫上臺後,曾試圖限制斯大林時代氾濫成災的幹部特權腐敗——取消官僚特權,實行幹部任期制與輪換制。但最後以失敗告終,赫魯曉夫本人也因那些不甘心放棄腐敗特權的官僚們的反擊而下臺
1964年勃列日涅夫出任蘇共中央總書記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吸取赫魯曉夫的教訓,不僅恢復了被赫魯曉夫取消或限制的所有幹部特權,同時還順從官僚們的要求,廢除了幹部任期制和輪換制,批評赫魯曉夫的幹部輪換制“對幹部本人是不公正的”,併發誓要“保證對幹部的尊重”。勃列日涅夫上臺後,從蘇共23大到26大,蘇共中央委員會實際連任率達到90%。高層幹部隊伍在勃列日涅夫時代超級“穩定”,許多人在某一高位上一干就是十幾二十年,老人政治和幫派政治因此遍地皆是。譬如拉希多夫在烏孜別克斯坦執政20多年,該共和國的黨、政、經和政法部門全部都是他的親信,僅在烏孜別克斯坦共產黨中央機關,他的親屬就達14人之多。
勃列日涅夫不只是恢復了赫魯曉夫廢除的高階幹部特權,而且還搞了許多新的特權。據戈爾巴喬夫的祕書博爾金講,勃列日涅夫時期在特權制度方面“實際上還建立了龐大的系統。控制這個系統的是蘇共中央、蘇聯部長會議辦公廳的領導人、醫療界的得力幹部和克格勃九局的專業部門。在‘食療餐廳’就餐的人數猛增。按規定有權利在這個餐廳就餐的都是些老顧問和蘇聯部長會議各主管部門的高階領導人、各部委的上層工作人員、人民演員、藝術家、作家、記者等等。因此,就餐人數迅速膨脹。當時在各共和國首都和某些大城市都有類似的餐廳和內部商店。”“從1965年起,為官員服務的汽車大大增加,建造別墅的規模不斷擴大,不再建造樸實的小木屋,而用磚建造裝置齊全的兩層樓的別墅。高階領導人可以一年四季都住在郊外。眼看著蘇聯衛生部第四總管理局不斷髮生變化,修建許多的新的中央專門醫療、療養院和休養所。工作人員根據自己的職位,有時也因領導人的賞識可以享受各種特權。”
可以說,這種特權的腐敗是造成蘇聯衰落的根本原因,這些都導致了廣大平民生活困難,社會發展停滯不前。就農業來說,赫魯曉夫時代曾經大力發展過農業,但由於蘇聯的模式就是幹好幹壞一個樣,導致農民根本沒有從事農業的積極性。這也是源於之前的集體農莊,當時紅軍採用了餘量徵集制,就是農民種出來的糧食除了自己吃的外全部徵收。後來就出現了農民不再生產餘糧的結果,紅軍便採取了強徵的手段,從農民手上徵集糧食,不論是否是自己吃的。後來到了戰後,讓然還是幹好幹壞一個樣的模式,這就使得蘇聯的農業長期停滯不前。
據說赫魯曉夫曾經到農莊視察,但是這些給赫魯曉夫看的都是經過精心包裝後的農田,自然是豐收一片。後來有一次赫魯曉夫的司機走錯了路,開到了鄉村,赫魯曉夫才看到了另一番鄉村的情景,幾個農民坐在地裡打牌,大片的農田沒人照看。
工業來說,蘇聯的工業基本是靠的重工業,尤其是軍工。在71-75年間,蘇聯的工業增長了5.7%,年均增長也就一個百分點左右,主要還是靠軍工業拉動。大量的“鋼鐵洪流”生產出來,實際上並沒有這麼多的需求,生產出來了做什麼呢?一是不能用來打仗,二是要花費大量的費用進行維護。這些實際上到後來都拖垮了蘇聯。
由於社會經濟長期停滯不前,人民群眾的不滿情緒也日益高漲起來,同時官僚的腐敗也是造成了幹群關係緊張的重要原因。
在蘇聯的最後幾年裡,幾乎每年都要進口4000萬噸糧食蘇聯人為食品必須花費月薪的百分之30到35以上,而西方人僅僅花費百分之10左右。這也是一個國家人民窮困的標誌。而老百姓必須的生活用品也出現困難,數量和質量都遠遠低於西方國家,尤其質量上差距很大。
長期的經濟困境,最終造成了蘇聯的解體到了八十年代,蘇聯的經濟主要就只能靠能源產業來拉動了。
蘇聯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20世紀60-70年代,西西伯利亞發現了巨型油氣田,恰逢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1978年11月-1979年6月伊朗革命、1980年兩伊戰爭,均導致了原油的減產,世界油價經歷了史無前例的上漲。在高油價下,蘇聯通過石油出口獲得了巨大的外匯儲備。石油和天然氣出口獲得的巨大硬通貨收益,為維繫失敗的體制提供了決定性的金融資源。蘇聯經濟狀況不用任何經濟改革就得到了改善,可以大量購買外國先進裝置和消費品,還保障了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的財政基礎。
受到石油紅利的刺激,蘇聯1970-1986年對石油天然氣工業的投入提高了1-2倍。1970-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前,石油工業佔工業總投入的8.8-9.3%,1986年則提高到了19.5%。蘇聯石油產能1970年為美國的74%,1986增長到了140%;在此期間,天然氣產量從相當於美國的30%增長到了133%。蘇聯從西方進口的機械裝置包括成套石油開採裝置,佔進口總額的比重從1980年的29.8%提高到了1990年43.8%。當時許多人認為,油價上漲到一定高度之後就會穩定下來,沉浸在一片樂觀的期許中。
但是,1980-1982年間,世界經濟已經出現連續衰退並伴之以石油價格下降時,蘇聯沒有人預見到這一情況將給蘇聯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在80年代,蘇聯一半以上的外匯收入靠石油出口,而一半以上的外匯支出用於進口糧食和食品。因此,蘇聯經濟狀況直接取決於世界油價和穀物價格的波動。
更要命的是,蘇聯此時的原油還出現了開採量下降和成本上漲問題。80年代初期,佔蘇聯石油產量25%的薩莫特洛爾油田的產量已經出現下滑,西西伯利亞其他巨型油田的產量也在下降。巨型油田中,易採而便宜的石油已經枯竭。西西伯利亞稍小一些的複雜油田則需要鉅額投入。為了維持原來的產能,需要有更多的金融和物資投入,但國家預算中沒有錢來進行這些投資。這就將導致一個結果:當原油價格下降時,蘇聯將越來越難以用增產來維持穩定的外匯收入。
最終,在美國和沙特的聯手下,做空了當時的原油市場,使得蘇聯的石油產業遭遇了重大創傷,成為了壓垮蘇聯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
綜合以上,蘇聯實際上是由於自身體制原因,造成了政府部門的大面積腐敗,使得整個社會發展停滯不前,國民經濟過度依賴工業,尤其是石油工業,而在石油工業遭遇危機後,沒有任何新的產業進行替代,導致了蘇聯在80-90年代的經濟蕭條、崩潰,從而最終蘇聯解體。 -
3 # 圖維坦
蘇聯之所以被壓垮,大概有三個原因:
其一,蘇聯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從此深陷泥潭,這讓蘇聯損失慘重。在1970年代初期,由於美國在越南遭遇慘敗,被迫採取守勢,所以冷戰局勢發展為“蘇攻美守”。因此,蘇聯取得短暫的優勢,此時正值巔峰期,如果保守一點,或許可以進一步鞏固自身的優勢。但是,蘇聯人胃口大開,他們認為美國即將崩潰,想要趁勢爭奪地區霸權,繼而挑戰美國的全球霸權,從而贏得冷戰。然而,蘇聯人做夢也沒想到,竟然被阿富汗絆住了。
其二,美國的里根政府,搞了一些“陰謀詭計”。首先,里根搞了一個所謂的“星球大戰”計劃,此舉嚇壞了蘇聯。在蘇聯人看來,如果美國成功建立太空軍事體系,則蘇聯取得的優勢,將立即消失。因此,蘇聯不甘落後,也要與美國在太空領域搏一把,但此舉正中美國下懷。在里根看來,蘇聯的弱點就是經濟,把蘇聯經濟拖垮,美國將不戰而勝。他搞的“星球大戰”計劃,究竟是否是騙局呢?這個不好說,但從事實上來看,美中國人好像真的沒怎麼上心,他們做了很多樣子,牛皮吹上了天,聲音喊得很響,可主要的目標,卻是要嚇唬蘇聯人。
其三,蘇聯內部存在一些問題,最為主要的問題,是長期奉行斯大林體制。早在赫魯曉夫時期,蘇聯人就計劃改革,可由於種種原因,赫魯曉夫的改革計劃,只進行了一半就夭折掉了。勃列日涅夫上臺後,也想進行改革,尤其是在經濟層面,蘇聯取得一系列成就。但是,他們都沒有對斯大林體制進行全方位改革,蘇聯一直在固守計劃經濟,不願意搞市場經濟,加之其它因素的影響,蘇聯的體制日益僵化,財富創造力不斷降低,而軍備競賽力度卻沒有減小,這讓蘇聯面對極大的財富消耗。最終,蘇聯的經濟體系運轉失靈,由此引發政治危機,被壓垮也是必然的。
-
4 # 萬事皆空70
蘇聯解體是因為蘇聯的政治和經濟體制難以為繼,
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國家集中資源發展經濟,這個模式在一個國家的工業化初期很有效果,可以很高效率的複製發達國家的工業種類,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畢竟照葫蘆畫瓢不太難,這個程式如果是以國家調動資源速度大大快於以市場自由競爭的模式,蘇聯的最初的五年計劃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政府出面組織資源,從西歐和美國進口裝置,蘇聯的工業產值迅速膨脹,為後來的打敗法西斯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但是計劃經濟在蘇聯以後的發展中是舉步維艱,
計劃經濟缺點之一,就是無法創新,創造未知的事物,因為計劃經濟是高度集中,執行自上而下的命令,員工沒有自主權 ,無法發揮個人創造性,而決定一個國家實力的往往不是已經存在的事物,而是新事物出現的速度,蘇聯坦克再多,也打不過晶片,海灣戰爭就是最好的證明,
計劃經濟缺點之二,就是缺乏企業家才能這個生產要素,企業生產和經營由政府部門下達命令,而政府官員不是企業家,不具備企業家才能,自然無法讓企業發展壯大,
計劃經濟缺點之三,工作效率不高,因為分配機制不合理,吃大鍋飯,員工工作熱情不高,
蘇聯的政治體制無法提高蘇聯人民的權利和自由,無法提高凝聚力和認同感,蘇聯發展只是少數人的事,與蘇聯人民無關,
蘇聯在解體之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早已對蘇聯失望,如果把蘇聯解體解釋為美國的原因,無法解釋蘇聯人民在蘇聯解體時的無動於衷,
-
5 # 張傑談史
70年代確實蘇聯在若干方面力壓美國,但這是蘇聯最後的輝煌,也是迴光返照。蘇聯能夠力壓美國,除了在這段時間裡美國因為越戰失敗,國際經濟秩序調整等因素略處下風外,最為關鍵還是蘇聯重視重工和軍事發展,使得看起來比美國更好。但就在這個時候,蘇聯的經濟發展出了大問題。
蘇聯經濟發展出現問題,主要表現在蘇聯為了在全球與美國爭霸,過於發展重工業和軍事,輕工業和民生相當糟糕,導致蘇聯經濟格局不穩。雖然短暫時間上,看似對美國形成了優勢,但實際上已經是強弩之末。因為一味發展重工和軍事,缺乏後勁,時間一長問題百出。更關鍵的是,蘇聯的底子本不如美國,一味要和美國爭雄,從一開始就很難有勝算。
而70年代末蘇聯入侵阿富汗,絕對是在蘇聯內外交困的前提下,捅的最後一刀。到80年代,蘇聯已經積重難返,雖然後來者安德羅波夫和契爾年科都有心改革,但此時問題已經太多,而這兩位上位年紀都很大,在位很短。到戈爾巴喬夫時,新思維一來,蘇聯就徹底拜拜了。
-
6 # 鍾cy
可以說軍備競賽是使得蘇聯垮掉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這場戰爭涉及範圍的國家非常的廣闊,包括波蘭、中國等等國家,蘇聯這個大國也參與了這場規模浩大的戰爭,蘇聯為了勝利幾乎把所有的國內資源集中起來都投入到這場史無前例的大戰中。
正在經歷發展的美國是不想參加這次戰爭的,因為當時的日本直接對珍珠港進行了偷襲,使得美國珍珠港損失慘重,美國便咽不下這口氣,就參加了這場世界大戰,對日本的廣島投下了兩顆原子彈。
美國的這一舉動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對於美國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並沒有對美國造成多大的傷害,它們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快結束時,法西斯國家無力迴天時,便迅速收網,來爭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起作用的國家,為以後的美國登上霸主地位打下基礎。
在二戰後美國與蘇聯的經濟與軍事相當,那為什麼蘇聯會垮而美國不會呢?
原因是因為美國在當時提出了星球大戰的計劃,就是在太空中建設武器威懾蘇聯,其實美國並沒有真正的去發展這個龐大的計劃,製造這個計劃的原因就是欺騙蘇聯。
通過蘇聯與美國的軍備競賽,我們國家要做到的是隻求穩中求進,做出任何行動時,必須根據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出發,不能盲目跟風。
-
7 # 章魚資訊
這個問題有點大,真要說起來就多了,為了不耽誤時間就簡單涗一下吧,
首先糾正一下60年代末蘇聯就以經不存在力壓美國了,更別說進入70年代了。
其次蘇聯的解體不是被美國拖誇的,完全是因為以下幾方面,
1,內部的民族矛盾。前蘇聯大大小小一百多個民族,最大的是俄羅斯佔51%,其對別的民族高壓和強硬政策一直存在且歷史悠久,別的不說,就光車臣問題上,1944年蘇聯收復高加索後,即刻就將車臣人流放,這其中有為蘇聯做出貢獻獲得功勳的軍人,情報人員和其它方面的各類人員(例如阻殺了349名德軍排名第二的阻去英雄‘’伊得裡索夫‘’)整個殘酷的流放直接使車臣人口損失30%,車臣的土地財產也被掠奪為集體所有,這也是導致後來車臣戰爭重要原因。所以蘇聯就從未解決好內部的民族矛盾和紛爭。
2,官僚主義,特權集團日趨嚴重,導致腐敗滋生,貪汙成風,這些官僚和特權集團利用權利和手段進行壟斷,大量鯨吞集體農莊,合作社等,嚴重侵害百姓的權益,使內部矛盾加大,階級鬥爭加劇。
3,集體所有制這種社會結構單一,其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手段簡單,這些都嚴重製約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4,正是由於上述2和3項原因,前蘇聯整體工業體系嚴重畸形,它過於集中在重工業,和一些軍事科技等領域,民用和基礎方面單調薄弱,前蘇聯國營企業和四大聯合會會長曾感慨的說過’:‘’我們能發射衛星,能讓宇航員到太空,確無法制進出一臺好的收音機。‘’
正是由於這種產業的失衡,嚴重製約了前蘇聯的發展,甚至住其的生產創造近於停滯,當時美國統計蘇聯的科技發明專利佔了世界的約3分之1,但這些專利幾乎沒有轉化生產。
所以通過上述可以看出前蘇聯已經是個病入膏肓的垂垂老者,解體只是時間問題,隨著戈爾已喬夫的上臺,其急勁,粗暴的改革無疑是病急亂投醫,根本無法解決根本問題,到後來,蘇聯的通貨膨脹已無法控制,直接導致近80%的人口進入貧困線,更有上百萬人流落街頭無家可歸,最終迎來了龐大蘇聯的分崩離析,曾經所有的榮耀和偉大都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其結果讓人唏噓的同時,更值得我們借鑑。
好,就說這麼多,祝各位生話愉快,事事順心!
-
8 # 愛之育之
七十年代,蘇聯風頭正勁。
美國正陷入越戰的泥潭中。
數十萬美軍,與越軍苦戰。
看不到勝利希望,嚴重拖累美國。
第四次中東戰爭。
巴拉伯國家發起石油戰,油價標升。
西方石油進口國一片哀嚎。
蘇聯經濟增漲明顯,到了鼎盛時期。
但是,蘇聯領導人,沒有正確把握機會。
忽視民用產品的發展。
輕視輕工業產品的生產。
反而集中財力,加大對軍事工業的投入。
拚命擴軍備戰。
軍事規模,快速與美接近。
核彈數量已經超過美國。
一時威風凜凜。
蘇聯興高采烈。
以超過GDP15%的軍費支出,連續多年投入與美國的軍備競賽。
這種非理性的軍費開支,不得持久。
美國退出越南戰爭。
國際形勢趨於穩定。
石價大幅下降。
蘇聯的石油收入快速縮水。
蘇聯經濟遭重創。
軍費支出的慣性所至,已超過GDP的25%左右。
嚴重拖累財政支出。
為大幅度的赤字。
埋下了福根。
蘇聯本應,藉助大好形勢。
全面協調的發展經濟,全面提升綜合國力。
其卻背道而馳,只重視軍事,忽略其餘。
失調、失衡。
最終傷害自己。
故,一付好牌,全被打爛。
實在太可惜了。
#凌遠長著#
-
9 # 大志遠思想空間
70年代,說蘇聯力壓美國,只是一個表面現象,只憑軍力壓迫是不可能長久的,一般也就是幾年的事兒,長久壓迫應該是綜合國力,政治軍事文化各方面綜合起來,所以蘇聯把自己壓垮了。
蘇聯只有軍力和重工業,就像二戰期間的日本,曾經一度稱霸太平洋,但老百姓苦不堪言。然後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就號召全體國民,忍一忍,為軍隊,結果肯定就是失敗了。
執政者都是聰明人,德國,日本,蘇聯都是這樣,只不過有些偏執。以為軍事上壓住之後,再去綜合發展,一般是不允許的。因為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日子一直過著不好,老百姓就會用腳投票,比如蘇聯,比如德國。日本的忍耐性要強一些,正好趕上冷戰。美蘇為了對抗,日本是橋頭堡,所以,又加上勤奮的人,日本經濟又起來了。日本美國正在鬥法,美國藉著同盟的名義,放鬆日本的繩索,但是有限度的。日本只有海上天空進攻能力,沒有對陸攻擊能力,這就是對日本的限制。
美國對蘇聯的後繼者對俄羅斯也一直壓制,主要在政治上,經濟上。政治上步步緊逼,尤其是在經濟上把俄羅斯逼到牆角,俄羅斯的經濟十分不平衡。軍事上俄羅斯有超過美國的核武器,美國有所忌憚。美中國人知道,沒有綜合國力的軍力,是不會長久的,核武器也是一樣。
蘇聯雖然解體了,俄羅斯還是太大了,國土面積相當於兩個美國。所以美國的目標是,俄羅斯繼續解體,美國在努力著。
-
10 # 生活問道
七十年代是自冷戰開始至結束期間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冷戰1947年-1991年蘇聯解體結束)。
說到他的特殊,並不是蘇聯真的在實際意義上超越美國了。
我們來看一組數字,到了1980年,蘇聯GDP實現創紀錄的7054億美元,這是蘇聯期間最高的一次,而同比只相當於美國的67%。
但是人們提到七十年代,都普遍認為那個時期的蘇聯是超過了美國的,而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只有瞭解一下那個時期蘇聯發生了什麼?
1964年10月,在赫魯曉夫度假時,勃列日涅夫發動了“十月政變”,解除了赫魯曉夫的第一書記的職務。並對赫魯曉夫時期的改革政策進行了調整。之後勃列日涅夫分兩個階段完成了他所制定的改革計劃。
第一個階段:
1,調整赫魯曉夫時期的政策;
2,積極營造與鞏固權力;
3,探索改革與全面推行新經濟體質。
赫魯曉夫在臺上時,蘇聯整體經濟實際上已處於混亂狀態。因此,勃列日涅夫上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調整正在執行的政策。通過後期評估,他的這些舉措頗具成效。
除了政治上的調整,勃列日涅夫在農業方面也進行了大的改革,完全實行經濟核算制,讓大部分利潤留給個人支配,而不再是上繳預算。
1964年7月15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集體農莊成員優撫金和補助金法》。法律實施後,農莊的社會保證與保險基金1/3來自於農莊,2/3來自國家預算撥款。有資料顯示,從1965年到1982年,按法律規定領取優撫金的農莊莊員人數由800萬增加到1080萬人。
1973年開始,蘇聯在農業方面的投資總額佔到了國民經濟總額的30%,在當時世界各國中居首位。
勃列日涅夫對於工業的改革是建立在農業改革成功的基礎上的。改革遵循了三項基本原則:
1,擴大企業經營理的自主權,提高企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管理經濟由行政方法與經濟方法相結合,逐步轉向以經濟方法為主,加強經濟槓桿作用;
3,貫徹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改革的舉措,使蘇聯在1965年改組後到1970年短短五年時間,加盟共和國(包含地方)所屬工業產值與聯盟所屬工業產值各佔50%左右。
勃列日涅夫推行的改革的三項原則與目標,具有合理性與必要性,勃列日涅夫執政的第八個五年計劃經濟狀況要好於赫魯曉夫的第七個五年計劃。
“作為斯大林時代以來最成功的一個五年計劃再載入蘇聯歷史的”
------俄羅斯學者菲利波夫
七十年代的蘇聯人民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沙灘,很多家庭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庭汽車(汽車擁有量還不及美國三十年代水平),有了更多的可分配私有財產,農業和工業水平達到了戰後最高水平。雖然整體上與美國還是有巨大差距,但是國民幸福指數達到了歷史最高最高水平。因此,才會有人認為蘇聯在七十年代是超過美國的。從某個方面來說,這麼說也並不為過。
回覆列表
七八十年代的時候,美蘇爭霸正在如火如荼,冷戰正酣的時候,美國的尼克松出版了一本書,書的名字比較嚇唬人,很大而且很狂,叫什麼呢,叫做——《1999:不戰而勝》。
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蘇聯壓根兒就沒顯出一絲一毫的頹態,恰恰相反,在美蘇爭霸的過程中甚至還一度佔有上風,尤其是勃列日涅夫上臺後積極推動的軍備競賽以及星球大戰(太空計劃),更是和美國不分上下的難解難分,儼然就是如日中天的模樣,為何尼克松卻能馬上反應過來,並且迅速做出判斷“蘇聯崩潰就在眼前”呢?
一言以蔽之:從農民手上拿走的東西太多,而農民得到的東西太少。時間一長,生產積極性下降不說,必然會導致政治上的大危機。
而美蘇爭霸開始後的古巴導彈危機更是讓赫魯曉夫所代表的蘇聯顏面盡失,赫魯曉夫遂被軍方力量“逼宮”,不得不黯然下臺後,勃列日涅夫上臺。勃列日涅夫與赫魯曉夫相比,手段更加強硬,但是對“斯大林模式”弊端的認知甚至還比不上赫魯曉夫,接手蘇聯後,繼續沿襲斯大林時代的優先重工業、軍工業思路,大力壓榨輕工業與農業,且與美國開展各項軍備競賽,大大透支了蘇聯的國力。
蘇聯為什麼在軍事壓制的情況下被美國活生生拖垮?其實就寫在人類血脈本源之中,就寫在冊冊歷史之上,歸根到底,從農民手上拿走的東西太多,而農民得到的東西太少,軍威赫赫,又能如何?我們老祖宗早就教導過我們這麼一個道理了:國雖大,好戰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