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滿身花影

    《紅樓夢》有遺憾,沒有瑕疵。遺憾的是,由於乾隆年間的高壓政治環境80回後的原稿“迷失”了。

    當然,程偉元、高鶚的續後40回不足為論,因為並不是紅樓夢的原稿原意。好在,紅樓夢的整體故事框架儲存了下來,108回的“吳祖本”故事是完整的,結局也與前面的判詞相契合,是比較可信的。

    這也可以看出《紅樓夢》不是由一個人一個時期完成的,她是先有故事框架,再由其他人(化名“曹雪芹”、“脂硯齋”等)不斷潤色才形成的,可惜的是潤色後的80後文字,我們看不到了。

  • 2 # 張忠學8

    《紅摟夢》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是一個文學愛好者值得一讀的名著。這部長篇小說是偉大作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小說全面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家族全貌,寫出了曹雪芹大師的所見所聞,反映了封建時代的社會現象和麵貌,家族形成,婚姻觀念等多方面。不讀《紅樓夢》就不會了解中國封建社會的實際情況。讀後使人留連往反。當然曹雪芹在寫這部長篇鉅著的時候也有不足之處,使賈寶玉和林黛玉這麼好的一對鴛鴦未成娟淑。黛玉葬花吟詩一首讓人心痛,而且黛玉病死很殘。說明最終他們沒有衝出封建家族的牢籠。作為文學小說,在這一點上曹雪芹處理的不夠好,可以說是個瑕疵。願和朋友們探討。

  • 3 # 高挺真

    醜媳婦俊媳婦都要見公婆,《紅樓夢》既是醜媳婦又是俊媳婦,同樣也要見公婆。這樣說可能紅粉們要噴我,且慢,我也是紅粉,正因為是紅粉,就更不能護短。

    是褒是貶都不要緊,關鍵是必須有證據。為什麼說《紅樓夢》是醜媳婦呢?我們先從思想內容這個角度看一看有沒有下列問題一一

    1、將男人一概抹倒。書中的男性或脂粉氣十足,或無所作為,或無惡不作,總之一律是濁臭逼人。2、醜化勞動人民。代表性的是對劉姥姥、焦大等人的描寫,幾乎是醜態百出。3、宣揚歷史虛無主義。典型的是《好了歌》、“終須一個土饅頭"等。4、宣揚因果報應的宿命論,悲觀厭世,逃避現實,因而設定多人出家,似乎為僧為尼才是唯一活法。5、宣揚享樂主義。具體可看書中對貴族衣食住行的描寫。6、宣揚愛情至上。可看二玉和二寶的對比描寫。……

    再從藝術形式這個角度看。1、佈局謀篇主客倒置,喧賓奪主。明明正冊十二釵是主角,可一半的人著墨極少,形象單薄,面孔蒼白,而居於三等的人物則濃墨重彩,形象豐滿,活靈活現。2、景物描寫違背自然規律。詠月詩有一句是“撒天箕斗燦",誰都知道月明星稀這個事實,何況又是中秋之夜,怎麼會有滿天星辰!詠雪詩也有一句“陽回鬥轉杓",雪仍在下,滿天烏雲,怎麼能看到太陽下山、北斗旋轉!3、交代資訊前後矛盾。比如黛玉的年齡、賈母的生日等。4、刻畫人物違背常理,人格分裂。比如尤三姐淫蕩與節烈並存,鳳姐狠毒與善良並存,秦可卿上下一致稱讚與捱罵共存等,都難以和現實生活合拍。5、情節與情節互相牴觸,令人匪夷所思。比如入畫僅僅因為私相傳遞便被攆出大觀園,而司棋大鬧內廚房則毫髮無損。6、詩詞歌賦等韻文比重過大。比較同時代的小說就會發現,《紅樓夢》的韻文比例遠遠大於同類作品。

    類似的例子還可以舉出很多。如果說《紅樓夢》完美無缺的話,以上的事實又如何解釋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作者早在第一回就告訴了我們,這“滿紙荒唐言"都是為真事服務的。曹雪芹秉持的原則就是形式要為內容服務,這就是眾所周知的文以載道,他寧可讓藝術形式醜一點,也要讓思想內容閃耀出美的光華。我們只有探索出假語背後的真事時,再回頭看書中的寫作技巧,才會驚歎作者手法的高明,到那時再誇《紅樓夢》才能誇到點子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陽澄湖大閘蟹“缺席”中秋,“六月黃”和太湖蟹補位, 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