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知”不是指知識,而是指“良知”,也就是“心即理”的意思。
王陽明指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個人都知道應該孝敬父母,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知道老人倒地要去扶,知道遇到小偷要去抓。
韓寒《後會無期》中有一句話:“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小孩子都知道是非對錯,因為人本來就具有知善知惡的本心。但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慾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鏡子佈滿了塵埃。所以大人會看利弊,而不是分對錯。
但是,本心只是被遮蔽,而不是消失,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還是知道對錯的。
王陽明曾做過這麼一件事。有一天,他的手下抓住了一個盜賊,他讓盜賊脫衣服。先脫外衣,後脫內衣,最後只剩一條內褲,王陽明還讓盜賊脫,盜賊就不幹了。王陽明說:你雖然做了賊,但內心還是知道羞恥的,這就是你的本心。
王陽明說,既然人的本心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就應該時時努力去做對的事,不去做錯的事。
這就是知行合一。
比如,你是個醫生,就應該一視同仁地善待所有病人,遇到有人塞紅包,要堅決拒絕。
你是個警察,就應該時時刻刻秉公執法,不因為自己的好惡而對執法物件區別對待。
你是個學生,就要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放在心上,不逃課,不抄作業,努力學習。
你是個老師,就要牢記為人師表,認真教書育人,不搞性騷擾。
……
無論你身處什麼崗位,做什麼工作,都在當下依照良心做事。久而久之,人心上的塵埃就被擦乾淨了,本心也就回復光明潔淨。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指知識,而是指“良知”,也就是“心即理”的意思。
王陽明指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個人都知道應該孝敬父母,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知道老人倒地要去扶,知道遇到小偷要去抓。
韓寒《後會無期》中有一句話:“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小孩子都知道是非對錯,因為人本來就具有知善知惡的本心。但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慾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鏡子佈滿了塵埃。所以大人會看利弊,而不是分對錯。
但是,本心只是被遮蔽,而不是消失,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還是知道對錯的。
王陽明曾做過這麼一件事。有一天,他的手下抓住了一個盜賊,他讓盜賊脫衣服。先脫外衣,後脫內衣,最後只剩一條內褲,王陽明還讓盜賊脫,盜賊就不幹了。王陽明說:你雖然做了賊,但內心還是知道羞恥的,這就是你的本心。
王陽明說,既然人的本心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就應該時時努力去做對的事,不去做錯的事。
這就是知行合一。
比如,你是個醫生,就應該一視同仁地善待所有病人,遇到有人塞紅包,要堅決拒絕。
你是個警察,就應該時時刻刻秉公執法,不因為自己的好惡而對執法物件區別對待。
你是個學生,就要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放在心上,不逃課,不抄作業,努力學習。
你是個老師,就要牢記為人師表,認真教書育人,不搞性騷擾。
……
無論你身處什麼崗位,做什麼工作,都在當下依照良心做事。久而久之,人心上的塵埃就被擦乾淨了,本心也就回復光明潔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