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信學寶

    家庭教育越來越受重視

    現在資訊高度發達,網路的傳播速度是光速的,一旦你的觀點上了熱門就成為了一個社會現象。大家其實每時每刻都在接受社會教育,現在有多了一個教育叫資訊教育,是這個社會的資訊流給你的大腦帶來的衝擊。家庭教育的概念現在逐漸被更多的家庭所瞭解各接受。也更加註重家庭教育的作用,高素質的家長開始著重開展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涉及的範圍有哪些

    家庭教育涉及的方方面面是比非常多的,也是非常雜的。需要涉及到一個孩子80%知識體系的補充和根本教育,孩子是自己的,教育這件事情上還是自己多親力親為才是正道。良好的家庭教育涉及到三觀、人品、人際關係、行動、情緒、家風等各個方面,且還需要更多的細分領域。甚至需要擔負起大部分孩子知識體系的啟蒙教育和基礎知識的輔導教育。

    怎麼算是良好的家庭教育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對孩子比較全面的影響,可以說所有的家庭都很難將這些方面都涉及到,但是需要明白家庭教育的重點。在重點上不缺失,不懈怠,就可以幫助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世界認知和健康的身心。首先是需要樹立良好的人品榜樣,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受歡迎,孩子的世界也充滿Sunny。需要通過引導和示範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三觀,三觀正才能讓孩子分辨和選擇的時候減少犯錯。良好的情緒管理是需要長期堅持和不斷深化的手段方法。良好的行動力和自律能力是優秀人士的必須品質,可以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可以融洽的處理人際關係,這個能力是未來孩子可以在社會上得到認可和尊重的必備,人際關係是很多人前進的絆腳石,能在處理人際關係的方面遊刃有餘會助力不小。

    家風教育是給一個人家庭的歸屬感,是孩子未來建立家庭和傳承優良傳統的載體。是老祖宗留下的傳統家庭教育的核心。如果現在的家庭沒有家風教育,那麼要試著建立家風教育。

  • 2 # 泜河泛舟

    一.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有重視家庭教育的意識。剛剛過去的兩會以及越來越多的案例都說明家庭教育迫在眉睫,培養孩子首先要家長重視,才有可能給孩子繫好第一粒釦子,才能保證孩子健康成長。

    二.做好自己,是家庭教育成效的保證。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所以家長為做好家庭教育應該從多方面提高自身修養,用豐富的知識武裝自己,用優秀的品質影響孩子,身體力行,率先垂範,這樣才能做一個很好的領航人。

    三.方法科學,是家庭教育成效卓著的關鍵。所以,家長應該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如循循善誘,啟發互動、陪伴尊重等,還要了解孩子成長階段的心理生理特點,學習一些幼兒及中小學生心理學知識,這樣教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有聲有色

    1.這樣的家庭教育體現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平等和對孩子的尊重,能激發孩子感恩、友愛等積極的情感。

    2.這樣的家庭教育有是非觀念又融洽相處,利於孩子正確世界觀及人生觀形成。

    3.這樣的家庭教育使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更順暢。

    怎麼進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呢?

    首先,家長要學會傾聽。讓孩子把心中的話統統說出來,把他心中的想法說出來,也可以讓他說說問題怎麼解決等,只要他想說家長就聽。

    其次,家長學會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應該怎麼處理,正確引導並給他一個正確的合理的方法。

    第三,家長學會幫助孩子。瞭解了問題,傾聽了孩子的心聲,家長就要耐心地幫助孩子。從分析到過程到具體方法都一一交流,讓孩子知道哪兒對了哪兒錯了,還要知道怎麼正確處理。

    以上是我的一點想法。如有不同看法,望多多交流。

  • 3 # 後排少年

    由於今年的新冠肺炎,學生們不得不進行遠端教育。父母也必須兼顧、監督和指導孩子的工作。很多家長覺得力不從心,身心俱疲。越來越多的家庭也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那麼,作為父母如何進行家庭教育,我想有以下6點:

    1.你是一位老師

    父母誰孩子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老師。從孩子出生就一直教孩子各種各樣的東西。所以,父母這位老師,是教育成功的關鍵基礎。

    2.跟孩子保持好關係

    孩子從他們關係好的人的哪裡學到的更多。父母往往最瞭解自己的孩子,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注重培養自己與孩子的關係。

    3.你是自由的

    在教育方面,你可以選擇的東西很多,選擇教育的方法,選擇讓孩子學習什麼。

    4.利用你的時間

    不需要把家裡搞得像學校一樣,坐著不動、舉手等等。如果孩子喜歡,大可以花點時間,享受下在一起的時光,可以作為孩子完成任務的獎賞。

    5.不同年級的也可以在一起學習

    當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他們也在學習。當不同年齡的孩子在一起學習的時候,年齡小的孩子特別喜歡向年齡大的學生學習。大孩子在幫助小孩子學習的同時,自己也能學到東西。

    6.孩子不是商品,教育也不是

    教育的目標不是培養一個畢業生,當學生離開學校時應該對自己如何適應這個世界有一個深入的瞭解,並且學會解決複雜問題、自我管理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

    找工作也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教育是讓人過上充實、全面的生活並且過的好的基石。而家庭教育就是基石中基石。

  • 4 # 皓媽課堂

    1.知心姐姐好朋友。我一直認為孩子和大人是平等的,我養育他是陪一個好朋友一起長大,不是管理教育一個孩子。

    家庭民主,他提要求我反對,列出理由爸爸評,據理力爭,我和孩子的脣槍舌戰總不休。

    理解愛護,你心裡的苦我懂。換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會如何想,家長是有責任讓孩子開心快樂的。

    示弱求助,男子漢快快長大。少提要求多請求。“為了媽媽檢查作業節省時間求您認真點,少錯點行嗎?”“媽媽太累了,求求幫我收拾積木可以嗎?”我家的男子漢都很有責任心的,哥兩要和爸爸一起保護家裡的膽小鬼——媽媽。

    2.嚴厲老師好幫手。學習時我是嚴厲的,徵求孩子意見定了獎懲規矩,錯了是要罰的,獎勵也都按時兌現。管理我嚴,問題我解決,奧數英語古文閱讀都是我自己教,怎麼錯的,怎麼改,以後注意什麼。我是幫孩子學習的助手,我幫他解決問題,幫他養成好習慣。

    我會一直學習,他長大點我會學習初中所有科目,我可以幫助答疑,彙總題型,總結問題。幫忙不囉嗦,我是好媽媽。

    3.愛好相同好旅友。一起下棋,一起讀書品茶,一起旅遊攝影,一起滑冰滑雪,一起打球跳操。你學的我也會,業餘時間快樂玩耍。

    4.相親相愛好環境。家庭教育最主要就是給孩子好的家庭環境,自從有了孩子我和老公都開始有意識控制自己情緒,在孩子眼裡我們的家有愛有責任有父母的付出和孩子的感恩。

    5.信任孩子後盾強。我告訴孩子你的底線是不要對父母說謊,我們完全信任你,我們為你解決任何問題。無論什麼衝突,無論老師同學怎麼說孩子,家長一定要信任孩子,家是孩子避難的港灣,是堅強的後盾,信任孩子支援孩子。

  • 5 # 爾雅休養札記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成長環境,孩子的人格也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換句話說,家庭教育決定了你的孩子將來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中國式家庭教育的誤區越俎代庖:

    對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攬,什麼都不讓幹,只管學習就行了。

    絕對掌控:

    信奉不打不成器,一直教導孩子要聽話,把孩子當機器一樣掌控,禁止做出父母規劃外的事情。

    期望過高:

    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庸,不管孩子的具體情況,要求付出必須有回報,孩子做不到就是大逆不道。

    過度溺愛:

    對孩子有求必應,無論要求是否合理;處處袒護孩子,無論行為是否正確。

    居高臨下:

    父母感覺高孩子一等,不會用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喜歡教導、批評和訓斥,拒絕傾聽和了解孩子的心聲。

    自以為是:

    以為自己高學歷、有閱歷,所有的想法都是正確的,特別是對孩子的安排,不允許孩子有任何反抗。

    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思維、語言和行為都在模仿家長,特別是在六歲之前的主人格形成期。

    身教重於言傳,父母要處處為孩子樹立榜樣,用正確的行為、語言和教育方法引導孩子。

    平等溝通

    這點要向國外的父母學習,擺脫原生家庭的不利影響,嘗試和孩子成為朋友,達到共情。

    用平等的心態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予以孩子理解、鼓勵和幫助,而不是權威施壓。

    因材施教

    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人就和種花一樣,需要區別不同花木的情況,給予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

    因材施教就是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和興趣,進行個性化的培養教育,不要總拿“別人家的孩子”來當教材。

    天生我才必有用,就算是一張衛生紙也有它的用處,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有用之人。

    嚴管厚愛

    嚴格要求應與關心愛護並重,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弱,需要父母進行約束和引導。

    家長應該給孩子制定合理的規則,監督孩子遵守並逐步建立自律的意識。

    循序漸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孩子就像種地,要經過播種、發芽、開花、結穗的過程,才能收穫莊稼。

    現在很多家長喜歡拔苗助長,不顧孩子的成長規律,過早讓孩子接受與心智發展不符的教育,殊不知這是以犧牲孩子的長遠發展為代價。

    共同參與

    網上一直流行著“喪偶式育兒”“詐屍式育兒”,這些都是說,父母雙方只有一個經常陪伴照顧孩子,另一個卻很少參與。

    養育孩子不是獨角戲,必須注重發揮父母雙方的作用。

    因為爸爸和媽媽給予孩子的影響是不同的,一個像太陽,一個像月亮,缺一不可。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而家庭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父母們必須要重視。

  • 6 # 專注兒童教養指導

    好的家庭教育要將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家長才會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

    一、尊重孩子

    尊重就是把孩子當成平等的、獨立的個體。不以家長權威強迫命令,對孩子的想法、建議、做法、觀點重視,不嘲笑、不忽視、不對付。認真聆聽、認真分析、認真解答。

    家長對孩子的不尊重,會導致孩子深入骨子裡的自卑。無論孩子處在多麼優越的環境中,或是取得多麼好的成績,只要得不到父母的尊重與認可,他們都不會有真正的快樂。甚至有的孩子在叛逆期會故意反叛自己的父母,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在父母面前證明自己的優秀、自己的與眾不同,證明自己不是父母眼中那個無能、無用的孩子。

    二、認真傾聽

    教育孩子首先要確切的知道孩子的問題在哪裡。很多家長只是憑自己眼目所看到的來對孩子進行施教,可大部分時候我們卻冤枉了孩子。

    記得有這樣一個例子:媽媽帶著女兒去旅遊,女兒又累又渴於是媽媽給她賣了兩個蘋果。她們來到一處涼亭內休息。這時媽媽跟女兒說,給媽媽一個蘋果行嗎?女兒拿起兩個蘋果左看看右看看,然後一個蘋果上咬了一口。看到這裡,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你會怎麼想……

    當時這位媽媽看了,心中的怒火頓時升起,媽媽心想:我給你買的蘋果,現在讓你給媽媽一個,這孩子竟然每個上咬一口,這樣媽媽就不能吃了。哪裡學來的小聰明,太可惡了。雖然生氣,可她還是忍住了火氣看女兒下面怎麼做,此時媽媽也想好了一堆要教育、懲罰她的手段。只見女兒津津有味的吃的蘋果,然後突然把左手的蘋果舉給了媽媽:“媽媽你吃這個吧,這個甜一點”。話音剛落,媽媽感動的眼淚就在眼圈裡打轉,心中不停的責怪自己剛才的想法。

    孩子有時的一些看似稚嫩的、可氣的表現但背後卻深藏著另人感動的想法。往往家長的手、嘴都要比耳朵快,不肯認真傾聽的家長會造成很多冤假錯案,親子關係也會因此破裂。

    三、做孩子的幫助者而不是替身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在為孩子解決問題時,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就充當了孩子的替身。替孩子去做,替孩子完成,甚至有的家長為了孩子第二天上學時不被老師批評還會替孩子寫作業!

    這樣的家長往往想孩子遇到的這點小問題在孩子那裡是座山,在家長眼中就是一個土堆,家長可以非常輕鬆的就處理好。這多省時省力,孩子現在小等他們長大了自然就知道該怎麼去處理了,現在只要給他們留出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就好。

    而這樣的家長往往要麼培養出依賴性強的巨嬰,要麼培養出高分低能的孩子。其實當孩子遇到困難時,那就是他們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的最好時間,學習並是全部能力的關鍵。還有很多像:毅力、抗挫能力、社會交往互動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情緒管理覺察能力等等這些實際的能力是需要在實際的事情中被指導被訓練才能一點點掌握的能力。

    所以請家長朋友們不要做孩子的替身,費些時,費些力去做孩子的實際幫助者、引導者真正的幫助孩子掌握實際能力更重要。

  • 7 # 壹沙鷗

    就觀察而言,大部分家庭和問題的描述正好相反,並沒有那麼重視家庭教育。

    孩子很小的時候,該吃吃,該喝喝。

    再重視一點的家庭,會放點教育類動畫片給孩子看,弄個點讀機什麼的來安慰自己,反正也算給孩子家庭教育了。

    到了兩三歲,直接送進幼兒園,有點責任心的父母每天接回家,會督促孩子做做作業,看看書,然而這些其實都不算家庭教育的範疇。

    上了小學,家長們做的大部分所謂的家庭教育只不過是督促孩子學習,或者,逼迫孩子學習。

    而實際上,真正的家庭教育,是一門極為高深的學問,我們大部分家長,根本就是不太合格的父母。

    家庭教育,包含了情緒管理、習慣培養、行為管理、性格培養、自尊水平的培養、思考能力的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行為規範的培養、情商的培養、自學能力的培養、甚至,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這些東西,自然需要一定專業性,每一項都需要花費一定精力去研究,要讓家長們面面俱到做到,不現實。畢竟大家都要生活,誰有工夫去研究這些東西?

    但事實是,絕大部分家長根本連一點點都不研究。雖然我們不能學透所有家庭教育知識,但至少,我們也得花時間瞭解一些。

    諸如如何給孩子樹立規則、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如何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等一些基礎的方法,還是應該瞭解。

    沒時間只是很多家長偷懶的藉口而已,更何況很多時候我們的認知本身就是錯誤的。家長們的認知錯誤主要有兩點。

    第一,是認為我們已經很忙碌了,何必在花費那麼多精力去給孩子做家庭教育。

    其實孩子的家庭教育,並不需要花費很多精力,我們不必成為教育專家,只需要瞭解一些常用的方法,長期去執行即可。比如《正面管教》一書裡提倡的“和善且堅定”這個概念,我們甚至不必去花時間讀完這本書,只需要隨便在一個平臺,花一個多小時聽一聽這個書的解讀音訊,瞭解到這個概念,然後不斷的去執行“和善且堅定”的態度,就能得到良好的結果。

    還有的家長,他明明知道幫助孩子糾正一些不當言行的方法,但是等孩子真出現不當言行,比如說髒話,家長仍然不會採取那個方法,而是直接罵,吼。因為比起正確的方法,直接罵吼,甚至動手打,會更立竿見影一些。

    怕麻煩讓家長們失去了很多培養孩子的機會。但其實從長期來看,採取正確方法,遠比直接罵吼打要省事很多。

    近幾年,我們也看到,願意投入精力研究家庭教育的家長越來越多,這是好事。但是另一個問題是,網路上各種各樣的各種家庭教育言論,有的甚至是矛盾對立的,該如何分辨?

    這裡我提供幾個方法供大家參考。

    1、多看多思考。只有多看,看得多,瞭解得多,思考得多,才有能力分辨,哪些人的方法可靠,哪些人是在胡說八道。

    2、嘗試。對於你看了覺得很有幫助的建議和方法,不妨進行一下嘗試,看看效果。

    3、相信權威。一直以來我們總接受這樣一個觀點,不要迷信權威,盡信書等於無書。這句話是對的,但是人們卻把這句話放大了,認為凡是權威,就要持懷疑態度。

    能夠成為權威,說明這個人或者這個理論,已經在相關領域獲得了一致認可,在我們不具備質疑它的知識前,還是不要胡亂的去懷疑的好。

    一般一個領域的權威理論,都是最前沿最有分量的。教育學領域自然也是如此,通常來說,權威理論和權威人士提出的方法,都值得嘗試,尤其是那些經過大量的社會實踐的理論。

    比如前面我提到的《正面管教》一書,在家庭教育領域裡,它就算的上是權威,值得一看。

    對於家庭教育類書籍的選擇,各個網站的排行榜上的書,都值得看一看。

    其實這個問題所問的範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什麼樣的家庭教育算好的家庭教育?前面我們已經說了,家庭教育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我們能做到其中之一二,已經算的上不錯的家庭教育了,自然是做得越多,越好。

    但最後我真正要說的是,一切良好家庭教育的基礎,是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家庭不和諧,任何好的方法,都是緣木求魚。

    相比於那些需要花精力去研究的教育方法,父母好好相愛,好好愛孩子,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引用我一篇文章的一句話:愛的價值,要大於一切家庭教育經驗。

    但,愛難道不也是一種能力,需要花時間去研究嗎?

  • 8 # 楊一MrYoung

    說到家庭教育,就不能脫離社會環境來看這個問題。

    所謂的家庭教育,對我們中中國人來說其實是中國式的家庭教育。

    它包含了很多層面,有好的地方,當然也有不好的地方。

    1.中國式教育:不會把孩子當作獨立個體看待

    這可能是中國式教育最大的一個問題,也是長久以來隱藏在中中國人性格當中的陋習。

    在一個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總是會有很多人不把這個孩子當作一個獨立個體看待。

    他們覺得你還是個孩子,你就是個孩子。

    沒錯就是這句話,我也曾在很久以前聽過無數遍。

    一個孩子可能年齡很小,可能確實心智不夠成熟,但是哦我們如何對待這種不成熟,如何引導他們由不成熟變為成熟,這其中的做法很值得商榷。

    我個人認為,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把孩子當作獨立個體,平等的與之對話。

    這是能夠做好家庭教育的基礎。

    2.儘量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舉個簡單的例子:

    疫情期間,學校都在線上授課,暫時無法線下復課。

    為了驗收學習成果,是需要進行考試的,這個考試也在線上進行。

    在家裡考試那麼監考的肯定是家長。

    我認識的其中一個初中家長,就在考試中,等孩子答完試卷後把孩子的答案發給熟識的校外老師,看看孩子的準確率有多少,並更正孩子的錯題。

    這種行為我覺得十分的不妥,這就是一種典型的中國式的家庭教育。

    你覺得是在幫助孩子成長,殊不知這才是害了孩子。

    孩子確實有進步不假,但是真的有必要為了一次小型考試如此嗎?

    難道不應該是順其自然的引導孩子進入學習狀態嗎,真正的學會方法。

    更不要說,還聽說過有家長給孩子借作業去抄襲的行為了。

    我個人認為,最基本的方式:要引導孩子自己去成長,而不是變相的“幫助”。

    也許,很多家長做出所謂的中國式家庭教育時,出發點是好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好,本意是好的。但往往結果適得其反。尊重,包容,引導,成長,這些才應該是家庭教育的底層邏輯。

    很多持有老一輩思維的家長,都有我以上提到的兩條毛病,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但是這兩點是最基礎也是最簡單的邏輯,希望多數人都能夠理解。

  • 9 # 青少年教育諮詢常老師

    有很多的家長覺得孩子在學校裡面學習就行了,自己不想費工夫在教育孩子,導致家長重視學校教育,卻忽視了家庭教育。那麼,學校教育是否比家庭教育更重要呢?

    眾所周知,中國的學校一直都是比較看重分數,輕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在升學的壓力下,每個學校都理所當然的把升學率看作第一位,把精力都放在考試中,忽略了學生的品德培養,導致許多學生思想道德,價值觀存在問題,甚至會有一些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導致出現違法犯罪的事情發生。

    在看看各個補習班、培訓機構人滿為患,就知道家長也在為孩子的成績而焦慮。分數真的比家庭教育更重要嗎?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孩子比作大理石,他認為,把這塊大理石雕塑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缺一不可。這六位雕塑家分別是:1.家庭2.學校3.孩子所在的集體4.孩子本人5.書籍6.偶然出現的因素。從排列順序上看,可以發現家庭被列在首位,不難發現家庭對於塑造孩子中所佔據的地位。

    家庭,是孩子人生開始的地方,他們落地在這裡,是生命中無法去替代的場所。他們的一切認知與啟蒙都是從這裡開始的,孩子的行為習慣,品德,個性,心理健康,都是在家庭中初步形成的。

    學校教育使孩子開啟了獲得知識的視窗,而家庭教育則是讓自己的孩子獲得良好品德、性格、習慣的關鍵。

    家長們口口聲聲說討厭應試教育,卻一個個把孩子推入深淵,拿分數去綁架孩子,是否要反思自己也是應試教育的推波助瀾者?孩子最終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在某種程度上,不是分數決定的,而是家庭教育決定的。

    以上就是我的解答,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每個孩子都是一塊金子,都有他閃光的一面。而我們作為家長,在遇到孩子出現問題的情況下,要通過正確的、專業的引導才能幫助孩子取得進步。而許多家長盲目的指導孩子,有時候就會錯誤的引導孩子,讓孩子走向輟學、耽誤孩子的學習與未來。

  • 10 # 樂知教育陳老師

    我是一名從業20年的教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我認為:

    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大因素,但每個優秀孩子的背後,一定有成功的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子女都有著言傳身教、陶冶習染和潛移墨化的作用。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人一生的影響,在全美選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記錄的人,分別給他們去信,請他們談談母親對他們的影響。

    其中有兩封信談的都是一件事:分蘋果。

    於是,我靈機一動,立即說:“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把最大的留給弟弟吧。”媽媽聽了非常高興,把那個又紅又大的蘋果獎勵給了我。從此,我學會了說謊。

    罪犯之所以成為罪犯,絕不會是因為他在媽媽分蘋果時的察言觀色,因而編出了一個謊言。但是,由謊言而可以得到實惠,卻在他幼小的心靈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

    錯誤的認知時時提醒他,謊言比真實更有效。

    這件事對他日後的行為及世界觀的形成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媽媽在一件小事上的不經意的做法,導致了孩子走入岐途,成為罪犯,這可能是這個媽媽或千千萬萬個媽媽絕對沒有想到的。

    另一封信是一位來自白宮的著名人士寫的: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出幾個蘋果,大小不同。我和弟弟們都爭著要大的。媽媽把那個最紅最大的蘋果舉在手中,對我們說:“這個蘋果最紅最大最好吃,誰都想得到它。很好!那麼,讓我們來做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幹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利得到它。”

    我們三人比賽除草,結果,我贏得了那個最大的蘋果。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了一個最簡單也最重要的道理——要得到什麼須先付出什麼,付出得多,得到的就多。

    公平競爭,不附加任何人為的因素。這個孩子後來居身成功人士之列,在數十年後對此事細節記憶猶新,並說他感謝母親,讓他明白了一個簡單而重要的道理。

    誰能說童年的這件事不是他世界觀形成的基石呢?本著這樣的人生哲學和生活態度,他老老實實做人,盡心盡力做事,不偷懶、不取巧,一步步走向了成功,最終走進了白宮,成為著名人士。

    一樣是分蘋果,卻是兩個不同的結局。家庭教育到底有多重要?

    ●互敬互愛,和諧幸福

    ●讚美表揚,鼓勵為主

    智慧家長——能看到孩子身上的潛力和特質,並對孩子進行及時的嘉獎,每一句讚美肯定都會讓孩子信心大增。

    ●平等尊重,言論自由

    智慧家長——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給孩子表達感受的機會,樂於傾聽,相互尊重,氣氛融洽。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智慧家長——會重視身教,與孩子平等相處,為孩子做出積極、優秀的榜樣示範,家長的為人處事,讓孩子耳濡目染。

    ●傾注時間,陪伴成長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是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三者缺一不可,而家庭教育又有著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家長是最愛孩子的人,請用好這份愛!

    我是樂知教育小睿老師,從業20餘年.

    關注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和學習方法的引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真的有天才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