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恨歌》--王安憶著
評價: 1.張志忠:上海市民精神的鏤刻,小說敘述方式的試驗
2.何鎮邦:90年代長篇小說“婉約派”代表作
3.吳秉傑:生活哲學與從弱者出發的歷史意識
4.李星:人性深刻內涵的哀婉敘述
5.揚楊:開啟了當代都市懷舊小說的先河
6.施戰軍:上海里弄的佳人故事
二、《白鹿原》--陳忠實著
評價:
1.王紀人:史詩式作品
2.張志忠:對民族文化與現代歷史的獨到思考
3.李星:傳統農業家族最完備的文字
4.何鎮邦:代表著現實主義藝術的一個高度
三、《馬橋詞典》--韓少功著
1.吳秉傑:歷史與意識形態的雙重探索
2.賀紹俊:對民間文化的語言性開拓
3.鄒平:獨到的敘事視角和語言
4.王鴻生:對方言的存在性呈現
5.馬以鑫:人物與歷史的獨特表現
四、《許三觀賣血記》--餘華著
1.王紀人:向通俗靠擾的先鋒文學
2.洪治鋼:以迅速、質樸、溫情的方式表絕望
3.潘凱雄:溫馨地直面苦難,耐人尋味
4.張志忠:在單純與反覆的敘述中展示民眾的善良與犧牲
五、《九月寓言》--張煒著
1.鄒平:對城市化程序的現代寓言
2.洪治綱:詩性的殘酷,但又不絕望
3.魏心宏:用傳統文化救中國的立場與眾不同
六、《心靈史》--張承志著
1.樊星:優秀的理想主義之作
2.賀紹俊:偏激的卻是反抗世俗的悲憫之心
七、《文化苦旅》--餘秋雨著
1.張志忠:學者眼光、歷史情懷、文學品位
2.毛時安:一本書使一個人成為商業品牌
八、《活著》--餘華著
1.李星:深刻體味中國老百姓的生存狀況
2.鄒平:最富有悲憫的人道關懷精神
九、《我與地壇》--史鐵生著
1.毛時安: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十、《務虛筆記》--史鐵生著
1.賀紹俊:具有個性的內心沉思
2.樊星:優秀的哲理小說
3.王鴻生:以個人之思承擔了歷史
一、《長恨歌》--王安憶著
評價: 1.張志忠:上海市民精神的鏤刻,小說敘述方式的試驗
2.何鎮邦:90年代長篇小說“婉約派”代表作
3.吳秉傑:生活哲學與從弱者出發的歷史意識
4.李星:人性深刻內涵的哀婉敘述
5.揚楊:開啟了當代都市懷舊小說的先河
6.施戰軍:上海里弄的佳人故事
二、《白鹿原》--陳忠實著
評價:
1.王紀人:史詩式作品
2.張志忠:對民族文化與現代歷史的獨到思考
3.李星:傳統農業家族最完備的文字
4.何鎮邦:代表著現實主義藝術的一個高度
三、《馬橋詞典》--韓少功著
評價:
1.吳秉傑:歷史與意識形態的雙重探索
2.賀紹俊:對民間文化的語言性開拓
3.鄒平:獨到的敘事視角和語言
4.王鴻生:對方言的存在性呈現
5.馬以鑫:人物與歷史的獨特表現
四、《許三觀賣血記》--餘華著
評價:
1.王紀人:向通俗靠擾的先鋒文學
2.洪治鋼:以迅速、質樸、溫情的方式表絕望
3.潘凱雄:溫馨地直面苦難,耐人尋味
4.張志忠:在單純與反覆的敘述中展示民眾的善良與犧牲
五、《九月寓言》--張煒著
評價:
1.鄒平:對城市化程序的現代寓言
2.洪治綱:詩性的殘酷,但又不絕望
3.魏心宏:用傳統文化救中國的立場與眾不同
六、《心靈史》--張承志著
評價:
1.樊星:優秀的理想主義之作
2.賀紹俊:偏激的卻是反抗世俗的悲憫之心
七、《文化苦旅》--餘秋雨著
評價:
1.張志忠:學者眼光、歷史情懷、文學品位
2.毛時安:一本書使一個人成為商業品牌
八、《活著》--餘華著
評價:
1.李星:深刻體味中國老百姓的生存狀況
2.鄒平:最富有悲憫的人道關懷精神
九、《我與地壇》--史鐵生著
評價:
1.毛時安: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十、《務虛筆記》--史鐵生著
評價:
1.賀紹俊:具有個性的內心沉思
2.樊星:優秀的哲理小說
3.王鴻生:以個人之思承擔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