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標準的70後

    我認為,治國之才是指治國安邦,管理國家的人才。

    統軍之才是指統領軍隊,號令三軍的人才。

    政治之才是指在政治上建言獻策的人才。

    如果這三者兼備的人才,就是著名國家領導人,偉人。

  • 2 # 貓員外

    先說治國之才。 管子曰,治國者,主道明也。又曰,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

    這一點,在談治國理政一書裡也總結的非常深刻。治國之道,歸根結底是經濟之道。不能空談理想,更要結合當下,讓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方為治世。民富才能國強。

    然後是治軍之才。

    孫子談治軍,有一套四治體系,即治心,治氣,治力,治變。治心是基礎。 何為治心?道者,令民與上同意。我們可以參考我軍。為何我軍能百折不撓無往不利?思想建設是極其重要的法寶。部隊的戰鬥力首先來自對戰爭意義和戰爭價值的認同。儒家的大學之道,即為治心之道。

    治心之後是治氣,認同了戰爭的意義和價值還不夠,還要對戰爭的結果有堅定的認知。有必勝之心。孟子曰,吾善養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

    有心有氣,自然有力,縱使一時失利,自然可以東山再起。剩下的就是治變。也就是要適應變化,甚至創造和引導變化,化不利為有利。毛主席在論持久戰裡說,古人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個妙就是指指揮人員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的制定策略。 以治軍之道治國,為黃老之術。

    再說政治之才。

    政治之要在平衡。政治是各種團體進行集體決策的一個過程,也是各種團體或個人為了各自的利益所結成的特定關係。 很多人認為搞政治的人不應有原則,只逐利益。這是不對的,這是商人。

    搞政治,第一要義是方向,也就是立場。毛主席說過,立場錯誤,知識越多越反動。一個立場敵對的人,能力越高,危害越大。同樣是毛主席的話,首要的問題,是搞清楚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政治場上,勢力錯綜複雜,互相制衡。在千頭萬緒中,要搞清楚每個團體,甚至每個人他的立場是什麼,他的訴求,他的敵人是誰。歷史上無數悲劇都源自於搞不清楚狀況。比如百日維新,關鍵時刻,康有為和譚嗣同將希望寄託在袁世凱的身上,結果遭到了出賣,變法付諸東流。

    立場確定以後,就是要團結。毛主席說過(沒辦法,搞政治,毛是真正的宗師),就是要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敵人搞的少少的。周恩來在東南亞確定中國的外交基本政策,最核心的就是求同存異四個字。交朋友,首先是找到我們的共同利益,敵人的敵人是最好的朋友,你們看看巴鐵就知道了。中巴,中伊,中朝,這些戰略級關係都建立在一個共同的敵人的基礎之上。

    改開之初,我們為什麼能夠獲得美國的大力支援?還不是因為我們都要一起搞蘇聯?國共之間,血仇根本無化解可能,為何能攜手並肩?因為日本人搞的我們都活不下去了了啊。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是也。

    不同的層次和領域需要不同的才能。政治之才搞治軍,就會變成軍閥,軍隊內山頭林立。軍事之才去治國,就是軍國主義,獨裁政府。治國之才搞政治,就是單邊主義,貿易壁壘,甚至是閉關鎖國。 但是這三種才能都不是統帥、元首之才,更不是帝王之資。真正的偉人是什麼樣的呢?

    劉邦。

    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史記.高祖本紀》

  • 3 # 智慧的禮物

    我認為沒有區別。本質上都是保護國家利益。就像蓋樓,有搬磚的,有開車的,有攪拌水泥的,都是為了蓋樓。專業不一樣而已。

    所謂區別,無非是對不同事物運轉規律的掌握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列子》是什麼時期誰所著的,出自列子的寓言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