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掌心記
-
2 # 是小二不是掌櫃
騎白馬的有可能不是王子可能也不是唐僧但他也許是公孫瓚,對你沒看錯就是公孫瓚,公孫瓚是中國歷史上首位有記載的白馬將軍,他在三國時期威震遼東成為那個時期最有勢力的軍閥之一,若不是在後期與袁紹的爭霸中落敗公孫瓚大有逐鹿中原問鼎天下的可能,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一下公孫瓚是如何從起初威震遼東到最後落到兵敗自焚的地步。公孫瓚雖出身貴族可是卻因為其母出身卑賤而不得重用只得了個郡中小吏的小官,但是後期公孫瓚因為自己的努力終於做到了一鎮諸侯。公孫瓚這個人又是一個冷血弒殺的人,他好戰也善戰,每戰必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勇猛異常,可是他又視人命如草芥從不留戰俘,每次打了勝戰俘虜的戰俘都被殺掉,而且不僅如此他還支援自己的軍隊掠奪百姓,這是很不得民心的。到最後他甚至殺掉了和自己政見不和的劉虞,這個劉虞可是大有來頭的人他是漢室宗親之後,素以寬仁慈愛聞名於世,公孫瓚不僅殺了他更是將其一家老小趕盡殺絕,這一行為讓世人震驚受到了天下人的唾棄,成了眾矢之的。除此之外公孫瓚還是個冷血自私貪圖享樂的人,大漢建安三袁紹起兵攻打公孫瓚,先是公孫瓚一別將被圍,公孫瓚不肯相救,說:“救一人,那以後眾人都會只等救兵而不肯力戰。現在我不去救他們,他之後被圍困的將士就會自我勉勵。這說的是人話嗎?兄弟們跟著你混,你連兄弟們的生命安全都保證不了,誰還給你去賣命啊,久而久之公孫瓚又失去了軍心。失去軍心的公孫瓚,非但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在其佔據的幽州城內大肆營造宮殿,將妻妾置於宮殿內,整日和他們飲酒作樂不問政事疏遠文臣武將,導致最後一個親信也沒有落得個眾叛親離的地步。失去民心和軍心的公孫瓚自然也就失去了天下,很快就在與袁紹的龍湊之戰中大敗最後引火自焚。
公孫瓚從郡中小吏做起,依靠個人奮鬥,成為東漢末年總督北方四州的軍閥,是當時中國北方最強大的諸侯,可謂戰功顯赫,威震一方,十分勵志。可惜在與當時新崛起的另一軍閥袁紹鬥爭中,因龍湊之戰兵敗,最終困於高樓,引火自焚,結局十分悲摧。
分析其敗亡原因,掌心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不得人心好殺戮。公孫瓚靠軍功起家,作戰十分勇猛,但他打仗從來不留戰俘,所有的戰俘都會被殺掉,對於自己的下屬也是經常動不勸就下殺手,過於兇殘,他經常自持兵力強大,便放縱自己的部隊,掠奪百姓。特別是在擊殺自己的老上級幽州牧劉虞奪權過程中,他殺掉了劉虞和全家老幼,遭到了很多人的唾棄。因為劉虞在整個漢朝的威望都很高,而且在治理幽州時為政寬仁,安撫百姓,深受百姓愛戴。公孫瓚殺劉虞的事件,激起了很多文人的反感,許多謀士都因以公孫瓚為恥而離去。
二是失去根基重親信。公孫瓚還有一個毛病就是隻喜歡用自己身邊的人,只信得過跟自己一起打拼的兄弟,用人圈子非常窄,沒有沒有籠絡幽州地區的地方豪強。而在東漢末期,地方豪強幾乎是當時所有的諸侯都不敢忽視的力量,曹操、袁紹、劉備、孫權等人都是十分注重籠絡地方豪強,才不斷髮展壯大的。公孫瓚這種只靠武力征服,不培植執政根基的作法,也為他後來的兵敗埋下禍根。
三是貪圖享受招反抗。公孫瓚在消滅劉虞、擊敗袁紹以後,開始居功自傲,貪圖享受,大肆修建宮殿,整日和妻妾們飲酒取樂。同時更加殘酷壓榨百姓,引發了幽州地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公孫瓚不得得忙於鎮壓起義,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軍力銳減。
四是生不逢時遇袁紹。失去了文人謀幫助,地方豪強支援,以及地方老百姓的擁戴,公孫瓚的政權可謂內憂外患。而袁紹卻與公孫瓚相反,他對待自己的謀臣們很客氣,也沒有窮奢極欲的生活,對地方豪強更是極力拉攏,此消彼漲,彭紹的勢力逐步壯大。袁紹在最後向公孫瓚發動了進攻後,幽州地區的豪強們積極響應,公孫瓚兵敗如山倒而自焚,落得個滿盤皆輸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