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過去即歷史
-
2 # 野袍子仙女
導語:說到這個不存在的,但是名氣大的又讓人信以為真的,我估計能給你列出一大筐,不過嘛光列出不行,還得費腦子去想,想想還是挑一些耳熟能詳的吧,這樣寫起來不太費勁,也比較讓人能理解一點。
女性人物楊門女將
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特別在民間的知名度無人能比,堪稱歷史上第一將門世家。歷史上楊家將只有三人真實存在,包括楊令公楊業、大郎楊延昭、楊文廣。
楊業是初代楊家將,主要在宋太宗時期,活躍在山西雁門關一帶抗遼,但他不是戰死金沙灘,頭撞李陵碑,而是被遼軍俘獲後,不屈絕食而死。
花木蘭
一個女英雄在歷史上也同樣出名,這就是花木蘭,她的故事在中國應該沒有幾個人不知道,後世她不斷在各種影視作品裡面出現,花木蘭大致是生活在南北朝的時期,不過這個人物並非是真實存在的,她只是虛構出來的一個英雄形象,關於她的這些事蹟,大部分也都是虛構出來的,後世有很多的學者想要去尋找花木蘭的原型,只是她本身就是從民間傳說裡面出來的人物。
傳說中的蘇軾的妹妹、三難秦觀的蘇小妹,也是虛構的。這位同樣傳奇的女子,與董卓的婢女一樣,連個名字都沒能留下。不過,縱觀諸多野史雜談,我們可以得知蘇小妹名叫蘇軫。她是傳說中秦觀的妻子、又是蘇軾的親妹妹,在傳說中,她是才情與美貌一體的蘇小妹!蘇小妹這個名字最早出現,是在南宋時期的一本《東坡問答錄》。裡面記載了一句話:東坡之妹,少遊之妻也。
作為四大名著中最為出名的一個女性角色,貂蟬也被認為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不過她實際上並不存在,算是這四大美女裡面唯一一個虛構的人物。
貂蟬個人的力量,就改變了整個東漢末年的格局,關於她這個人物,存在著不少的爭議,比如她是否是存在原型,她的原型到底是誰,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她在書中也沒有明確的下場,有關她的結局,也是有不同的說法。
普遍認為貂蟬是絕對虛構出來的人物,當然歷史上王允為了要挑撥董卓呂布之間的關係,肯定會使用一些美人計這種方法,不過董卓這些人不是傻子,這種計策是沒有辦法讓倆人徹底決裂的。還一點,既然貂蟬這麼重要,為何在書的後來貂蟬的形象就明顯被弱化,根本沒有什麼存在感。這就表明這個人物出來,完全就是為了情節需要,好讓董卓呂布發生內鬥,後來這段情節過去,自然就不需要她。
在中學課本里有一篇陸士諤著作的《馮婉貞》一文,該文描述了一位不畏強暴、英勇善戰的女英雄形象,在電影中《火燒圓明園》中也出現了馮婉貞的形象,也曾有記者到圓明園附近採訪,當地仍流傳著多種版本的馮婉貞的形象,實際上,圓明園附近並沒有一個叫“謝莊”的地方,而北京的地方誌、人物誌等史籍中也沒有關於“馮婉貞”的任何記載。
在隋唐演義中,我們看到李元霸是一個孔武有力的,是一個智商不高,但是武力極高的的人物形象。但歷史上並沒有李元霸這個人物的,他的原型是李玄霸,也並非是第一好漢。
外號是“李公子”,這些都是從李自成那裡分化出來的。傳說是枸縣人,卻攀附了一個安徽的爹,傳說是闖王軍隊裡面的重要人物,當時同時代根本沒有可靠的目擊記錄,當時官方的文書也沒有記載過他。
玉帝
作為天上最高領袖,玉帝在古代的知名度是非常大,關於玉帝的真實身份,一開始他也只是個凡人,不過他在經歷無數劫難之後,終於成為了天上最重要的神仙。很多人一直相信玉帝是真實存在的,不過他這樣的人物明顯是被虛構的,可歷史上不少的神仙,都是有現實人物作為原型,比如太上老君這些神仙都是有真實原型,偏偏玉帝在歷史上就沒有這樣的原型,有關他的這些傳說,大部分也都是虛構出來的。
從小我就覺得他們四個真牛逼,從小就看電視劇《西遊記》,讓我一度認為他們四個都是真實存在的,一路披荊斬棘,降妖除魔,最終取得真經。雖說唐僧歷史是根據一個人的原型寫的,咱不能說沒有這個人,但是我可確定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這三個肯定是忽悠我的。
-
3 # Ad哥哥
還記得小時候看電視劇隋唐英雄傳的時候,對裡面相對軟弱的男一號秦叔寶,印象並不算好。
當冷麵寒槍俏羅成一出場,著實給了我驚豔的感覺。尤其是經過聶遠生動的演繹,我生生愛上了那個英氣逼人的少年將軍。
等看到羅成被害,亂箭穿身時,我不覺的竟已有淚水在眼眶中打轉。惋惜他的不幸,傷感他的結局。這樣一個英俊帥氣,武藝高強的英雄怎麼會死?為此還生氣的幾天沒看電視。
後來緩了過來,不快的心情平復了好多,但羅成生前的英雄氣概,兀自在我心中揮蕩不去。誠然,我中了羅成的“毒”,他也符合我理想中一個優秀古代武將的所有標準。
電視劇總是虛構的多,稍大時準備看一下有關羅成的史書傳記,以助我更多的瞭解這位偶像。
也是到這時,我才發現了一個令我目瞪口呆的事實。歷史上並沒有羅成,他只是文學作品中虛構出來的人物。羅成是基於猛將羅士信為藍本,被小說家們加工出來的一個藝術形象。
一時間追星夢碎,不知所已。
像是失望,失望心心念的偶像一直都沒存在過。又像是釋然,釋然我心中的偶像並沒有慘死於亂箭之下。
慢慢自己愈發大了些,才明白羅成在歷史上有沒有存在過真的不重要。至少在我心裡,有著這麼一位完美的偶像。
便如一個有緣無份的故人,不再會有聯絡,不再會有交集,但她仍真真切切的在這個世界存在。可是對我而言她又像不存在,因為她不會再出現在我的生活裡。
她唯一存在的地方,只是我的心裡。
天涯何其遠?一別兩寬,再無相見之日。
羅成也好,生活中的某某也好,存不存都不重要。只要在我們心裡的某個角落藏著這個人就夠了。
內心是最遠的距離,看不到摸不到。內心也是最近的距離,聽的到唸的到。
-
4 # 管理故事會
歷史上實際並不存在,但很多人相信他真實存在過的人物,莫過於“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貂蟬本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但被羅貫中寫入《三國演義》之中,成了“巾幗英雄”,促使呂布殺了董卓,並留下“閉月”的美名!
貂蟬有“閉月”之稱“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代稱,其中貂蟬被稱為“閉月”,這與《三國演義》中“貂蟬拜月”的典故有關。
據《三國演義》記載,當年,貂蟬因遭十常侍之亂,避難出宮,為司徒王允收留為歌女。貂蟬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在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正好被王允瞧見。於是,王允便將貂蟬收為義女,然後到處宣揚他的義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非常漂亮,和月亮比美,月亮都比不過,就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去了。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列入“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中。
正史中並沒有記載貂蟬之名但是,翻閱古籍,正史中沒有對貂蟬名字的記錄,據傳,貂蟬的人物原型,一個說是董卓的婢女;一個說是杜夫人。
《後漢書》曾記載過一個與呂布通姦的侍女,但是從未提及貂蟬之名。《後漢書》僅以很短的篇幅,記錄了董卓和呂布之間的私人恩怨,卻沒有提及貂蟬之名。
《後漢書》中記載,當年董卓曾為區區小事怒殺呂布,被呂布敏捷地躲過了,後來兩人重歸於好。董卓派呂布去看守自己的內宅,不料呂布竟趁主人不在,與董卓的貼身婢女暗中相好。因畏懼姦情被董卓發現,呂布求見王允,和盤托出與董卓不和的真相,指望得到他的幫助,結果反被王允利用,指使他將赴宮廷開會的董卓一舉殺死。
這裡出現的婢女,應該就是貂蟬原型,但她本是相國董卓的婢妾,與司徒王允並無干係。
對於貂蟬的另一個人物原型:杜夫人。三國時期,有4部史書《蜀記》、《魏氏春秋》、《獻帝傳》、《華陽國志》等記載了,在呂布敗亡之前,關羽曾反覆多次向曹操請求,將敵將秦宜祿之妻杜夫人賞賜給自己。但曹操在得知杜夫人有異常的美貌之後,便拒絕了關羽的請求。曹操將杜夫人納為自己的妾,帶回許都。
但是,這兩個女人,史書中都沒記載說叫貂蟬。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其他三人在史書中都有記載,唯獨貂蟬,在史書中沒有記錄,但一直被稱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並在民間廣為流傳。
民間為何相信貂蟬真實存在?貂蟬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古籍上雖沒有記載,但文學作品中多有描述,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關於貂蟬原型的描寫和刻劃,影響頗大,傳說尤為動人,所以,貂蟬逐漸成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中豪傑”、“女中英雄”。
小說人物貂蟬,據學者考證:原姓任,小字紅昌,出生在幷州郡九原縣木耳村,15歲被選入宮中,執掌朝臣戴的貂蟬冠,因此被人稱為貂蟬。漢末宮廷風雲驟起,貂蟬出宮被司徒王允收為義女。不久董卓專權,王允利用董卓、呂布好色的特點,用貂蟬施展“美人連環計”,終於促使呂布殺了董卓,立下功勳。
通過《三國志平話》的演繹,《三國演義》的描述和刻畫,人們相信,是貂蟬讓呂布和董卓反目成仇,並使呂布殺掉董卓,故此,大家寧願相信貂蟬是真的,是漢末的一位“女中豪傑”!
《後漢演義》中也說:“司徒王允累謀無成,乃遣一無拳無勇之貂蟬,以聲色為戈矛,反能致元凶之死命,粉紅英雄真可畏哉。”讓大家更加相信貂蟬是真實存在的。
結語貂蟬雖然在正史中沒有記載,但是在野史和小說中,不斷有對貂蟬本人的記載和考證,並且找出貂蟬的人物原型,雖然目前史學家對貂蟬的身份還有異議,但是民間更願意相信貂蟬真實存在,即使後世文人,也常拿貂蟬作詩抒情!您說貂蟬真實存在嗎?
-
5 # 李夫子說史
古往今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人物,他們的事蹟或流芳百世或遺臭萬年,為後人所知所想。但是因為有很多作家創作了無數的評書、演義,包括改編成影視電視劇作品,以至於影視劇、小說裡面的故事太過真實,刻畫的人物太豐滿,導致很多小夥伴都誤把演義中的人物當成了真實歷史中的人物了。那歷史上有那些名人是不存在的呢?
唐朝虛構的名人“薛丁山”先說說唐朝,一代戰神“薛仁貴”大家都知道,唐朝的開國功臣,征戰數10年,功勳卓著。所謂是將門出虎子,很多小夥伴頭腦中都會浮現出一個人物,就是薛仁貴的兒子“薛丁山”,那真是擁有超凡的軍事天賦和超人的武藝,算得上是唐朝中的一員猛將。立下戰功無數,更是娶了著名女將“樊梨花”為妻。薛丁山夫婦一共生了4個兒子,各個是驍勇無比,尤其是三子“薛剛”喜歡打抱不平,仗義執言。長安城裡名頭很大,後來闖下了大禍,踢死了太子。多虧當時李治仁慈,只治薛剛一人之罪,然而李治駕崩,武則天繼位,心狠手辣,妄圖拔出大唐支柱,於是藉此機會把薛丁山一家285口活埋,斬草除根。幸好主犯薛剛在犯事之後逃跑了,所以倖免於難。但是滅門之仇也惹得了後來的薛剛反唐的故事。
那麼以上的情節,哪一段是虛構的?哪又是歷史存在的呢?其實薛仁貴這一段是真的,後頭演繹的薛剛統統都是假的,因為生他的爹和媽在歷史上壓根也不存在,所以他也就不可能存在。其實薛仁貴他確實有一個兒子,還不止一個,不過都不叫薛丁山,最接近薛丁山的有一個孩子,叫做“薛訥”,子承父業,在歷史上也是唐朝一代名將!
宋朝虛構的名人“八賢王”除了唐朝之外,我們再說說宋朝。在一些影視劇作品中,我們經常都看到一個人,立身朝中,為人正直,是一個智者,也是一個高人,正面形象百分百。在朝中,經常跟龐太師鬥智鬥勇,幫助寇準、幫助包拯、幫助楊家將,撥亂反正,真是猶如當時黑暗的朝廷當中的一盞明燈,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八賢王”。不過這位我們大傢伙都熟悉的老熟人,其實在歷史上也是不存在的。可能有人會說,他是有歷史原型的,但如果深入研究你會發現,他的歷史原型其實亂七八糟,怎麼說?我們先看看《楊家將傳》當中,八賢王說是當年宋太祖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說太祖臨終時傳位給其弟趙光義,並賜其子趙德昭金翦一把。他曾多次營救楊家將中人。歷史上這位趙德昭確實是有其人,聰明英武,很有韜略,但是他爹趙匡胤稀裡糊塗的走了以後,他弟弟趙光義最終登上了皇帝寶座,成了宋太宗。
他就深知太宗繼位後對自己一定是有所忌憚的。有一日因為受到了叔叔也是皇帝的責罵以後,想不開,便退而自刎,年紀輕輕的就掛了,所以他壓根就不可能跟楊家將有啥交集。那麼這是《楊家將傳》,但是後來有很多的關於楊家將的評書,戲劇中的八王爺,則大多數名為趙德芳而不是趙德昭了,趙德芳也是宋太祖的另一個兒子,可是史書記載的並不多,只是傳聞他曾經差點被立為太子,然而最終即位的是他的叔叔太宗趙光義,最後也是莫名其妙的英年早逝了,他死的時候23歲,趙德芳比趙德昭年輕一點,他死的時候,楊延昭才24歲,還沒有擔任邊關的統帥,所以趙德芳也不可能跟楊家將有任何的關係。因此歷史上的八賢王是不存在的。
明朝江南四大才子哪個是虛構的呢?最後再說一下明朝大名鼎鼎的江南四大才子,他們分別是唐寅、祝枝山、文徵明和周文斌。關於四大才子的影視劇作品很多,可是你能猜出來這4個人裡邊哪一位其實是歷史上並不存在的嗎?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哦
-
6 # 三度扯歷史
歷史上有哪些實際上並不存在的人物但很多人相信他存在的?
首先來說,很多口耳相傳的歷史人物並不存在,大多是後世杜撰出來的。比如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因為和呂布之間纏綿的感情而增加了這一真實性,但事實是這人並不存在。
武將李元霸,也是個虛構的存在,歷史上並不存在此人。
還有唐朝之後宋朝所謂一門忠烈的楊家將。
還有很出名的花木蘭等等。
歷史上實際並不存在,但很多人都相信他們存在。
其次,為什麼很多人相信他們存在呢?剛才已經說了,所謂的不存在的這些人,大多是後世人杜撰出來的,有些可能有原型,有些是沒有原型的。
比如李元霸,其實是有原型李玄霸,但他並非第一,且性格、形象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這就是有原型的。
再比如楊家將,其實也是有原型的。
至於沒原型的,比如花木蘭,這個是完全沒原型的。
而杜撰出這些人物的因素也有很多,有些是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有些是為了提出某種訴求,有些則純粹為了好看。
而作為當時比較流行的文學存在,是會捧紅一批並不存在的人的。
比如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至今會有很多人都認為這些人是實際存在的,有大俠楊過,有冰清玉潔小龍女。
但事實是,這些人也有原型,但並不是真的存在。
所以說,這些杜撰出各種歷史並非實際存在的人的作者們,也許是為了譁眾取寵,也許是為了博人眼球,也許是為了表達某種觀點,比如花木蘭,就將這些人的形象樹立了起來。
再比如,在神話故事中,以前是從來沒有過鴻鈞老祖這一說的,但是現如今網路小說的崛起,裡面好多作者都著力刻畫一個最原始的神人——鴻鈞老祖,所以,鴻鈞老祖有時候也被列在神話故事人物了。
所以說,人們相信這些虛構人物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某一種流行的文化,影響到了一個時代的人,甚至影響到後一個時代的人,這樣環環相扣,到最後,口耳相傳久了,大家都以為這些人是實際存在的了。
但是,他們的的確確是杜撰出來的。
最後,所為杜撰,其實是一種人物刻畫方式。上述舉例的這些人,基本是在其所在的朝代之後近千年後出現的,可以說和原型並無相關,更像是現如今的歷史架空小說,藉助某個朝代or歷史的背景,讓主角進入到這個背景中,風生水起的搞事情,等事情搞大了,大家都喜歡上他了,都覺著他是歷史的傳奇,但實際是,他並不存在。
比如諸葛孔明,在羅貫中先生《三國演義》的刻畫之下,智慧近神,開始實際的諸葛孔明其人,做的工作大多屬於後勤工作。
-
7 # 曉帆輕舟
不靠譜的“歷史”不少,但是,許多人信以為真。例如:
——花木蘭女扮男裝從軍十二年。
但是,如果考量這首詩裡的木蘭其人其事真實與否,就難免令人生疑:
關於木蘭姓什麼、她家鄉在哪裡、她生活在哪個政權統治下、她生活在什麼時代、她是對哪個北方民族作戰,這些起碼的歷史要素,在詩裡完全沒有反映。
假如要根據原始資料判定木蘭女英雄究竟有沒有,那麼,《木蘭辭》作為唯一的原始資料,在反映木蘭從軍之事時,描述過於抽象,完全不足以令人信服,顯然是談不上有多大的史料價值的。
在沒有其他可信的旁證資料的情況下,《木蘭辭》只能被視為純文學作品,詩中的木蘭只能算是文學塑造的人物。
從情理的角度看,木蘭作為妙齡少女,女扮男裝從軍,此後假扮男軍人長達十二年,生活在男人堆裡,朝夕相處,戰場拼搏,摸爬滾打,居然一直不露破綻,成功騙過了她的許許多多男戰友和各級長官,此事過於離奇,太不可信。
從史書角度看,假如真的有木蘭其人其事,這是歷史上的一件不可能被史家忽略的大事與奇事,按說會在當時史書上或多或少留下痕跡,但是,《魏書》、《北齊書》、《周書》、《北史》等反映北朝歷史的史書均隻字未提此事。在歷史記載完全缺席的情況下,單憑一篇非常粗線條的《木蘭辭》是無法證實木蘭其人其事的真實性的。
至於在湖北黃陂、河南虞城、安徽亳州等地流傳的木蘭故里、木蘭故事的相關敘述及其“記載”,無論這些敘述與“記載”顯得多麼言之鑿鑿,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漏洞:這些敘述與“記載”都出現在北朝歷史已經結束數百年(甚至已經結束上千年)之後,其“資料”完全不具有原始性,姑且不論其內容是多麼穿鑿附會。
這些自稱“木蘭故里”的地方的“木蘭資料”,它們在反映民間傳說、民間思想習俗方面具有非常豐富的重要文化價值,同樣是文化寶庫,但是,它們不能用來證明木蘭女英雄是真實存在過。
…… ……
-
8 # 山野論史
很多文學作品裡的人物都是虛構的,文學作品產生的目的就不是記錄歷史,而是宣揚忠君愛國的思想,如果完全拘泥於史實,作品的內容就會很大程度被限制,所以大部分歷史題材小說都是取一個背景,借用幾個人物做原型,再加上一些虛構的人物和事件,來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當然還有一些乾脆就模糊了背景和人物,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文學作品裡的很多人物雖然是創作出來的,但很大一部分是有人物原型的,有的是改了名字,有的是移動了活動時期,比如《童林傳》裡的童林,這個人物完全是杜撰出來的,歷史上根本不存在,只不過主人公童林和董海川名字相近,而且都是清代武術家而已,其實他們之間一點關聯都沒有,連主人公的姓氏、生存年代、籍貫都不相關,整個故事內容也都是虛構的,兩個人除了名字相近似,剩下連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小說裡的童林,祖籍京南霸州,活動在雍正時期。而董海川是河北文安人,祖籍山西,成名於同治時期,死於光緒年間。比童林晚了一百多年。兩人風馬牛不相及。把兩人混為一談只不過望文生義而已。
杜撰出來的雍正時期大俠童林
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武術家董海川
這裡說一個比較特殊的人物花木蘭,在前面的回答裡,很多人把它作為歷史不存在,但人們都以為存在的真實人物。但我對此有不同看法,花木蘭的故事流傳之廣,絕非一首《木蘭詩》影響所能解釋的,正史中雖然沒有找到,但並不代表這個人物不存在,種種跡象表明,這樣的一個人物確實存在過。
-
9 # 河邊小牛
歷史上有很多實際上並不存在,但由於文學作品或者相關傳說塑造的十分真實的人物,讓很多人相信了他的存在。
一、《三國演義》裡的貂蟬談論起貂蟬,人們就會想起“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一類的形容詞。而貂蟬呂布的故事也是家喻戶曉的。實際上,貂蟬這個人物是虛構出來的,在元代雜曲之中出現過,自此就成為文學和娛樂的焦點人物。在真實歷史中,董卓曾為區區小事怒殺呂布,被呂布躲過後,後來兩人重歸於好,董卓派呂布看守自己的宅院,不料呂布竟與董卓的貼身婢女相戀。在此處出現過的婢女,應該就是貂蟬的原型。
二、《隋唐演義》裡的李元霸古典小說《說唐》與評書《興唐傳》《瓦崗英雄》《隋唐演義傳》中登場的虛擬人物。隋唐第一猛將,隋唐十八好漢之首,傳說為金翅大鵬雕轉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力,無人能敵。使一對金錘,四百斤一個,共重八百斤。坐騎為“萬里雲”,日行一萬,夜走八千。於晉陽宮金殿之上同大隋天寶大將宇文成都比力比武,力舉金獅上殿,隋煬帝御封為“西府趙王”、“猛勇大將軍”。四明山一戰,一人擊敗十八路反王23000大軍。揚州“反王奪魁大會”時,於天昌關殺死天下第六好漢伍天錫。紫金山一戰,殺死宇文成都,匹馬雙錘面對185萬軍隊,兩柄鐵錘如拍蒼蠅般,只打得屍山血海,將185萬軍隊殺得只剩65萬。逼得李密獻上玉璽,各路反王遞上降表。
實際上,歷史並沒有李元霸這個人物的,他的原型是李玄霸,唐高祖李淵第三子,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弟,母太穆皇后竇氏,隴西成紀人。李玄霸自幼辯惠。隋大業十年(614年),李玄霸去世,年僅十六歲,無子。
三、《神探狄仁傑》裡的李元芳李元芳,祖籍河北,長於涼州,為電視劇《神探狄仁傑》系列中虛構的人物,歷史上並無此人。李元芳是狄仁傑的衛隊長,狄仁傑身邊很能幹的助手。他性情剛烈,做事認真,且原則性很強。其武功獨步天下,膽識過人。善使幽蘭劍,鏈子刀,曾先後擊敗過虺文忠、元齊、烏勒質等絕頂高手。他雖有一身好功夫,但絕不是莽夫,尤其狄公不在身邊時,他更是能表現出超強的判斷能力。可以說他是文武雙全。他義薄雲天,重義輕生,且對狄公忠心耿耿,二人情同父子。他和狄公兩個人的形象都深入人心,在觀眾眼中二人毫無疑問是一對完美搭檔。
四、《三俠五義》裡的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王朝馬漢張龍趙虎是清代石玉昆所著的古典長篇俠義公案小說《三俠五義》中的虛構人物。據書中記載,四人原是農民,會些武藝。本來是佔山為王,後來投靠包拯,做了包拯的侍衛,被稱為開封四勇士,職務六品校尉。
五、《聖朝鼎盛萬年青》裡的苗翠花和方世玉苗翠花,傳說中的清代武林人物,為南少林傳人。 廣東民間傳說清代武林人物有“少林五老”、“廣東十虎”等等。苗翠花傳說為“少林五老”中苗顯的女兒,自小武藝精湛,有“一代俠女”之稱。十六歲上嫁給年紀比自己大很多的方德作續絃(方德的年齡說法不一,大多數稱其與苗翠花結婚時已有兩個成年的兒子,方孝玉、方美玉。)。翌年生下一子,就是“少林十虎”中著名的方世玉。
等等,還有很多。
-
10 # 有趣靈魂美麗皮囊
陳世美,現在的人都把陳世美當做拋妻棄子的代名詞,但實際上它並不存在。
陳世美的形象最早出自明代小說,在清代《三俠五義》的續書《續七俠五義》中,故事得以完善。陳世美家境貧寒,與妻子秦香蓮恩愛和諧,十年寒窗苦讀陳世美進京趕考中狀元后,被宋仁宗招為駙馬,秦香蓮久無陳世美音訊攜子上京尋夫,但陳世美不肯與相認病態,韓琪半夜追殺韓吉,不忍下手,只好自盡以求義,秦香蓮反被誤以為凶手入獄。在電視劇包青天中這一事件稱為鍘美案。
狸貓換太子,這個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吧!狸貓換太子的典故出自《三俠五義》,講述了宋真宗時,劉妃和李妃都懷了孕,顯然誰生了兒子,誰就被立為皇后。劉飛恐李妃生子被立後,就與內監郭槐定計在李妃分娩時,由於血暈而人事不知之際,將一狸貓剝去皮毛換太子,真宗看到被剝了皮的狸貓,以為李妃產下一個妖物,將其貶入冷宮,劉妃誕子當上皇后,本來劉妃命宮女勒死李妃之子,宮女不忍心暗中將其交給宦官陳琳,陳琳又送至真宗之兄八賢王撫養,後李後之子病夭,真宗再無子嗣就將其皇兄八賢王之子,原李妃之子立為太子,即後來的宋仁宗。這件事也有出現在電視劇包公傳中,但遠沒有如此荒誕。歷史上確有仁宗認母之事。據歷史記載,宮女李氏生下仁宗後,劉妃將其收為己子成為皇后,後來劉太后逝世之後,左右人告訴仁宗:“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於非命。” 言下之意,宸妃乃劉後所害。宋仁宗極為憤怒,多年來對劉太后的恐懼全部都變成了對劉太后的怨恨,宋仁宗開李妃棺驗屍,發現並無中毒跡象,宸妃之死真相被永久掩埋,民間對這位仁宗生母一生悲劇各種憐憫,根據這段往事編出各種故事演義。歷史上“仁宗認母”這一事件整個過程,也與包拯毫無關係。這件事發生在仁宗親政之前,也就是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以前,而此時包拯還是一個布衣百姓。
回覆列表
普及歷史知識,當今的電影、電視劇功不可沒。可是熒屏演繹跟歷史上的真人真事並不完全吻合。受熒屏影響較大的現代人久而久之就會把這些東西當歷史來解讀。
無風不起浪,空穴才來風。往往被杜撰出來的人物都有那麼點原型,有的是一個人為原型,有的是把幾個人混合到一塊湊成一個原型,至於那種憑空杜撰出來的形象,往往很難被廣泛流傳,可是原型和塑造的形象出入謬之千里,就說道下。
除了那種明顯脫離實際的,比如《封神榜》,姜子牙確有其人,也扶周滅商了,但《封神榜》裡面的事一件沒幹。大眾看了,也是不會相信的。只會相信其中所闡釋的一些道理罷了。
網路配圖
網路配圖
蘇軾是有個妹妹,但在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自此以後再也沒有蘇軾有長大的妹妹的記載,所以關於蘇小妹的記載絕對是杜撰或者移花接木再或者是蘇軾認的妹妹。
網路配圖
《三國演義》裡塑造了一位絕世美女“貂蟬”;今天這幾乎是公認的四大美女之一。但是考證出來的貂蟬歷史上可能沒有這號人;貂蟬的原型只是董卓的下人,羅貫中把這個下人乾的事安在貂蟬頭上,再杜撰出王允義女的說法,提高身價,然後美女貂蟬就出爐了。因為除了《三國演義》塑造了貂蟬形象;可其他史籍都沒有貂蟬的的絲毫記載,就連《三國志》也沒有貂蟬這號人。況且《三國演義》還是本小說。民間應該很早就有貂蟬的形象流傳,羅貫中這麼一文學化貂蟬的形象更加豐滿了;“四大美女”專指今天所說的四位應該是在明清之際,明清之前也有四大美女指說,但與今天的所指的四大美女不完全一致。
網路配圖
中國近代社會的精武英雄-陳真,那是打日本打得最解氣的英雄,在影視劇中陳真這個人被傳播的很廣泛,幾乎婦孺皆知;可是翻閱相關記載,霍元甲沒有叫陳真的徒弟,霍元甲最知名的弟子叫劉振聲;結合影視上陳真的事蹟,有人推測陳真的原型第一個是精武會創始人陳公哲;第二個是霍元甲徒弟劉振聲,第三個是同盟會員陳其美。具體是哪一個,還是三個人糅合出來的形象,都是不確定的。但可以確定歷史上沒有陳真這號人。
網路配圖
至於歷史上真有其人,今天卻都不相信的人物,一時半會想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