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昆陽子

    詩詞鑑賞,一言以蔽之,情真味美。兩句話概括,則是本真歸真,盡善盡美。

    我們鑑賞一首詩詞作品:

    首先是透過讀,看詩詞的語言是不是美。

    其次看詩詞內容,感情上是否真切感人,描述是否有層次遞進,最關鍵的是與要寫的事、物是否貼合。辭達,實際還是很難的。

    最後,要看詩詞有沒有文化張力。詩詞要寫自我,但也需要超越,能寫出引起共鳴的文字。換個說法,就是有餘味,能讓人久久回味。

  • 2 # 無聊到巔峰

    詩詞鑑賞也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但很多人自詡讀了很多古詩,卻連門都摸不到,無非是不得其法罷了。

    舊體詩詞是文言文法,而現代我們用的都是白話文法。而古人因書寫工具的昂貴,使得文字表達愈需精煉;文言句法較之於今天亦顯得難以理解。很多朋友在看詩詞的時候一頭霧水的原因便是如此,所以我們最需要克服的便是這種“認知障”。但如何克服呢?最方便的自然就是藉助工具書。而對照工具書無非就是原詩與白話文翻譯對照,逐字逐句通曉全意罷了。

    這部分是水磨功夫,真當成愛好的話也不會覺得累,若只是葉公好龍,那不看也罷。推薦《唐宋詩詞鑑賞詞典》,同時也多閱讀些古文小品,如《古文觀止》等等。

    大體這個關口過去了,有些舊學底子之後,便可以開始鑑賞詩詞了。之前對照白話文看詩叫做“讀懂字意”,當不得是鑑賞。但現在很多人卻覺得看了白話文翻譯就是懂詩詞了,這卻是很可笑的。我們說鑑賞,須是從字句之精審、文法之結構等方面來品斷何之為優、何之為劣。因此,這裡重點講的,就是這些。

    讀古人詩詞,最關要的便是讀作者之審美,至於用字佈局,皆是作者審美水平之章顯而已,從此點入手,則好壞自辯。但在此之前,自己的審美需要鍛鍊;古人之審美亦不一而足,所以我們要做到不挑食。

    杜甫詩之特點,在於闊境轉連處尤能精煉通融。這是諸家都很少企及的,胸懷、筆力差一皆不能到------這麼說很玄乎,若落在例項上,便是在頸鍊和尾聯之處。

    《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如岳陽樓詩,古今諸詞話多言“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寫盡湖勢,氣象甚大云云,但這種東西無非描摹景物,體現的僅是沈煉的功夫,若點此處為最佳,不免皮相。實際上杜詩大多數的好處是在筋骨,在轉承。

    此首詩,頷聯景色寫的氣魄絕大,頸聯又自況又寫的悽苦至極。正常作手在這種大起大伏之後,多是難以為繼,但杜詩以家國事“戎馬關山北”合之,不減氣象又能另開一層-----這才是杜詩高絕之處。

    又如老杜《望嶽》詩:

    《望嶽》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此詩也是如此,頷聯寫盡造化、陰陽,頸聯又寫盡登臨,其實到頸聯氣勢已經高極,平常詩人作到這裡已然是“望盡”而收筆,轉作總結;但杜詩又更上一層,“會當凌絕頂”再寫極望而收筆,常說的“筆力”便是由此體現。

    所謂讀詩便是讀詩人之審美。當然,這些作法並不是作者刻意為之,而是其審美驅使作者為之,我們讀詩的時候也只須注意這些地方,亦不可能刻意注意這些地方-----這點作為鑑賞而言其實無妨,但若是想學習創作舊體詩詞的朋友,便需要謹記了。

  • 3 # 雁來紅17

    首先要有直覺的感受,感受措辭巧妙和意境生動。其次注意細節但是不要鑽牛角。特別是那些朦朧詩,無題詩,只需欣賞字面托出的情感就行了。再次,要和詩人所處時代詩人當時的境遇結合,更深層次的品味。還有,就是韻腳聲調要回歸當時。另外,古人也會有錯,一些通假字,一些錯韻可以按現在正確的解釋誦讀,但是要謹慎,要向專家請教。

  • 4 # 一壹

    一定要考慮到作者在什麼朝代背景下,什麼情境下,以及作者作詩的風格。以及詩詞中的一些關鍵詞那個時候所代表的意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女生年紀輕輕就出現“眼紋”,女生們對於“初老”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