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龍王龍九

    全句是:“書不讀秦漢以下,文章以駢體為正宗”,這是自宋以來,儒教逐漸走向保守復古!為了抬高自己而編排出來的一句話,駢體文是一種文體,起源於漢末,形成並盛行於南北朝。其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世稱“四六文”。唐代科舉以詩賦取士,其賦作即為源自駢文的律賦。唐代公文亦為駢文,即四六體。儒教學者為了標榜自己有文化,會讀古文(唐代稱秦漢文為古文),文寫駢體文章。便編出了這句話,一是抬高古人,認為先秦諸子已經將世間學問做完了,秦漢之後無孔孟,天下學問已被老夫子們概括完了,近代,當代沒有什麼去學的,一切新學問不過是對夫子學問的解讀罷了!

    二是標榜自己,以會識古文,會寫駢體文,突出自己有學識有文化,以正宗為名打壓異見!

    針對這一點派譚嗣同先生就指出過:“孔教亡而三代以下無可讀之書矣!正是儒教的保守和自大害慘了中國!!

  • 2 # 亭安讀書

    當然不是這個原因了!我也完全不同意這種說法!

    “書不讀秦漢以下”是不是高屋建瓴,還有待商榷,不要受其影響侷限自己讀書的範圍!之所以出現這句話的原因,應該從多個方面看:

    首先,你認為魏晉以後五胡亂華時,蠻族入侵毀滅華夏文明是非常錯誤的。

    五胡亂華固然對於華夏文明造成傷害,但是並沒有毀滅華夏文明!西晉末期永嘉之亂,中華文明的核心並沒有就此消失,而是“衣冠南渡”在江左留存。

    即便經歷北方五胡十六國的窺伺,南朝也一直保留清晰的漢族文明本質,並沒有被北方胡族政權徹底覆滅。並且,五胡入華後,對於華夏文明採取的也不是徹底否定,反而是任用漢臣、推行漢制、學習漢族文化。相對而言,如北魏孝文帝改革這樣,反而給華夏文明重新注入新鮮元素,華夏文明並沒覆滅,反而增進不少。

    即便有些人叫囂的隋唐都是胡族血脈建立,也是矯枉過正之言,即便楊堅和李淵都有胡族血統,但其鮮明的漢族特徵,已經無疑地證明華夏文明的依舊存續。

    其次,“書不讀秦漢以下”這句話的目的,是對於秦漢以前儒家經典的推崇,是對於後世發揚儒學的否定。

    但我很不認同這樣的觀點,任何歷史文化和事物,最符合的永遠是當時,而非未來。秦漢之前的儒學經典固然具有非凡意義,但我不相信那時候的諸子百家,便預測了之後幾千年的歷史走向。

    我承認每個朝代對於儒學的發展或者利用,都可能有一定的皇權或者利益的目的,但都是用來符合當時的特殊歷史環境。如果非要說儒學只能存乎於書本之中,那麼便失去了意義。而且,由儒學發展而來的各種解讀、學說,都代表當時世人對於儒學經典的理解和使用,我相信即便先秦聖賢也樂見其成。

    而對於只讀秦漢以上經典書籍的說法,太過於固步自封了,只能僅限於某種情景或者情懷而已,不能用來一以貫之所有,謹記“盡信書不如無書”。

    最後,很多人覺得先秦經典,完全是後世學說著作不能比較的,更是可笑。

    有人宣揚的先秦經典中的道理,哲理,是後世書籍和思想無法比較的,可卻不知道即便是先秦文化中的經典,也是需要後世的發揚才得以流傳至今。

    可以說,先秦經典的思想,已經包含了之後無數思想的加持和補充,這才有了後世人和我們所看到的先秦經典的樣子!毫無疑問的說,先秦時期的人,看先秦著作的感受,絕對跟我們現在讀《論語》《老子》是不一樣的。

    解讀任何一種學說和思想,都必須要我們內在經驗的條件,而這個內在經驗的形成,是“秦漢以下”無數先哲共同創造的。因此,如果把“書不讀秦漢以下”這句話當真和奉為圭臬,那麼請遺忘現在你所知曉的一切,再穿越回先秦時代。

    結論:

    “書不讀秦漢以下”的說法具有侷限性,並不能代表所有。這個說法也不僅僅是因為魏晉之後的五胡亂華,而是因為對於後世儒學發展的偏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拔絲山藥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