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是一種無色而有特殊臭味的氣體。在近地層中,汽車尾氣、森林火災、火山爆發、自然閃電、人工放電以及核爆炸等,均會產生臭氧。但大氣中臭氧的主要來源還是太陽紫外線輻射的作用。在高層大氣中,氧分子經太陽紫外線輻射的作用而離解為氧原子,這種氧原子在第三種分子的介入下與氧分子碰撞而結合成臭氧分子。由於太陽紫外輻射離地面越高處越強,大氣密度離地面越高處越小,因此,就形成了20~25公里高度上的臭氧含量出現極大值,這就是臭氧層。一般臭氧層的界限可取為15~50公里高度。臭氧在大氣中的含量很少。形象些說,如果把單位面積上的大氣柱變換到約8000米的高度,那麼臭氧層則僅佔3毫米厚。儘管臭氧層如此薄,但它的作用卻不容忽視。臭氧能夠強烈吸收太陽紫外輻射,使得波長短於0.3微米的紫外輻射幾乎不能到達地面。這種太陽紫外輻射對生物有很大的影響,它的數量過多,會危害人和動物的生命,妨礙植物生長,所以,如果大氣中一旦失去了臭氧層,則一切生物都將被太陽紫外輻射所傷害。如前所述,近年來超音速飛機的頻繁飛行、農業肥料和工業氟利昂冷凍劑的大量使用都將使臭氧減少,從而破壞大氣臭氧層,這種自毀家園的行為已受到廣泛的重視。另一方面,一種氣象戰的想法也由此產生,即用人工方法使臭氧層暫時產生一個空隙,讓太陽紫外輻射穿過空隙投射到敵方進行殺傷。這種想法不幸被言中,20世紀80年代人們發現南極地區上空存在“臭氧洞”。在南極大陸上,自70年代中期起每年春季(9~10月前後)高空大氣中的臭氧含量急劇減少,減少量甚至達臭氧正常含量的50%以上。從空間分佈看,形成一個類似於低谷的大洞,“臭氧洞”由此而得名。人類不能自毀家園,所以世界各國行動起來,簽署了《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經過一系列努力和磋商,最終在1997年12月達成協議,通過了《京都議定書》,確定發達國家必須減排溫室氣體,到2010年要比1990年減少5.2%,這是人類保護地球環境的良好開端。
臭氧是一種無色而有特殊臭味的氣體。在近地層中,汽車尾氣、森林火災、火山爆發、自然閃電、人工放電以及核爆炸等,均會產生臭氧。但大氣中臭氧的主要來源還是太陽紫外線輻射的作用。在高層大氣中,氧分子經太陽紫外線輻射的作用而離解為氧原子,這種氧原子在第三種分子的介入下與氧分子碰撞而結合成臭氧分子。由於太陽紫外輻射離地面越高處越強,大氣密度離地面越高處越小,因此,就形成了20~25公里高度上的臭氧含量出現極大值,這就是臭氧層。一般臭氧層的界限可取為15~50公里高度。臭氧在大氣中的含量很少。形象些說,如果把單位面積上的大氣柱變換到約8000米的高度,那麼臭氧層則僅佔3毫米厚。儘管臭氧層如此薄,但它的作用卻不容忽視。臭氧能夠強烈吸收太陽紫外輻射,使得波長短於0.3微米的紫外輻射幾乎不能到達地面。這種太陽紫外輻射對生物有很大的影響,它的數量過多,會危害人和動物的生命,妨礙植物生長,所以,如果大氣中一旦失去了臭氧層,則一切生物都將被太陽紫外輻射所傷害。如前所述,近年來超音速飛機的頻繁飛行、農業肥料和工業氟利昂冷凍劑的大量使用都將使臭氧減少,從而破壞大氣臭氧層,這種自毀家園的行為已受到廣泛的重視。另一方面,一種氣象戰的想法也由此產生,即用人工方法使臭氧層暫時產生一個空隙,讓太陽紫外輻射穿過空隙投射到敵方進行殺傷。這種想法不幸被言中,20世紀80年代人們發現南極地區上空存在“臭氧洞”。在南極大陸上,自70年代中期起每年春季(9~10月前後)高空大氣中的臭氧含量急劇減少,減少量甚至達臭氧正常含量的50%以上。從空間分佈看,形成一個類似於低谷的大洞,“臭氧洞”由此而得名。人類不能自毀家園,所以世界各國行動起來,簽署了《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經過一系列努力和磋商,最終在1997年12月達成協議,通過了《京都議定書》,確定發達國家必須減排溫室氣體,到2010年要比1990年減少5.2%,這是人類保護地球環境的良好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