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蝶戀花4333

    父母不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不滿足孩子對於父愛母愛的渴求尚且對8歲、12歲的孩子傷害如此之深,更何況是對愛需求達到頂峰的未滿3週歲孩子呢?

    稍稍瞭解過兒童心理學的人都知道:

    6個月—3歲是孩子與父母的特殊情感連線階段,是決定父母與孩子形成何種依戀型親子關係的階段;

    在2歲的時候,孩子會在與父母的互動中逐漸出現與同齡人展開主動性社交的行為;

    在2.5歲的時候,孩子的邏輯和秩序感開始逐漸建立;

    到了3歲,孩子才開始有獨立意識,才能進行有效的組織性互動和生活······

    而當父母們不懂得遵循孩子的這些成長規律,過早地將孩子從自己身邊抽離,送去幼兒園、託兒所等,就會不可避免地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埋下這四大隱患:

    1.情感需求不足,導致情感障礙;

    一般來說,在6個月—3歲這個特殊階段,如果無法與父母連線依戀關係,孩子往往會失去安全感,感情也會淡薄,如果在7歲之前得不到任何彌補,往往在成年後會出現情感障礙。

    2.語言、記憶發展限制,易發生意外;

    1歲-1歲半是學說話階段,1歲半-3歲是積極語言發展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較有限,且記憶混亂,易因表達不清,給幼師增大工作難度,另外也易遭受其他小朋友的欺負。

    更麻煩的是,這幾年已發生過不少起因幼兒吃太飽但表達不清,結果在幼兒園午休時食物倒流堵住氣管導致死亡的案例。鑑於此,更必須提醒不滿3週歲的孩子上幼兒園的家長要慎重了。

    3.情緒管理體系易崩塌,極具攻擊性;

    年齡太小,生理心理發展都比其他小朋友慢,易造成學什麼東西都比別人慢的現象。而這會讓孩子氣餒、自卑,更會因此心裡不平衡而極具攻擊性,甚至常常一遇小事就崩潰大哭,不利於孩子成長中情緒管理體系的建立。

    4.誘發神經衰弱疾病;

    違背成長規律,易誘發神經衰弱疾病,造成孩子注意力低下,記憶力減退,易產生焦慮等。

    綜上所述,寧願自己苦幾年,也儘量別讓孩子的人生未開始就遭罪。

    在此,真心不建議家長們過早地將孩子推向外界。

    當然,或許有不得已將孩子過早送去幼兒園的家長看到這裡感到很難受。

    其實不必如此。我也遇到過不少案例,孩子未滿3週歲就上幼兒園,但仍成長得很樂觀、很健康。

    正因如此,我才說“未滿3歲孩子上幼兒園沒有什麼該不該”。但是,未滿3歲上幼兒園的孩子仍能成長的很樂觀、很健康的前提是,這些父母都做到了以下幾點:

    1.對孩子的行為、情緒都極其耐心,在孩子有負面情緒的時候,願意找原因並理解孩子,不輕易發脾氣;

    2.孩子放學會及時接送,並表現出對孩子的幼兒園生活很感興趣,願意耐心引導孩子分享和聽孩子訴說;

    3.晚上時間和週末時間,會放下手機和娛樂生活,選擇高質量陪伴孩子;

    4.實施鼓勵教育,經常對孩子表達愛意和欣賞,守護孩子的安全感

    如果你也做到了以上幾點,那麼就不必深深自責。

    而如果沒有做到,那麼希望你從現在開始執行,避免將孩子推向上文所說的四大成長隱患之中。

    另外,無論是未滿3週歲或滿3週歲,只要選擇讓孩子上幼兒園,就必須確保孩子具備以下這些能力:

    1.可以自己獨立吃飯;

    2.可以自己獨立上廁所;

    3.可以用語言或肢體表達自己;

    4.可以自己穿脫衣服;

    5.具備基本的社交禮儀和分享意識;

    只有具備這些基本的自理能力,才能確保孩子在幼兒園裡更健康自在地成長。另外,我也見過一些父母讓孩子未滿3歲上幼兒園,他們的理由是:對孩子進行早教啟蒙,能開發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好多家長,孩子學習成績差,家長卻不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