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林主人

    紅林悟道《韓非子-五蠹》 第六十章 國破亡主

    紅林悟道《韓非子-五蠹》上一章韓非子為我們說明了合縱連橫策略的人為之患。從單純求生的目的來看,合縱連橫之策本身沒有問題,國際間的鬥爭策略,無外乎三種,第一種保持中立,第二種就是合縱,第三種就是連橫,再無它法。不管是依附大國的連橫之策,還是聯合小國的合縱之策,都是國與國之間的鬥爭策略,其目的是為了保全國家,獲得利益。

    但,韓非子從策略本身形成聯盟中的主客體地位分析了合縱連橫對於小國弱國的不利之處,並得出策略的執行會導致小國亡地政亂的結論。在韓非子看來,小國依附大國獲得保護必須先給大國割地效璽,政治上失去主權,軍事上聽命於大國,也就是說還沒有得到利益就先失去了主權與土地。小國聯合起來抱團取暖求自保,一國有事其它國家出兵相救,但出兵相助也只是君主在群裡有面子的表現,出兵就要消耗國力,萬一兵敗可能就會被大國侵佔控制,總之出力不討好,左右為難。

    再則,合縱連橫之策牽連各方,協調工作極其繁雜,再說各國各懷鬼胎,連橫者離間合縱國,合縱者拉攏連橫國,誰能知道合縱各國是否真心合縱,說不定是連橫者派來的臥底,又有誰能知道連橫小國是否真心連橫,說不定是合縱者派來的間諜。所以說,合縱連橫的策略不能隨便用,要用也要保持本國應有的獨立性與自主性,絕不能喪權辱國,再添人為之患。

    韓非子很是擔心在沒有法度作為依據和行為規範的情況下,人患要大於合縱連橫策略本身的隱患。從韓非子的分析方法來看,我們應該學習到看問題要全面深入,看問題的實質與本質,不要被問題的表相所迷惑。以前我們認為蘇秦身掛六國相印合縱抗秦非常了得,現在看來並非如此,六國非當沒有保全自己,反而加速了滅亡的速度。合縱連橫的後果就是讓別人知道了誰是自己真正的敵人,敵我分明後,就差戰爭來解決問題了。

    韓非子接著說明合縱連橫之策的人為之患導致的惡果,他認為“人主之於其聽說也於其臣,事未成則爵祿已尊矣;事敗而弗誅,則遊說之士孰不為用繳之說而僥倖其後?”意思是:君主如果聽信臣下的遊說,事情還沒辦成就已給了他們很高的爵位俸祿,事情失敗得不到處罰;那麼,那些遊說之士誰不願意用獵取名利的言辭不斷去進行投機活動呢?權臣力諫合縱連橫其實是一種政治投機,因為這樣重大的策略是為了保全國家,哪一個小國的君主會拒絕呢,國家安全已經是最高利益了,力諫之臣當然必是憂國憂君之臣,怎麼會有私利呢?即是走到了國破亡主的境地,也不是諫臣的問題,是敵人太過於強大。君主有這樣的思想,諫臣自然能得到尊貴的爵祿。

    縱橫家成敗都受益的後果就是“故破國亡主以聽言談者之浮說。”意思是:所以國破君亡局面的出現,都是因為聽信了縱橫家的花言巧語造成的。韓非子自問道:“此其故何也?是人君不明乎公私之利,不察當否之言,而誅罰不必其後也。”意思是:這是什麼緣故呢?這是因為君主分不清公私利益,不考察言論是否正確,事敗之後也沒有堅決地實行處罰。顯然,君主是被縱橫家所說的合縱連橫策略所產生的效果感動了,認為只要施實合縱連橫國家就安全了,君位就鞏固了,但他不知道合縱連橫協議的附加內容就是給大國要割地賠款讓主權。韓非子說得很明確君主並沒有真正看清楚合縱連橫協議的實質與本質,也就是“不明公私之利,不察當否之言”,自然事後也是“誅罰不必其後”。這種情況下不破國亡主才怪!

    【人主之於其聽說也於其臣,事未成則爵祿已尊矣;事敗而弗誅,則遊說之士孰不為用繳之說而僥倖其後?故破國亡主以聽言談者之浮說。此其故何也?是人君不明乎公私之利,不察當否之言,而誅罰不必其後也。】

    國家戰略目標就是要國家主權獨立自主,領土完整,核心利益不受侵犯。合縱連橫的目的就是要實現以上的目標,但如果君主“不明公私之利,不察當否之言”再好的策略也是亡國之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論語》第十章、第二十章的原文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