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臨平有觀梅勝地超山、徑山、九峰拱秀、餘杭雙塔、獨松三關、臨平山。
【觀梅勝地超山】位於臨平、塘棲間,與蘇州鄧尉、無錫梅園同為江南三大觀梅勝地。超山梅花以"古、奇、廣"三絕聞名,抗戰前,繞山遍植梅樹,故有"十里香雪梅"之稱。現有唐梅、宋梅各一枝,品種有萼綠、鐵骨紅梅等奇種,登超峰絕頂雲梅樓,數十里梅海盡收眼底。超山原有古剎報慈寺,大明堂內原供唐吳道子畫觀音像刻石。堂西側有吳昌碩墓及吳全身石像,"文化大革命"中被毀。1980年修復,1985年增建吳昌碩紀念館。超山多奇石,巖洞以海雲洞最佳。
【徑山】在長樂鎮,其巔有徑山寺。徑山主岸名凌霄峰,四面有堆珠、大人、鵬搏、宴坐諸峰,"五峰羅列,奇巧幽邃"。四周尚有攀雲、雞冠等山峰,迤邐起伏。並有龍潭飛瀑、東坡洗硯池、松原天風、靈巖喝石等景觀。宋代蘇東坡曾二遊徑山,留下"眾山來自天目山,勢如萬馬奔平川"名句,歷代遊人不絕,不乏詩人墨客。現公路可達山頂。
【九峰拱秀】在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的洞霄宮所在地大滌山天柱峰麓,處中橋鄉與臨安縣交界處。大滌山主峰曰九鎖峰,旁有天關、藏雲、凌虛、龍吟等九峰,峰峰連鎖,故名。入山處石坊,上刻"九峰拱秀"。沿溪行,過鳳鳴、會仙、元洞諸橋,即抵洞霄宮門。兩岸景色奇秀,有翠蛟亭(取蘇軾詩句"庭下流泉翠蛟舞"之意),並有獅象守門、靈鳳還巢、天柱壁立、大滌塵心等景及大滌洞、棲兵洞、歸雲洞(在臨安縣境)。
【餘杭雙塔】餘杭鎮有雙塔,一在安樂山,名安樂塔,又名天寶塔,雌寶塔,建於吳越,高七層;一在苕溪北岸,名舒公塔,又名地寶塔、雄寶塔,建於明,七層方塔。雙塔現均存,並經修葺。
【獨松三關】獨松關在百丈鄉與安吉縣交界處。現關隘仍在,居兩山相連處。設門兩重,遇戰事則關門緊閉,兩門間填石,關上守軍居高臨下,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關後兩裡許之獨松村,與關隘有甬道相通,戍軍駐地。左右又有百丈關和幽嶺關,合稱"獨松三關",共據竹海深處,景美地險,山陡林密,引人驚歎。(《餘杭縣誌》第十四編文化第733頁)
【臨平山】在縣城臨平鎮北,孤獨無依。山前古有臨平湖,山因湖名。宋時臨平為杭州水路東向北行第一站,山上原有塔,山和塔均為行旅接近杭州之標誌。唐時,臨平已為遊覽勝境,有景點14處。山頂有細礪洞,又稱龍洞。
杭州臨平有觀梅勝地超山、徑山、九峰拱秀、餘杭雙塔、獨松三關、臨平山。
【觀梅勝地超山】位於臨平、塘棲間,與蘇州鄧尉、無錫梅園同為江南三大觀梅勝地。超山梅花以"古、奇、廣"三絕聞名,抗戰前,繞山遍植梅樹,故有"十里香雪梅"之稱。現有唐梅、宋梅各一枝,品種有萼綠、鐵骨紅梅等奇種,登超峰絕頂雲梅樓,數十里梅海盡收眼底。超山原有古剎報慈寺,大明堂內原供唐吳道子畫觀音像刻石。堂西側有吳昌碩墓及吳全身石像,"文化大革命"中被毀。1980年修復,1985年增建吳昌碩紀念館。超山多奇石,巖洞以海雲洞最佳。
【徑山】在長樂鎮,其巔有徑山寺。徑山主岸名凌霄峰,四面有堆珠、大人、鵬搏、宴坐諸峰,"五峰羅列,奇巧幽邃"。四周尚有攀雲、雞冠等山峰,迤邐起伏。並有龍潭飛瀑、東坡洗硯池、松原天風、靈巖喝石等景觀。宋代蘇東坡曾二遊徑山,留下"眾山來自天目山,勢如萬馬奔平川"名句,歷代遊人不絕,不乏詩人墨客。現公路可達山頂。
【九峰拱秀】在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的洞霄宮所在地大滌山天柱峰麓,處中橋鄉與臨安縣交界處。大滌山主峰曰九鎖峰,旁有天關、藏雲、凌虛、龍吟等九峰,峰峰連鎖,故名。入山處石坊,上刻"九峰拱秀"。沿溪行,過鳳鳴、會仙、元洞諸橋,即抵洞霄宮門。兩岸景色奇秀,有翠蛟亭(取蘇軾詩句"庭下流泉翠蛟舞"之意),並有獅象守門、靈鳳還巢、天柱壁立、大滌塵心等景及大滌洞、棲兵洞、歸雲洞(在臨安縣境)。
【餘杭雙塔】餘杭鎮有雙塔,一在安樂山,名安樂塔,又名天寶塔,雌寶塔,建於吳越,高七層;一在苕溪北岸,名舒公塔,又名地寶塔、雄寶塔,建於明,七層方塔。雙塔現均存,並經修葺。
【獨松三關】獨松關在百丈鄉與安吉縣交界處。現關隘仍在,居兩山相連處。設門兩重,遇戰事則關門緊閉,兩門間填石,關上守軍居高臨下,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關後兩裡許之獨松村,與關隘有甬道相通,戍軍駐地。左右又有百丈關和幽嶺關,合稱"獨松三關",共據竹海深處,景美地險,山陡林密,引人驚歎。(《餘杭縣誌》第十四編文化第733頁)
【臨平山】在縣城臨平鎮北,孤獨無依。山前古有臨平湖,山因湖名。宋時臨平為杭州水路東向北行第一站,山上原有塔,山和塔均為行旅接近杭州之標誌。唐時,臨平已為遊覽勝境,有景點14處。山頂有細礪洞,又稱龍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