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如影隨形161

    現在的80後已經快步入40,90後也快到三十而立的年齡,作為我是一個80後,我喜歡看錶達情感心裡的!比如講述在社會生活中拼搏、歲月如梭、比較懷舊的。比如改革開放初期的電影和電視劇,以及自己生活圈子以外不能接觸到的事物拍攝的寫實類的。

  • 2 # 少耶

    我八零後,我說說我特殊的癖好,只喜歡看港產的影劇片,也喜歡看好萊塢和歐美的的影劇片。不看南韓的,聽著說話就難受。日本的偶爾看,前段時間看動漫改編的《亞人》。印度的電影看過幾部,泰國的特尼賈電影看過幾部吧。總的來說,偏向科幻,其次是動作片。不看恐怖片和苦情片,勵志片也不看。

  • 3 # 拂藏灬

    作為九零的漢子,我有話說。從小就喜歡看電視劇,只要沒事總要往電視機前湊,結果沒少挨爸媽的教育(怎麼教育的可以腦補)。就說說自己的喜好吧,不敢代表廣大同胞,我喜歡勵志的、熱血的、感人的。

    勵志電視劇我推薦《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劇我看了七八遍了,裡面的每一個角色都很有特點、很有個性。許三多是裡面的主角,也是最能引起我的共鳴,主要是我和他很像,他的那種堅持的精神,那種雖然無法理解但是仍會堅持的力量是我所欠缺的,我想向他學習。06年上映的時候我正在讀高中,這麼多年來每當自己堅持不住的時候,每當自己感覺精神鬆懈的時候,都會翻出來重新看一遍。

    熱血、感人的電視劇我推薦《亮劍》,這也是我重複看了好幾遍的電視劇,李雲龍這個角色被李幼斌演繹的太好,個人認為就是經典。雖然後來有新拍的,但還是李幼斌演的更和胃口,或許是各有所好吧。既然是抗戰片,熱血的情節很多就不一一介紹了,說說感人的吧。印象最深的一個是秀芹剛結婚就被鬼子捉去,李雲龍炮轟城樓的場景,那一聲“開炮”把我的心都喊碎了;還有一個就是騎兵連長孫德勝最後和日軍騎兵連隊拼殺的時候,在只剩一隻手臂的情況下高喊“騎兵連,進攻”,單刀匹馬的向日軍發起衝鋒,看得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

  • 4 # 影視圈Magazine

    作為一個90後,推薦賈樟柯導演的《二十四城記》——第一次親密接觸,可能喜歡賈樟柯的90後並不多吧。

    賈樟柯這個人於小編而言既陌生也不陌生,由於喜歡看有關導演的訪談書籍和雜誌,所以對賈樟柯的瞭解便是在書籍上了解的。而第一次接觸賈樟柯的作品是《三峽好人》,當時是聽戴錦華老師的北大公開課,戴老師對這部片子很詳細的進行了解讀,真正開起了我對賈樟柯的好奇。然後便開始接觸他的作品。《二十四城記》是第一次完整觀看賈樟柯導演的作品,很感動,但是也有些不適應。他特有的拍攝手法感覺很有真實感,但是在鏡頭中發現了呂麗萍和陳建斌的時候,又有一種違和感,這兩種感覺的衝撞,有些不適應,不過後來更多是新奇,每每回味,都覺得這是他很有特色的拍攝選擇。

    關於《二十四城記》是一個以採訪的方式,來對一座曾經在中國特殊的時期貢獻了大批軍需用品的工廠的興盛與衰敗的記錄,記錄下這座遷徙的工廠,記錄這個廠裡的三代人,記錄這些人的悲歡離合和各自的情感認知與人生選擇,冷冽的自我剖析和真實的世界顏色,讓人身處於一場場真實而又冷酷的現實中,沒有矯飾,只有真正的感受,這樣的作品是對當今社會巨大變遷的一種記錄,也是普通人民對於體會到的生活無常的直白的直播。

    《二十四城記》印象深刻的是在陳建斌扮演的角色訴說別人不打他的理由是因為那天正好是周總理去世的日子,當聽到他很正常的說這樣一件事實時,突然無法抑制,淚流滿面,自懂事起,周總理一直都是偶像的存在,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他人格的敬仰更是沒有減少,當聽到因為他的去世而讓一個人放棄了暴力和對立,感覺到一個優秀人格所帶來的巨大魅力和能量,所以一個真正被人記掛的人,就是讓我們重返平和的人。這部片子所給帶來的感動是真實,是一個對於時代變遷而沒有隨波逐流,而是選擇關注小人物生活的人文情懷。喜歡並推薦這部片子,它記錄著時代的選擇,也在記錄著人生的無常和複雜性,以及人情感的變化和柔軟的良知。

    同時也尊重這部片子,因為它讓人看到了真實的成長,和不同人對於成長之後的選擇,帶來啟發,帶來探索的牽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分寵溺相信孩子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