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艾辰橙216

    震其實隨時都會發生,而事實上多發生在夜間,是因為受外因--太陽和月球引力的結果。我們知道,太陽和月球的引力可引起海水在一天裡2次漲落。同時,太陽和月球的引力也會引起地殼的"潮汐"現象,只不過我們平時沒有察覺罷了。據測定,在朔望時,北京一帶的地殼大約可以升降40釐米。如果地球內部在孕育地震的過程中,當地下的岩石受力的作用接近於破裂時,而此時正好有受到太陽和月球的引力作用,這樣蓄勢以就的地震能量就會一下子迸發出來。在這裡,太陽和月球的引力就起到了導火索的作用。 地震不僅多發生在夜間,而且還常發生在農曆初一、十五或十六前後。因為農曆初一、十五或十六前後是太陽和月球引力最大的時候。例如,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大地震,那天正好是農曆七月初二;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戶大地震,也恰好是農曆十二月十七。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列舉。 由此可見,地震多發生在夜間,而且還常發生在農曆初一、十五或十六,並不是偶然的。 地震發生的時間 一般來說,破壞性地震如果發生在夜間,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可能比白天更大,平均可達3至5倍。唐山大地震傷亡慘重的原因之一,正是由於地震發生在凌晨3時42分,絕大多數人還在室內熟睡。如果這次地震發生在白天,不少人在室外活動,傷亡人數肯定要少得多。不少人認為,大地震往往發生在夜間,其實這是一種錯覺。統計資料表明,破壞性地震發生在白天和晚上的可能性都差不多,二者並沒有顯著的差別。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發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發生一萬多次,一年約有五百萬次。其中能造成破壞的約有一千次。一般情況下,小於3級的地震,人們感覺不到;3級以上才感覺,稱為有感地震。

  • 2 # 觀海路紫鈴兒

    因為發生在白天傷亡小,而夜晚發生的破壞大,更讓人感到恐懼和害怕,也更容易讓人記住,所以會主觀覺得晚上居多,應該是白天晚上差不多的..一半一半吧..

  • 3 # 使用者105959873833

    人們對1976年7月28日(農曆七月初二)凌晨3點多發生在唐山的大地震仍記憶猶新。據中國地震資料記載,地震大都是在夜間發生的。這是為什麼? 地震的危害不僅在於突發性強,而且大多出現在夜間,甚至在深更半夜人們熟睡時突然降臨。例如: 1906年4月12日,美國舊金山8.3級大地震,發生在清晨5點12分; 1906年5月22日,智利發生的20世紀最大的8.9級地震,是在日落後的19點11分;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7.8級大地震,發生在凌晨3點42分; 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戶大地震,發生在清晨5點46分; 據統計,1985年中國境內共發生25次5級以上的地震,竟有20次發生在日落以後的19點至次日凌晨6點之間,佔總數的80%。 上次合肥發生的地震也是在夜裡(還好震幅不大)。 以下是我找到的理由: 理由:眾所周知,主要由於月球對地球的引力引起了海洋潮汐。其實,這種潮汐現象不只限於海洋,固體地殼也同樣發生“潮汐”(稱“固體潮”)。用精密儀器檢測可以發現,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固體地殼也會有0.5米左右的潮汐振幅。雖然地震是地球內部活動的反應,但當它蓄勢待發而未發時,夜間月球引力所產生的固體潮便起到了一觸即發的作用。地震不僅多發於夜間,還常發生在農曆初一、十五前後月相為朔望的時刻。這也是因為這時月球對地球的引力潮汐會達到較大值的緣故。 反方:地震並不是多發生在夜間,其實地震的發生和日夜無關.只是如果發生晚上因為很多人在睡夢中,逃生的機會校小.讓人感覺到好像危害嚴重的地震都在夜間發生. 而小地震的話,白天的人們的日常活動中通常無法引起注意,而夜深人靜的時候,如果沒睡著對小地震就會比較敏感. 這個問題很多人問過的 :什麼是夜裡,是你所在的時區是夜裡,而地球的另一面呢?不就是白天了嗎?生活在那裡的人,應該說“地震為什麼都發生在白天了吧? 所以,問題不應該總是以自己的觀點來看待的朋友~ 別的不說 就說日本 人家一天到晚平均要地震個幾十次 這個總不可能都是晚上的吧 還有你再仔細搜尋一下 很多地震記載有證實 地震和時間沒有關係的 沒這麼絕對滴 最後結論是:大家的感覺是錯覺,目前的資料表明,地震與時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身邊孝道仁德的小故事一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