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刀魚2

    英國之所以成二戰最大輸家當然是戰後的去殖民化,及殖民體系的崩潰。英國作為一個靠殖民地起家的聯合王國,卻在殖民主義崩潰中步步退讓,步步放權,任由殖民地獨立發展。

    英國作為一個小國,領土面積僅24萬平方公里,比中國的鄰國日本、越南還小很多,領土面積僅和寮國相當。英國國家小就算了,還是個聯合王國,本土大部分地方還高度自治的,國家有效治理範圍連寮國也比不上。二戰後,英國的式微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二戰前後,英國國家治理的軟弱與放權政策,實質已導致英國早已衰落了,英國只不過是個鬆散的經濟、軍事聯盟,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又是英國當主力,英聯邦作輔助,二戰中的馬來亞、緬甸英軍簡直不堪一擊。歐洲戰場也是被打得大敗,若無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國幫助,英國這個戰勝國來得有點勉強。

    小小的英國用步步退讓,步步妥協的方式治國,國家日益式微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殖民地紛紛離它而去,而殖民地來的人民卻在英國天天抗議種族,與英國一道發展而來的美國,也像英國一樣,向黑人下跪,為黑人洗腳,渴望黑人來主持公道。這樣的國家,日益式微是必然的。

    反觀戰敗國德國,德國同樣有許多黑人移民和比例很大的穆斯林移民,但德國嚴禁談論種族優劣問題,各種民族一律平等,德國自然沒有種族問題。另外,日本也跟德國一樣,英國真的沒法跟這些國家比。

  • 2 # 起個什麼名字好呢aiq

    首先,當然與二戰之後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世界老大——美國,有直接的關係。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坐擁3000多萬平方公里殖民地的英國,是公認的世界第一大國。歐洲的諸多列強們,也理所當然的認為,歐洲才是世界的中心。但實際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的工業實力就已落後美國。單純比較工業實力,一戰時期的美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國。但是,由於歐洲列強有意無意的歧視,一戰勝利後,作為戰勝國的美國,被歐洲列強默契的排擠,其工業大國的地位,也並沒有被完全認可。 其次,英國的殖民王朝始終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英國的本土面積太小,本土人口太小。位於歐洲的英國本土只有2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四千萬,對比英國30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殖民地和數以億計的殖民地居民,英國的國土面積和本土人口幾乎忽略不計。因此,在英國鼎盛時期尚可控制如此龐大的殖民地,一旦英國的控制力衰落,英國很難有足夠的實力繼續掌控這些殖民地。而且,限於有限的人口,英國也很難同化這些殖民地。 最後,則由於二戰時期英國幾乎一無所獲,做了個虧本買賣。為了打贏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幾乎已竭盡全力。除了瘋狂的從殖民地搜刮財富作為軍費之外,英國還徵召了高達1000多萬人的軍隊。可以說,為了二戰勝利,英國幾乎把所有的家底全部用上了。二戰勝利之後,英國除了花光數百年積攢的底子之外,還欠了美國一屁股債。但是,二戰勝利之後,作為戰勝國的英國,除了從德國瓜分了一部分先進技術之外,戰爭的龐大支出幾乎毫無收回的可能。可以說,二戰勝利之後,英國除了得到了戰勝國的美名,幾乎一無所獲,反而損失極為慘重。這也成為壓倒英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 3 # 葭明通半瓶歷史

    對,確實是這樣的,關於二戰,英國輸的也很慘。

    從日不落帝國打成了彈丸島國。

    這是為什麼呢?

    姜子牙著作《司馬法》有言在先: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夫兵不可玩,玩則無威;兵不可廢,廢則招寇。昔吳王夫差好戰而亡,徐偃王無武而滅。故明王之制國也,上不玩兵,下不廢武,《易》曰:“存不忘亡,是以身安國家可保也。——《司馬法》

    英國走上衰敗之路不是從二戰開始的。

    本來,英國是工業革命最早的國家,隨著工業革命的不斷髮展,很快就讓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強國,其軍事經濟,政治等綜合國力都排在了世界各國的最前列。

    緊接著,英國仗著強大工業建立起來的堅船利炮開始了滿世界的殖民地之路,尤其在中國打贏了二次鴉片戰爭之後,獲得了鉅額的戰爭賠款。

    於是,英國改變了發展戰略目標,開始將重心放在了殖民地的建設之上,以此來搜刮世界各國的財富,建設殖民地需要強大的軍事力量啊。

    英國走上了“窮兵黷武”之路,所有的國家力量都放在了建設“皇家海軍”之上。

    慢慢地就放棄了對於工業技術的投入。

    這樣不奇怪,能搶來財富,誰願意撅著屁股苦幹呢?

    結果,英國就喪失了第二次電氣工業革命的機會,被德國和美國彎道超車了。

    慢慢的時間就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看到希特勒德國打了過來,忽然發現,自己除了有金銀財寶之外,啥也沒有了。

    沒辦法,只好掏錢買美中國人的工業品,天長日久,英中國人的錢就流進了 美中國人的腰包,

    買來的工業品呢?

    都當炮仗放了,打仗嘛!放槍放炮都是錢買來的啊。

    事情就是這樣,英國在殖民運動中固然從世界各國掠奪了巨量的金銀財寶,但是卻忽略了自身的經濟建設和工農業發展,這非常不利於國家的發展和強大。

    所以說,只有自身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從別國掠奪來的不義之財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政治家們的賢愚都不是最重要的,軍事家們的能打與否也不是最重要的。

    工業時代,國家工業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英中國人太貴族範了,愛做的是金融高大上的生意,不屑於開辦實體工廠。

  • 4 # 玉之溪

    這個問題,前半句,我想問題主,戰爭有不慘的嗎。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但是留下的爛攤子是很大的,損失幾萬字美元不在話下。我們不說這個,單說一下人口損失把幾個主要國家:同盟國方面,美國死亡四十幾萬軍人;英國本土:損失700萬人口;蘇聯死亡人口:2700萬;中國損失傷亡人口3500萬!再看同盟國:德國損失人口1200萬以上;日本損失700萬以上。這些損失人口,除了美國是軍人派出軍隊客場作戰外,其他國家都是軍民損失人口。這還沒有算其他小國家。二次大戰牽扯幾十個國家,損失人口有1.5億左右。

    但是這次發展說英國損失最慘,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雖然他損失的人口不多,但是他損失的殖民地多呀。

    自第一次工業革命後,英國通過迅速完成工業革命,國力大大增,作為全球一哥,幾百年,向海外開拓殖民地,幾千萬平方公里,號稱日不落帝國。

    到了一戰之前,由於好多國家完成了工業革命國力開始增加,開始叫板英國,最終釀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以英國為首的一方勝利,但是實力大損,殖民地獲得了相當大的自治權,就這樣英國還是實力雄厚。任然佔有大片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分配不公,和苛刻的賠款條件,埋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種子。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時,老牌的帝國主義和新的帝國主義,又開始為了各自的利益戰隊。英國,在美蘇的支援下再次勝利,但是這次,英國徹底的衰退,海外殖民地損失殆盡,喪失了成為世界性大國的根基,由於二戰,英國本土基本都成為了廢墟,好在脫胎於英國的美國,成為了最大的贏家,只是死亡了幾十萬軍隊,但是戰勝的國家利益,那是空前的,直到現在美國都是世界超級大國。

    在美國的扶持下,英國本土快速的重建,但是他已經沒有實力再去恢復他的殖民地的統治了,美國確立了霸主之位,也不會允許他這樣做了,他完全成了美國的小跟班。

    這就是英國的,500年前的全球霸主,二戰後的小跟班。

  • 5 # 半步巔

    細分來看,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工業體系嚴重遭到破壞

    我們都知道,納粹德國橫掃歐洲大陸之後,只剩下英國一片“淨土”。

    法國投降後,希特勒曾制定過海獅計劃目的就是打過英吉利海峽,打垮英國後稱霸整個歐洲!

    當時的英國雖然已經不再是歐洲霸主,但是海軍的實力也是屬於世界前列的。相反德國,陸軍空軍實力一流,海軍實力三流。所以海獅計劃沒能得逞。

    所謂倫敦大轟炸,並沒有單單空襲倫敦,德國的主要目標還是英國的大城市和軍工業中心!

    這次德國對英國的轟炸發生在1940年9月7日至1941年5月10日間,倫敦被轟炸時間更是長達76個晝夜!

    英國在這次轟炸當中,很多軍工企業被夷為平地,這裡就有必要說一下英國最為重要的汽車業和軍工業中心城市考文垂。

    考文垂也是希特勒轟炸的目標城市之一,1940年11月14日,德國出動了514架轟炸機對考文垂進行了幾乎沒有死角的轟炸,總共投下了509枚炸彈。

    從第二次工業革命走出來的工業城市考文垂一夜之間回到革命前!

    二,從債權國轉變為債務國

    這就和老美息息相關了。

    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基本上就是在看熱鬧!歐洲已經打得熱火朝天,美國卻在大西洋彼岸大發戰爭之財!

    之後美國加入了同盟國戰隊,通過《租借法案》向英國援助了312億美元的物資。

    但是這些都不是美國白白援助英國的,這些都是英國換來的,用什麼換?殖民地、軍工業技術、以及當時最牛的原子彈的研究成果等等。

    看到這是不是還覺得原子彈最早是美國研發的?並不是,這個技術那是美國從英國買來的。只不過那時英國對原子彈研發叫做“管合金”計劃,後來被併入到了美國的原子彈研發——“曼哈頓計劃”中去了。

    三,喪失大部分殖民地,老牌世界霸主英國也看到了日落風景

    大英帝國全盛時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其統治面積達到約3400萬平方公里,號稱“日不落帝國”。

    二戰最終摧毀英國原已開始減弱的經濟與財政領導能力,再加上英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的民族主義高漲、美蘇兩國的影響,英國再也沒有人力和財力來維持各地區的殖民統治。

    失去了大部分的殖民地,也是二戰給英國造成最致命的傷害。

    所以說,英國雖然作為二戰的戰勝國,但是徒有虛名罷了!

    英國二戰後淪為二流國家,喪失殖民地,影響力也從全球縮回了歐洲,打那之後就是一副美國小跟班的模樣。

    所以說,戰勝國的標籤對英國就是個笑話!

  • 6 # 江水趣談

    他們會成為二戰中最大的輸家與他們自身有很大的關係。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看似英國贏了,但是實際上英國的損失也是非常的慘重。他們不僅僅在人力上面衰減了很多,而在財力上面也倒退了很多年。這就是打仗帶來的影響。

    如果是一戰是一個引子,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完全可以說也是英國自己活該。一個國家沒有遠見只考慮現在,那麼落得一個不好的下場也是可以想到的。

    英國在看到德國向自己揮起了爪子的時候,一下子就慌了神,對英國來說只要別讓我損失利益,那麼哪個國家都可以出賣。

    英國自己主動找到希特勒想向他求和,而就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趁機要求英國遊說其他幾個國家,割裂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土地,而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只能選擇被動的接受。英國認為滿足了德國的要求,那麼自己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可是他太不瞭解希特勒了,希特勒想要的並不僅僅只有這些。

    當希特勒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英國也只能選擇被動接戰。英中國人的確是積極的迎戰,而且士兵也是浴血奮戰,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只要是參與進去的國家勢必會導致經濟的衰退。而如果當時英國沒有無恥的出賣別國,說不定並不會有這麼慘。

    英國輸了戰爭,但是也輸了人品,他可以說是輸的徹徹底底。而也就是二戰讓英國的經濟也倒退了很多年,所以他是二戰中最大的輸家。

  • 7 # 歷史深度揭祕

    最最主要的原因是帝國主義文明瞭,或者說美國的緣故,支援民族獨立,或者說美國自己吃了就見不得別人吃,吃到嘴裡的也要吐出來,印度獨立就是例子,非暴力能得天下嗎?只能說英國紳士文明瞭,殖民地都獨立了英吉利彈丸之地怎麼爭霸?對二戰中的英國來說,“戰勝國”只不過是搭了個順風車,國家之間只有用自己的實力戰勝對手,才有能力和資格支配他人。二戰中,英已被德打殘,要不是美蘇捲入了戰爭,英亡國就是遲早的問題了。沒有實力就沒有話語權,這個結局也是“情理之中”,不足為奇。

    英國抓住了弟一次工業革命,成就了日不落帝國,卻沒跟上第二次工業革命浪潮,才是它衰敗的根源。 美國卻抓住第二次工業革命,可以去搜索一下美國在二戰時期的製造能力是多麼驚人,多麼強大。源源不斷的產品輸出換為財富,讓其越大越強, 美國現在之所以要打壓華為,就是怕5G技術帶來第三次工業革命。因為5G技術能延伸人工智慧多個領域。能產生龐大產業鏈。不列顛子孫在世界各個角落開疆拓土建立國家,澳洲、紐西蘭、加拿大,美國也是英國的子孫建立的國家,像人生一樣再偉大的英雄也會衰弱老去化作煙塵丶他的子孫以另一種形式存於世間,傳承他的文化血脈。

    時也?命也!希特勒遇上了極端仇視納粹的丘吉爾,面對希特勒的瓜分世界誘惑,丘吉爾斷然拒絕。丘吉爾贏了自己,輸了英國,實際他就是第二個曼德拉,把自己的國家搞成了二流甚至三流國家,他們的地位和聲譽都是其他國家給的,而自己國家的人民只能無奈的鼓掌。現在看來,當初的張伯倫才真正是英國的救世主。英國失敗的原因其實就是丘吉爾,其最大失敗就是二戰後搞了一個冷戰。冷戰目的和英國幾個世紀一樣,限制歐洲的一極,結果惹怒了蘇聯。另一方面,當時的美國防蘇聯的同時,也暗裡攻擊英國。然後就出現了印度離開英國和蘇伊士運河事件。不過英國是個順著大勢走的國家,所以英聯邦的國家都對英國很感激。

    其實現在才是英國的真正實力,他原國土就這麼小,人口也這麼一點點,能強大到什麼地方,再加上二戰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放棄第一產業。而德國是大力發展製造業,當然不同。二戰只是英中國人自己無能,北非、南亞、歐洲每一個英軍主戰場都打得一坨屎一樣!蒙哥馬利的北非戰績、諾曼底登陸戰績,讓英中國人在盟軍中丟盡了臉,丘吉爾都沒臉再爭軍事主導權。市場花園行動是丘吉爾最後一次厚著臉皮搶奪歐洲主導權,結果又是慘敗,從此再沒臉說什麼了。

    二戰的贏家,中國應該能排進前三了,中國從一個半殖民地的落後國家,成為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國際地位大大提升。雖然本質上仍然貧窮落後,但是地位的提升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 8 # 風暴熱點

    首先在二戰初期,英國和法國為了建立一個緩衝區,對波蘭進行大力的支援,以為可以抵住德國前進的腳步,在德國還沒有攻打波蘭的時候,波蘭對外說三天之內拿下德國,誰知道德國進攻波蘭都不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拿下了,當英法看到德國的閃電戰術那麼犀利,也是非常的忐忑,而法國在二戰前是世界最強的陸軍,但是德國進攻法國使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讓法國全面的投降。

    還有非常重要一點就是英國的國防軍事力量,都知道現在美國的軍事力量是世界的第一,也正是因為美國每年在軍事上投入了大量的軍費研發武器還有升級武器,美國擁有了大量的盟友,當這些盟友不聽話的時候,美國就利用自己的軍事威脅讓他們臣服,也正是因為自己的軍事力量強大,讓很多的國家投入到懷裡,讓人記憶深刻的就是今年的夏天,波蘭為了得到美國的保護,千里迢迢的來到波斯灣來支援美國的護航聯盟,在亞洲地區日本和南韓,是因為得到美國的保護,才可以得到今天的發展。

    說英國在二戰結束之後,不僅僅自己的世界霸主被美國和蘇聯奪去,自己的海外殖民地也紛紛的丟失,在二戰中因為被消耗大量的軍費,還有武器武器的損失,那時候需要大量的資金重建,讓英國吃不消,而自己的世界霸主丟失,讓英國的影響力大大的降低,在國際上發言權含金量下降。

  • 9 # 東斯坦因

    英國雖然贏了戰爭卻花光積蓄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大戰是要花錢,還是要花大錢的。而向世界大戰這樣規模的戰爭,這花錢更是海了去了。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英國為了能獲得戰爭的最後勝利,可以說是傾家蕩產,不但將自己的棺材本都搭進去了還欠了一屁股債。

    無法從戰敗國得到足夠的戰爭補償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凡爾賽條約》鉅額的戰爭賠償,把德國逼到了死路上。最後德國在沉默中爆發,直接掀了桌子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結束之後,鑑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教訓,各戰勝國對戰敗國在戰爭賠款問題上比較寬容。這使得英國無法從戰敗國獲得足以彌補其戰爭損失的賠償。

    1990年時,美國、蘇聯、英國、法國正式放棄了德國的二戰賠償。

    青壯年大量傷亡

    青壯年作為是一個國家的主要勞動主體,也是一個國家向前發展的推進器。而在一戰與二戰兩次規模空前絕後的世界大戰中,英國大量青壯年應徵入伍,奔赴前線。他們中不少最後都血染沙場、馬革裹屍。大量青壯年的傷亡,使英國在戰後勞動力不足,國家的發展也隨之步履蹣跚。

    無力維繫龐大的殖民體系

    英國之所以能稱雄世界多年,靠的就是其龐大的殖民體系。英國可以從各個殖民地不斷的獲取到大量的財富,來供給給自身。

    二戰後,國庫在就見底了,經濟可謂捉襟見肘;而青壯年的大量傷亡,使得英國兵力不足,無法覆蓋全球殖民地。

    要錢沒錢,要人沒人,英國實在是無力維繫龐大的殖民體系。於是英國的殖民地紛紛獨立,英國也失去了其稱雄世界的根基。而英國本土那巴掌大的地方,實在無力支撐英國雄霸天下。

    美國的暗算

    二戰後,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了新的世界霸主。新的霸主誕生,自然要將老霸主掃入垃圾桶。而美國也一直都對英國龐大的殖民地市場垂涎三尺。

    雖然還要與英國一起對付軸心國,但這也並不妨礙美國算計英國。二戰時,以支援英國為條件,迫使英國放棄了與殖民地之間的最惠國待遇,間接地肢解了英國的殖民體系。而二戰後的殖民地獨立浪潮中,美國的影子若隱若現。

    在英國衰落的過程中,美國的推波助瀾功不可沒。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 10 # 大正看世界

    英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的輸家?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既然是一場戰爭,自然有輸有贏。要說在二戰中輸得最慘的還是德國,還有幾個國家,雖然是戰勝國,名義上是贏了,但損失卻很慘重。這其中就有中國和蘇聯。

    中國和蘇聯都是二戰中軍民傷亡最慘重的國家,蘇聯軍民傷亡超過2000萬人,而中國居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經濟損失都高達數千億美元。而蘇聯因因為本就是世界強國之一,靠著主要戰勝國的優勢,軍隊直插東歐地區和德國,在德國搶走了價值千億美元以上的物資和工業裝置,彌補了不少損失,而且還獲得了很多賠款,更割走了德國大片的領土,並與波蘭實現了領土交換。

    更何況蘇聯藉著兵進德國的機會,一下子控制了東歐很多國家,直接擴大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所以在二戰後成為和美國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但中國原本是弱國,在戰爭勝利後能保住原有的地盤就已經很不錯了,雖然戰爭勝利了,但是勝的真的很慘,到現在日本都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

    當然德國作為戰敗國,成為最大的輸家也是理所應當的。德國二戰的戰敗直接導致1/3的土地沒有了,東普魯士地區,西里西亞和波西米亞地區全部被奪走,剩下的國土還分成兩個部分。被英法美蘇四國分割槽佔領,英法美的佔領區成立了聯邦德國,而蘇聯佔領區成立民主德國。而且還面臨著千億美元以上的賠款,直到近些年,德國才把所有的賠款還清。而且德國在二戰爭軍民傷亡800萬,對於當時人口基數只有五六千萬人口規模的國家,也是非常慘重的。

    當然英國損失的也很多,但最主要的損失還是由於參加二戰,國力被嚴重消耗,本土雖然沒有像法國一樣被納粹德國佔領,但也經常遭到納粹德國的空襲,國內被炸成了一個爛攤子。所以英國已經無力再維持海外龐大的殖民體系,海外龐大的殖民地紛紛獨立,殖民體系瓦解,日不落帝國也因此日落。但是相對而言,英國還是體面的退出了大殖民地,殖民地獨立,英國也沒有過於出兵鎮壓。也因此很多英國的殖民地在成為獨立國家之後都加入英聯邦,看來這些殖民地對於英國還是非常有感情的。

    所以說英國不是二戰最大的輸家,但的確輸的也不輕,日不落帝國徹底日落,世界海洋霸主位置被美國代替。毫無疑問,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的贏家就是美國,美國的本土沒有遭到戰爭的破壞,美國通過參與戰爭,還在戰爭中發了大財,戰後又確立了以美國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可以說是賺大發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適合打發時間,休閒好玩的網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