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這次西行,歷經17年之久,5萬里行程,138個國家,帶回了佛教經典520篋,657部。返回長安以後,他刻苦翻譯佛經,在20年間共翻譯出1335卷。他還將中國的《老子》等書翻譯成梵文,傳入印度。他被譽為中國古代三大佛經翻譯家之一。
詳細
《西遊記》中的唐僧,是虛幻的佛教人物,不過他經歷九九八十一個磨難去西天取經的事情,卻有一些事實依據的。唐朝有個叫玄奘的佛教徒,的確去西天取過佛經。
玄奘出家之前姓陳,玄奘是他的法名,又被尊稱為三藏法師,所以有人還稱他唐三藏。玄奘13歲時出家,21歲受大戒。22歲離開長安到達四川、湖北、河南、山東、河北等地,尋問有學識的和尚,深刻鑽研佛教經論。那時國內對佛教經論各有各的評說,翻譯過來的佛經,要么晦澀難懂,要么失真走樣。玄奘決心去佛教的發祥地印度學習和取經。
唐太宗貞觀三年(629年)玄奘從長安起步,路經姑臧(今甘肅武威),再過敦煌,一直向西域進發。在蒼茫的戈壁沙漠上行走,沒有路標,光有從前走過的馬匹、駱駝留下的糞便,或是一堆堆的屍骨。沙漠裡不僅沒有水,喉嚨還渴得發痛,連眼皮也睜不開,甚至渾身焦躁難以忍受。困難不斷,但是並未阻擋玄奘前進的步伐。
到了伊吾(今新疆哈密縣),高昌國王鞠文泰得知玄奘是個高僧,苦苦相留,可是玄奘決意西行。鞠文泰就派了一些可以吃苦耐勞的人送玄奘到印度。《西遊記》裡不是說唐僧跟著三個徒弟嗎,那些護送玄奘的人雖無神仙般的通天本事,但卻有著孫悟空的機敏聰慧、豬八戒的善於馱重和沙和尚的吃苦耐勞。帕米爾高原大雪封山,道路中斷,他們被迫在龜茲駐留兩個月。在翻越海拔七千多米的騰格里峰時,有幾個護送隨從被凍死在山上。但是這些都沒能使玄奘失去信心,歷經多次的艱難險阻,他們最終到了印度。
玄奘這次西行,歷經17年之久,5萬里行程,138個國家,帶回了佛教經典520篋,657部。就在大慈恩寺翻譯這些佛經長達11年之久,並創立了佛教的一大支派——慈恩宗。
返回長安以後,他刻苦翻譯佛經,在20年間共翻譯出1335卷。他還將中國的《老子》等書翻譯成梵文,傳入印度。他被譽為中國古代三大佛經翻譯家之一。
玄奘還依據自己的親身經歷,編寫了《大唐西域記》一書,其中記載了取經路中各國山川、城邑、物產、風俗,是探討中國西北地區及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以及中亞等地歷史、地理的重要史書。從19世紀起,已經被英、法、日本學者陸續翻譯、註釋及出版。
公元664年玄奘去世,說當時有一百多萬人為他送葬,三萬多人給他守墓盡哀。他從印度取回的佛經被儲存在專門為其建造的西安大雁塔之內。
玄奘這次西行,歷經17年之久,5萬里行程,138個國家,帶回了佛教經典520篋,657部。返回長安以後,他刻苦翻譯佛經,在20年間共翻譯出1335卷。他還將中國的《老子》等書翻譯成梵文,傳入印度。他被譽為中國古代三大佛經翻譯家之一。
詳細
《西遊記》中的唐僧,是虛幻的佛教人物,不過他經歷九九八十一個磨難去西天取經的事情,卻有一些事實依據的。唐朝有個叫玄奘的佛教徒,的確去西天取過佛經。
玄奘出家之前姓陳,玄奘是他的法名,又被尊稱為三藏法師,所以有人還稱他唐三藏。玄奘13歲時出家,21歲受大戒。22歲離開長安到達四川、湖北、河南、山東、河北等地,尋問有學識的和尚,深刻鑽研佛教經論。那時國內對佛教經論各有各的評說,翻譯過來的佛經,要么晦澀難懂,要么失真走樣。玄奘決心去佛教的發祥地印度學習和取經。
唐太宗貞觀三年(629年)玄奘從長安起步,路經姑臧(今甘肅武威),再過敦煌,一直向西域進發。在蒼茫的戈壁沙漠上行走,沒有路標,光有從前走過的馬匹、駱駝留下的糞便,或是一堆堆的屍骨。沙漠裡不僅沒有水,喉嚨還渴得發痛,連眼皮也睜不開,甚至渾身焦躁難以忍受。困難不斷,但是並未阻擋玄奘前進的步伐。
到了伊吾(今新疆哈密縣),高昌國王鞠文泰得知玄奘是個高僧,苦苦相留,可是玄奘決意西行。鞠文泰就派了一些可以吃苦耐勞的人送玄奘到印度。《西遊記》裡不是說唐僧跟著三個徒弟嗎,那些護送玄奘的人雖無神仙般的通天本事,但卻有著孫悟空的機敏聰慧、豬八戒的善於馱重和沙和尚的吃苦耐勞。帕米爾高原大雪封山,道路中斷,他們被迫在龜茲駐留兩個月。在翻越海拔七千多米的騰格里峰時,有幾個護送隨從被凍死在山上。但是這些都沒能使玄奘失去信心,歷經多次的艱難險阻,他們最終到了印度。
玄奘這次西行,歷經17年之久,5萬里行程,138個國家,帶回了佛教經典520篋,657部。就在大慈恩寺翻譯這些佛經長達11年之久,並創立了佛教的一大支派——慈恩宗。
返回長安以後,他刻苦翻譯佛經,在20年間共翻譯出1335卷。他還將中國的《老子》等書翻譯成梵文,傳入印度。他被譽為中國古代三大佛經翻譯家之一。
玄奘還依據自己的親身經歷,編寫了《大唐西域記》一書,其中記載了取經路中各國山川、城邑、物產、風俗,是探討中國西北地區及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以及中亞等地歷史、地理的重要史書。從19世紀起,已經被英、法、日本學者陸續翻譯、註釋及出版。
公元664年玄奘去世,說當時有一百多萬人為他送葬,三萬多人給他守墓盡哀。他從印度取回的佛經被儲存在專門為其建造的西安大雁塔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