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笑暖我心

    清明節是一個太陽曆法的陽曆日期,固定在公曆的每年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史料證明,在公曆使用之前(公曆1912年以前)中國早就有清明節了,而那時農曆是中國官方使用的歷法,所以清明節很顯然就是農曆的,是按農曆曆法計算的。因為農曆是嚴格的天文年曆性質的太陽曆和月亮歷的結合的合集,節氣(陽曆的)和陰曆都是它的組成部分。清明節在農曆清明日那天,即太陽視黃經為15度的那天。

  • 2 # 使用者93951249073

    今年的清明是在4月4日,細心的你可能會發現,清明並不是固定在4月4日,有些年份則是4月5日。比如,但2019年和2018年的清明就是在4月5日。

    那麼,問題來了,清明作為一個傳統節日,為何跟陽曆對應起來呢?為何不像春節、中秋節那樣固定一個農曆日期?

    首先,要明確一下,二十四節氣本質上是陽曆,而非大家印象中的陰曆。

    陰曆就是“月亮歷”,是依據月亮的變化來修訂的歷法。月亮每經歷一次從圓到缺的迴圈,就是一個月。這個週期大致是29天12小時44分4秒左右,因此大月30,小月29天,真正的陰曆一年只有354天,比陽曆少11天。

    陽曆就是“太陽曆”,是依據太陽的變化來修訂的歷法,以地球繞太陽一圈為一年。這一週一共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為方便以365天做為一年。

    聰明的古人慢慢發現,雖然月亮的陰晴圓缺更加直觀,但每12次月亮的圓缺週期後,就會比太陽的一個週期差出一段時間來。日積月累,差距越來越大,這可怎麼指導農業生產呀?於是,就在陰曆的基礎上補充了陽曆,所以農曆並不等同於陰曆,它兼顧了太陽和月亮的雙重變化,屬於“陰陽合曆”。

    24節氣就是依據太陽的變化而建立,自清代開始,定以春分點為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執行15度定為一個節氣,24個節氣正好360度。二十四節氣因而為24個特定的時刻,而非特定的24天,這個特定的時刻可以精確到某天某時某秒,比如今年清明在2021年4月4日21點34分58秒。

    由於一年的長度是用太陽的執行定出,二十四節氣也是用太陽的視位置定出,基本上,每一節氣在每年中的日期變動不大。

    明白了二十四節氣本質上是陽曆後,可能很多人還是疑惑:為何節氣的時間也“前後跑”呢?比如,清明有時4月4日,有時4月5日?

    實際上,清明還有可能落在4月6日。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解釋說,地球繞太陽一圈的時間稱為“迴歸年”。一個迴歸年實際長度為365.2422天,曆法上的一年長度則為365天,因此每年會多出0.2422天(相當於5.8小時),節氣的特定時刻也會每年“順延”0.2422天;如此一來,累積4年後幾近一天,為修正它,公曆曆法中有“閏年”制度,每4年會多出2月29日一天。

    史志成表示,節氣時刻的順延,有時會使得某節氣的時刻越過午夜至隔日;多了一天的閏年也會使得節氣時間發生改變。當然,不管如何變動,節氣的日期差異只會在3天內。

    所以,清明一般在4月4日到6日之間變動,並不固定在某一天,但以5日最常見。值得注意的是,本世紀沒有清明節落在4月6日的時候。

  • 3 # 在水一方174621683

    中國農曆有24個節氣,它以太陽在黃道上每執行15度定為一個節氣或中氣,每個節氣都有一個特定的時刻,而在公曆中,並不固定在某一日期。

    地球繞太陽一圈的時間稱為“迴歸年”或“太陽年”,太陽在星空背景下的執行路線稱為“黃道”。一個迴歸年實際長度為365.2422天,曆法上的一年長度則為365天,因此每年會多出0.2422天(約等於5.8小時),節氣的特定時刻也會每年“順延”0.2422天;如此一來,累積4年後為0.9688天,接近一天,為了修正它,在公曆曆法中便有了“閏年”制度,每四年則會多出2月29日一天。節氣時刻的延順,有時會使某節氣的時刻越過午夜至隔日,或因閏年之故使得節氣時間提前了一天,因而導致了節氣時間發生改變。當然,不管如何變動,節氣的日期差異只會在3天內。

    清明節的日期也只會在4月4日、4月5日和4月6日這3天之中變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領導叫你到辦公室“隨便聊聊”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