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IsMillion

    謝謝邀請題主也要檢視自己帶孩子的行為方式,看有沒有需要改變的地方。(請原諒我的直接)寶寶說話遲除了個體差異,常見原因如下:  1. 寶寶的撫養人不愛說話,使得幼兒受到的語言刺激少,因而語言發展緩慢;  2. 寶寶體弱多病,情緒處於消極狀態,不願意練習說話;  3. 寶寶生活單調,缺乏新鮮內容,缺少談資;  4. 養育者照顧得過於周到細緻,寶寶缺少使用語言的機會;  5. 聽力障礙,聽不清大人的語言,自然無從模仿;  6. 父母中有性格內向、沉默寡言,孩子有可能像家長。  孩子說話遲些不要緊,只要不是生理上有缺陷,家長可不斷調整自己對寶寶的要求和訓練,營造輕鬆愉快的氛圍,從而幫助孩子順利發展語言。培養孩子完整說話的方法  很多幼兒雖然理解能力強,但是口頭表達能力弱,無法使用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意思,只會說出短詞短句,這可怎麼辦呢?家長可以利用以下方法來培養幼兒說出完整的句子。1. 引導寶寶完整表達自己意願  如果孩子用“吃飯”二字來表達“我想吃飯”,家長可以裝不懂地問“‘吃飯"是什麼?你想表達什麼意思呢?”引導孩子把話說完整。儘管家長能夠很敏感地感知孩子一個眼神、某個動作或者一些簡單詞彙背後想要表達的實際需要,但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開口說出完整的話,如果他沒有清楚表達自己,就先不要理睬他。孩子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他肯定會想方設法地向你的要求努力。2. 家長不要用短語和孩子交流  親子之間有著一份不說話也知道你想幹什麼的默契,所以只要簡單幾個字就能相互理解,但這種做法並不利於孩子語言的發展,特別是在和其他人交流時,別人難以理解孩子背後的意思。所以,不想孩子說短語,家長就應該先以身作則,在和寶寶的日常交流中儘可能說完整的句子。  家長可以用“神奇布袋”遊戲來鍛鍊孩子說完整話語的能力。家長在布袋中放入一些小玩具,比如小汽車、小球、積木等等,媽媽和孩子輪流摸,每摸到一樣玩具就說:“我摸到了什麼了,我們可以幹什麼。”比如,摸到積木就說:“我摸到了一塊積木,我們可以搭房子。”讓孩子逐漸形成說話完整的思維。3. 給孩子講故事,讓他複述  講故事可以增強思維的連貫性和邏輯性,是家長訓練孩子語言的好途徑。寶寶年紀小時,媽媽可以每天晚上都給寶寶睡前講故事,像這種故事、素材的積累能夠讓寶寶不斷地觀察學習,積累詞彙句子和根據情景去學習表達情感。當孩子對某個故事比較熟悉時,父母可以用提問的方法,讓孩子說出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父母還可以和孩子表演故事中的情節,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對話,培養孩子的講述能力。  待寶寶年紀稍長,就可以鼓勵寶寶跟爸媽講故事,比如複述今天老師講的灰姑娘故事,或者昨晚媽媽講的那個豌豆公主的故事。家長也可以鼓勵孩子發揮想象力去編一些故事,或者讓孩子設計故事不同的結局,這能夠很好地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4. 創造機會讓孩子與同齡人交往  說完整的話目的就是讓孩子能夠順利地和他人交流,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親戚朋友家串門子,或者到公園讓孩子有更多機會和同齡小朋友玩耍。同齡夥伴有共同語言,說話積極性高,而且大家在說話上都是“半路子”出身,他們想要對方明白自己的想法就必須迫使自己的話說得清除、完整。所以這也是一種環境壓力給孩子的鍛鍊哦!  除此之外,在培養孩子完整說話時要注意一些細節,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孩子完整說話。培養孩子完整說話的注意事項1. 父母態度要溫和  家長要透過自己的語言、表情、動作把愛傳遞給孩子,使孩子產生積極的情緒,感到周圍溫暖、安全,孩子才會主動適應並探索外界環境,以發展自己的智慧。避免打罵這種粗暴的教育方式,當寶寶會說第一句話時,爸爸媽媽別忘了一定要抱抱和親親來鼓勵寶寶,3歲以內是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一旦錯過,語言將很難重新獲得及完善。2. 父母要有耐心  教寶寶叫爸爸媽媽,要在語言訓練中,要有足夠的耐心、信心與恆心,相信孩子一定能夠獲得良好的語言能力,要注意避免急躁情緒,也不能遷就、放任孩子,致使孩子失去最佳教育時期而不能形成某種學習習慣,這對孩子未來是一個十分遺憾的事情。3. 要應用合適的養育方式  孩子也是有思維、有情感、可受教育的人,爸爸媽媽要像對待懂事的大孩子一樣,每天與其對話、交流,並選擇短小壓韻的兒歌或故事念給孩子聽,同時多認識周圍的事物,接觸周圍的人,讓孩子多和同齡的小朋友接觸,家長要多和孩子聊天,多溝通,經常和孩子談一些他感興趣的話題,這樣孩子就會樂於去說話的。交流,交流,交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回來的紅梅怎樣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