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剪下一半影子

    首先,生活在過於舒適的環境裡,人們一般不會去主動奮鬥,慢慢就養成了懶散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會徹底沒了動力,徹底廢掉。

    其次,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年輕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佛系”,不用為養家餬口奔波勞累,幾乎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也不用帶著全家人的希望去奮鬥,因為許多人的父輩以為他們打下了江山。近無憂,遠無慮。大家也覺得人嘛,就要活的開心,不能虧待自己。於是就開始無限制的放縱自己,小事無所謂,大事沒興趣。毫無疑問,一個人就這麼廢了。

    而關於怎樣自律嘛,我本人也是一個自律性較差的人。不過,我發明了一種方法,叫“倒數法”。每當我一直拖著不去做某件事時,我就會在心裡默默倒數,數完我就去做。比如說,好,我要去做了,我開始數了,預備備,開始:100,99,98,97…………或者說:5,4,3,2,1,0,-1,-2,-3好像不太管用

    所以說,不自律的人總會有千萬總理由去懶惰。真正想要做到自律,就必須下定決心,任何時候都不能放縱自己,寬限自己,要對自己狠一些。無論事大事小,都不能將就,哪怕一次也不行。有這樣一種說法,21天可以養成一種習慣。我不太贊成這種說法,做什麼事都有從一而終,堅持到底。要養成自律的習慣,不只是需要21天,而是需要許許多多的21天。沒有決心,再好的方法也無濟於事。

  • 2 # 人假包換lihanmin李懷

    謝謝邀請。一個人如果有了舒適的環境。在各種環境的驅使下。變得懶惰。不思進取。好吃懶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這樣的人嗎?有我就是一個。我環境不好,就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但飯不來張口要我自己做,我這樣的人生感到很失敗。不過我那是生病了。現在我一直以病魔在看爭,兩個字就是在等死。我都深感後悔為我的碌碌無為而悲傷。我不想活到孤獨終老。我只想等待時間。抓住時機而離開這個美好的人間。原先我不是這樣的人。過往受過多少坎坷。走過多少曲折的道路。都沒有擊垮我。現在一場病,害得我求生不能,求死不得。這樣的生活,你們說對我還有意義嗎?一句話跟行屍走肉沒有什麼區別。

  • 3 # 紫竹院的歲月

    無壓力無動力,機器停擺,但一再做功再做功,耗損嚴重,所以原理相同,只有閱歷沒有經歷都不行,好柴旺火,廢柴煙多火少,問題是燃燒值高與低,是否完全燃燒,貴在火一把。

  • 4 # 愛笑的朋友_5555

    一個人生話在富裕家庭,貧困家庭都有被廢掉的,儘管廢掉的原因不同,其結果是相同的,一個孩子在一個家庭中得到的是溺愛,得不到正確的引導,或是非打即罵的非正常的教育,有的家長幹活怕孩子添亂,或是捨不得讓孩子學點活幹,最後都有可能讓孩子變懶,沒有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到了孩子稍大以後發現了孩子的不良習慣,再想透過教育改變己經晚了。要想讓這樣的孩子變的自律,不經過嚴格的要求,不摔幾個跟斗,是很難改變的。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讓他到部隊當幾年兵,在部隊這個大學校裡受幾年教育,管理幾年,可能會變好。

  • 5 # 七巧情感

    一·懶。懶而不自知,知而不能改,改而不能恆。三種狀態下,懶不自知的人居少,知而不改,改而不恆的人是廢掉的當代人居多狀態。譬如減肥的人,每天攝取食物卻不運動,長此以往肥胖機率會大大增加,在肥胖沒有顯現的時候全無作為,這是初期的懶而不自知;意識到肥胖想減肥的時候卻又懶得動,這是中期的知而不能改;而今天跑步打卡,明天或後天就放棄的人,就是晚期的改而不能恆。這三者結合,必廢。

    二·閒。閒賦本身並無過錯,但如若是和”懶“結合,就是致命缺點。就像一份寒暑假作業兒時的我們總是在最後的時間完成,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有享樂的趨向,閒賦給我們帶來的是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愉悅,這個時候再來個懶,就是快活似神仙,安逸的環境中即會使人墮落。

    三·不思考。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有一道哲學命題——我思故我在。只有在“我思”時,我才存在。如果停止了“我思”,我便沒有存在的根據。推己及人,當你停止思考,每一天都在混沌生活的時候,人就會失去存在的意義,那不是廢掉還能是什麼呢?

    四·不學習。中國的論語也有一句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與學自古以來就是密不可分。活到老學到老是我們的古訓,停止學習就是停止進步。在當今發展迅速的當下,不學習就會在時代的洪流中被拋棄,就會失去自信,失去自信就會失去目標,失去目標人就會越來懶,懶就閒,閒就......

    一環套一環,四步結合,人就一步一步走向廢掉的深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體育教育專業好就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