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
2 # 歷史沉澱中的新奇
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劉邦以有道伐無道,從而代秦滅楚,南面稱帝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盈則虧,滿則溢,這時世間萬物的變化規律,歷史發展也是如此。
秦已暴政聞名天下,兩代君主只知貪圖享樂,窮奢極欲,以天下人的苦難來滿足自己的喜好,秦滅六國後不知休養生息,安撫百姓,改變政略,還是遵循以前商鞅、韓非的法家思想粗蠻的對人民進行壓榨,無休止的苛政賦稅勞役戌邊,國家依然滿目瘡痍,人們不堪負重,秦始皇死後的幾年時間裡,二世在趙高的專權蠱惑中,秦政權對待人民的刑罰更甚以往。秦以暴法制天下,罷黜百家獨尊法家,終於使得各地抗秦武裝紛立而起,燎原九州。
項羽作為楚國貴族後裔,討伐悍秦,功勳卓著,人們無不拍手稱道。但他不以天下道義為先,妄稱霸王。進入咸陽後焚燒宮殿,擄掠錢財,誅殺降臣子嬰,違背承諾,殘殺降卒,任人唯親,封分不公,亡殺義帝,優柔寡斷 ,不聽良言,賞罰不明,心智不定,上下離心離德。大失人心,焉有不敗。
劉邦在反抗秦政中以微弱之勢舉大義在前,雖遭屢敗但不氣餒,善聽良言,約法三章;審時度勢,駐軍霸上;鴻門之約,虛與委蛇;屈稱漢王,臥薪嚐膽;用人不疑,封壇拜將;挾三秦民心抗無道霸王;諸侯歸順,鴻溝對決;為天下計,垓下滅項;以儒治國,終成帝業。
兩相對照,項羽終究是以滿足貴族的利益而暫時的為王為尊,劉邦則是以人民大眾的願望除暴安良而終榮登九五。
歷史沒有必然,只有偶然。只不過那些偶然成功的人,都會把自己的勝利稱之為一種絕對的必然,在古代,這個就叫做天意。當天意的可信度越來越低之際,便換個名詞叫民意。
劉邦打敗項羽,有三大功臣,其一蕭何,其二張良,其三韓信。沒有蕭何,劉邦便沒有一個穩定的後方,沒辦法獲得糧草和援軍;沒有張良,劉邦在多次遇險之際便沒有人來給他出謀劃策,解決危難;沒有韓信,劉邦更無法在逆境之際別開局面,獲得與項羽PK的機會。
然而,相比較而言,蕭何,全國至少有三位數這樣的人才。而張良和韓信,就難得一遇了。
那麼劉邦是如何得到張良效忠的呢?答案是純屬偶遇。
張良初見劉邦,是他在帶隊伍投奔楚國的反秦武裝途中,當時劉邦已經有一支隊伍,比張良更龐大,所以張良見到劉邦之後便扯起了他的兵法論,顯示出一副很懂軍事的樣子。而當時劉邦旗下確實沒有這一方面的人才,蕭何也沒有因為嫉妒就排斥張良——換成現在很多地方,張良一出現,就會有很多人出來說他壞話,而如果劉邦心胸再狹窄一點,張良也就沒戲了——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時機,那個時候劉邦陣營最缺的就是謀略性人才。
但即便如此,張良也沒打算留在張良身邊,因為他和項梁關係不錯,所以等到項梁的力量壯大起來,他就主張擁立韓王,張良就做了南韓的司徒(即宰相)。然而,南韓實在是人才匱乏,沒有英布這樣的猛將,更沒有韓信這樣的謀將,只有張良一個謀士,無法支撐起南韓的大局。
所以,張良只能帶著韓王四處流浪,直到劉邦再度出現。劉哥說:嘿!良子,你在南韓怎麼混也混不出個名堂啊,不如跟我吧!
張良如此,韓信就更不受主流社會的認可了,甚至劉邦自己也瞧不上他,此時就多虧蕭何的慧眼,而蕭何的話,劉邦又是願意聽的。所以最終,劉邦是因為蕭何的力薦,才願意任用韓信。至於韓信究竟有多大本事,劉邦其實是不懂的。
不懂不要緊,關鍵是劉邦願意放手一搏(實際上此時他也沒有別的選擇,應該說,是現實逼迫他如此)。
如果不是劉邦,換成當下的其他人來當漢王,韓信是絕對沒有機會當大將軍的。樊噲是劉邦的妹夫,是不是比韓信更有優勢?然而劉邦如果用樊噲做大將軍來跟項羽爭天下,成功率能有多少?
正常情況之下,顯然那些擅長拍馬屁、說大話、拉關係、利益交換的人會獲得更大升遷的可能。在現實中,這類升遷估計要佔80%以上。張良還好一點,因為他出身名門。類似韓信這樣的,在很多地方都是被打壓在底層,原因就不說了。
那麼,劉邦是怎樣選用到張良和韓信這樣人才的呢?首先是偶然:張良偶爾遭遇到劉邦,韓信則偶然遭遇到蕭何;其次是非常時機用非常人,要不然,還是樊噲這樣的關係更容易獲得提升機會。
既然用樊噲這樣的人會是現實中的必然,劉邦任用張良和韓信,最終取勝項羽,當然是一種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