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深海中的一條小魚

    1、聯絡、引進足夠的焦化廢水處理工程產生的剩餘汙泥作為接種汙泥。

    2、在厭氧、缺氧和好氧池中通入約1/2池深的稀釋水(或將前期充水除錯稀釋水排水至1/2池深處),通入接種汙泥,並投加藥劑:厭氧池混合進水時投加P鹽、酸或鹼調節pH值(6.5-7.2);缺氧池混合進水時投加P鹽、酸或鹼調節pH值(7.0-7.2)以及硝酸鹽(人工促進掛膜);好氧池混合進水時投加P鹽、酸或鹼調節pH值(7.0-7.2),適當投加補充碳源(葡萄糖、甲醇等)。

    3、引入廢水和稀釋水,直到充滿整個厭氧、缺氧和好氧池(但不得進入二沉池),充水後COD介於800-1000mg/l。根據廢水水質,計算確定廢水與稀釋水比例,同時測定混合液上清液COD進行校核。再次調節厭氧池pH值至(6.5-7.2),缺氧池、好氧池pH值至(7.0-7.2)。

    4、好氧池進行悶曝,當好氧池COD≤400 mg/l且穩定2小時後,停止曝氣排上清液,排水量約為池容的1/5-1/4。

    5、再補充廢水、稀釋水至池滿,使好氧池充水後COD再次介於800-1000mg/l。根據廢水水質,計算確定廢水與稀釋水比例,同時測定混合液上清液COD進行校核。好氧池再次悶曝,當好氧池COD≤400 mg/l且穩定2小時、汙泥沉降比(%)SV30≥5時,此階段結束。否則停止曝氣排上清液,再次配水,再悶曝,直到同時達到兩個指標(COD≤400 mg/l且穩定2小時、汙泥沉降比(%)SV30≥5 )為止。每次換水時均需投加P鹽、調節pH值至(7.0-7.2)。為加快汙泥培養,可在每次配水後通入接種汙泥。P鹽新增量按照生物適宜濃度新增,可參照C/P比例。

    6、從預處理段引入10%的設計廢水總量到厭氧池,並依次進入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加稀釋水調節好氧池進水COD介於800-1000mg/l,同時將二沉池汙泥迴流入好氧池,上清液迴流入缺氧池,建立迴圈。此時,密切注意二沉池出水,如果COD≥500 mg/l或汙泥沉降比(%)SV30≤5時,可暫停引入廢水和稀釋水,直到好氧池COD≤400 mg/l、汙泥沉降比(%)SV30≥5時,再開始連續進水。連續進水時,保持投加足夠的P鹽、硝酸鹽(缺氧池),並調節各池pH值(同上),在以下的步驟中同樣如此。同時,為加快汙泥培養,可間斷通入接種汙泥。

    7、按以上狀態執行,確保好氧池進水COD介於800-1000mg/l。當好氧池COD≤400 mg/l、汙泥沉降比(%)SV30≥5時,引入廢水。二沉池出水COD≥500 mg/l或汙泥沉降比(%)SV30≤5時,可暫停引入廢水和稀釋水。迴圈操作,並逐漸加大廢水引入量,從10%到25%、40%、60%、80%直到100%。當廢水引入量達到60%時,進入好氧池的COD可放寬至最大1200mg/l。

    注意:加大廢水引入量時,要加大P鹽、硝酸鹽(缺氧池)的投加量。缺氧池投加硝酸鹽是加快除錯進度的重要措施,因為在除錯初期,好氧池出水COD偏高,氨氮硝化作用不足,迴流到缺氧池的硝酸鹽濃度很低,造成缺氧池反硝化作用相應較弱,降解有機物能力弱,給好氧池壓力大,且不利於缺氧池掛膜。為此,在系統沒有產生足夠的硝酸鹽時(即氨氮還沒有得到一定降解時),人工投加硝酸鹽氮可促進缺氧池掛膜,減少調試周期。隨著除錯的進展,二沉池出水COD將逐步降低,同時氨氮的去除率逐漸增加,此時需要減小硝酸鹽投加量。當氨氮去除率達到80%或者出水氨氮低於15 mg/l時,可停止投加硝酸鹽。

    厭氧池掛膜

    厭氧池的掛膜是除錯的難點之一,主要原因在於厭氧菌生長緩慢,且易於流失。在除錯過程中,對厭氧池的掛膜,可採取如下方案:透過設定迴流水泵(或臨時汙水泵),從厭氧池出水與缺氧池迴流水的混合池(迴流吸水井)取水,重新迴流到厭氧池進水端,同時利用汙泥迴流水泵將適量汙泥打入厭氧池進行強化掛膜。該方案優點:一是透過人工迴流,汙泥充分攪拌,方便厭氧池內填料截留處於懸浮狀態的汙泥,加快掛膜速度;二是透過迴流,加快了廢水流動速度,提高了傳質效果,增強生物膜的活性。缺點:若迴流量控制不當,流速過快,有可能對已掛生物膜形成沖刷,造成流失。此外,迴流可增加動力費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總愛表現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