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津坤昊汽車
-
2 # AUTO老司機
很多朋友在購車之前,都會選擇從網路先了解一下。但要想進一步瞭解車型的具體細節,似乎除了車評人現場實車講解會更加容易理解,其他方面還真是都不夠理想。但是車評人的講解影片真的靠譜嗎?又有多少可信度呢?
車評人對汽車的評測靠譜嗎?可信度有多少?,曾經有朋友表示,由於車評人的說法不一,所以再看了幾個車評影片以後,非但沒將自己的疑惑消除,反倒是越聽越迷糊了,更加不知道該怎麼選了。
目前,的確是有不少無良的水文媒體,擾亂了消費者的選購節奏。但目前眾多的車評人也並不是毫無優勢,大家之所以看了車評人的講解後會迷糊,主要也是因為看得少,如果車評影片看得多了,我們完全可以透過不同車評人的不同感知層面,去更全面的瞭解產品。這樣一來對我們的選車、購車都將會有不小的幫助。
當然,也不排除有無良車評人肆意吹捧或抹黑的現象,但這對於一個媒體人而言,由於是一件有損媒體公德的事情,所以對於有職業操守的媒體人來說,他們還是不屑於這樣做的。畢竟作為一名具有公信力的車評人,大家之所以會看呢的測評,之所以會聽取你的指導性購車建議,是因為大家信任你。但如果車評人一旦在利益或其他誘惑的驅使下,做出歪曲事實的評價或違心的判斷,那麼很顯然,這個人就已經沒有資格在做一個公眾的車評人了,退一步來看,這個人即便是繼續做車評人,相信大家對他的信任也早已大打折扣。
也有朋友認為,如今的車評人大都個性偏好比較明顯,因此,對他們影片講解或觀點,也會很自然的認為這只是在他們偏好的基礎上,所以很容易對消費者的購車節奏造成困擾。但事實上,他們有自己的觀點是一件好事,因為有觀點總比那些中立媒體給出的意見更直觀。
而大家的購車節奏是所以會被幹擾,是因為大多數消費者對車輛的瞭解還太少,以至於獨立思考能力會缺乏。所以消費者可以先透過車評人的觀點來培養自己獨立思考以及認知能力。這樣一來,有主見且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消費者越來越多,於是,逐漸的汽車廠商也會逐漸感到這股壓力的存在,從而真正意識到消費者的需求,再也不是逆來順受,廠商造什麼車我們就只能買什麼車的狀況也會成為歷史。將來汽車廠商將會真正的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來製造出消費者真正需要的車型。
-
3 # 路過喵星的汪
自媒體人搞的車評魚龍混雜。很多都是收錢辦事的測評基本就是當笑話看。畢竟象單方曉這樣幹了一輩子汽修自己開汽修廠的專業人士還是極少數。並且老單這樣的專家他也基本沒有敢把一輛車一言以斷之。
畢竟汽車是一種複雜的工業產品。老單的風格基本上對底盤比分的點評都是基於肉眼可見的事實來講評。在交通臺做節目的時候更是以汽修專家的角度來分析故障原因。所以他的點評通常是比較客觀可信的。而其它玩自媒體的測評更像是推銷廣告,這種測評只需要當娛樂節目來看就好。
象38和李老鼠這樣的測評,他注重的也只是實際駕駛操控這部分的東西,基本不涉及硬體技術性問題。大冰塊的大飆車姑且不論其點評是否公證,就相對比較公平的羅列資料的做法是可以拿來作參考的。只不過單純看資料其實並不能說明問題。很簡單的舉例,他節目中測量防撞梁部分只能代表低速碰撞。而高速碰撞,40%和25%偏置碰撞這就涉及到結構安全性和滑動體設計問題,在它的節目中是無法透過簡單測量厚度或靠肉眼能夠分辨出來優劣的。並且,節目中對發動機變速箱等問題也僅能透過主管試駕進行點評,不涉及技術水平,耐久性和可靠性問題。
所以各家媒體的測評還是看看就好,看他們評車拆車也是開闊一下眼界,不要太較真。我個人建議是,普通人想要了解一款車不如多去車質網,汽車門網之類的投訴網站看看。先去了解一下到底哪些故障問題經常被投訴,自己遇到了是否能接受。駕駛感覺還是以自己親自深度試駕的感覺為準。畢竟每個人的手感體感都不同,資料再現實,人家說得再好,自己上手的感覺可能也不盡相同。
-
4 # goudongjun
有評測說別克三缸gl6開起來還好,沒怎麼感覺到噪音和震動,我自己去4s店開了一下,就感覺跟坐在音箱裡一樣,耳朵嗡嗡的。
-
5 # 黃師傅閱車
你好!我是二手車檢測師黃師傅
這個問題,給你們說個秘密
就是那種做車評老是說感覺怎麼樣的
他們就是在憑感覺評車
所以不能信
因為他們感覺廠家會充值他
-
6 # 造次弗離1
職業嘛..收錢辦事。儘量突出優點,淡化缺點。順帶貶低其他品牌..中肯的時候還是有,不是內行聽不出來言外之意哦..
回覆列表
可以適當的參考一下,千萬不要完全依賴。
車評人怎麼會有絕對客觀的,真正專業的呢。
絕對客觀的都餓死了,真正專業的都去主機廠當工程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