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亮165327161
-
2 # 科技讓養殖更美好
明顯偏激的觀點。
菜農種菜這事,懂得少,不做評價。
養豬的不吃自己的豬肉,純屬無稽之談。按照要求,殺豬需要屠宰檢疫等程式,而養豬的沒這資質,就算自己殺了豬吃了,也不符合規定。
按照問題的推理,衣食住行,還有什麼能放心的?顯然杞人憂天了。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使用農藥和抗生素,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有影響,但能不用嗎?是免費用的嗎?如果可以不用,哪個人會傻到增加成本?從大的方面說,這是一種進化。
菜放心吃,肉放心吃,不能以一概全。否則,保持這種偏激的心態,才是最不利於身心健康的。
-
3 # 微塵微視界
當你深入瞭解某一個領域時,一些行業潛規則就可能暴露出來了,於是產生了一種不信任感,養豬人不吃自己養的豬,菜農不吃自己種的菜,這是他們心中有鬼,自己做了不該做的事。在分析這一現象時,我們得了解清楚為什麼養豬人和菜農會有這樣的想法?基本上是實際種植和養殖過程中濫用藥物所致,現實生活中也存在這樣的情況,自己吃的和賣的分開,只能說這是我們的悲哀,害人終將害己。
追求利益最大化很容易忘了初心當把養豬和種菜當成商品來做時,經濟效益就排在首位了,比如說一頭豬原來要10-12個出欄,為了讓它早點出欄,縮短養殖週期,就開始想各種歪點子,多喂飼料多加藥物,結果個人目的達到了,卻害了他人。還有像種菜消費者也有責任,消費者在買菜時,菜的賣相是第一印象,如果菜葉被蟲咬了,就很難賣掉,菜農為了提高產量和賣相,就捨得使用農藥化肥,他自己也知道這樣的菜吃了不好,自然不願吃自己種的。人在利益面前很容易迷失自己,特別是當大家都這麼幹時,你不那麼做反倒成了另類。
信任危機需加大行業整治力度養豬人不吃自己養的豬,菜農不吃自己種的菜,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反應出行業出現了問題,互相誰都不信任誰。這時就需要加大行業整治力度,特別是針對濫用農藥、新增劑等,要出臺行業標準,加大處罰力度。民以食為天,豬肉、蔬菜等都是離不開老百姓的餐桌的,如果行業監管制度建立起來了,違反者會受到傾家蕩產似的處罰,相信很多人就不敢亂來了。
想要吃上讓自己放心的豬肉和蔬菜,最保險的就是自己親力親為,這對於在農村有土地的農民來說還是可以做到,但對於城裡人來說沒辦法實現,只能期待自己好運,少吃點帶有激素農藥的。出現這樣的局面也是多方面造成的,需要共同努力解決這一難題,發現一起要進行抵制和舉報,讓其在市場上沒有滋生的土壤。
-
4 # 四時農諺
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社會問題,作為一個農業從業者,從解決問題的角度看,我覺得這是可能是個機會!
因為在前些年技術條件不能同時滿足“吃飽”和“吃好”兩個方面的要求,大家必須首先優先考慮吃飽的問題,而吃好成了其次,所以也在權衡了價格與品質後還是選擇了價格。隨著經濟不斷髮展,我們有了重新選擇的底氣,才有人問:我們可以吃什麼?
我說:吃的更健康。
低質量是低價競爭的必然惡果。食品安全問題並不是菜農的道德問題,更多的是菜農的生存問題。在過去,市場決定了品質,在一個只求吃飽的年代,吃好就是一種空空的情懷,不會有人去為之買單,菜農為了生存,必須儘量節約開支去適應市場需求,自然沒法保證食品安全。
技術和管理創新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經濟水平決定了市場需求,科技水平決定了產品質量。近年來,和價格一樣低的還有輿論。更多人的關注食品問題,尋求更安全而不是更便宜的市場。一種新的供求關係,就需要建立一種新的平衡機制來規範市場。可以用高品質換取一部分市場,再透過技術和管理降低價格,從而達到大眾市場能夠接受的價格水平。
強化監管措施是重要保障。被動的監管,因為觸動了各個生產環節的利益,導致監管的效率大大降低。改變經營模式,讓監督產生價值,從而變被動監督為主動監督。在一些城市周邊小的蔬菜供應商,可以探索產業融合的方式,讓城市居民透過“認領”的方式,參與到農業生產當中,從而增加農業生產附加值;也提升市場信心,實現穩定供應,降低種植風險。另外,還可以倒逼一些低價供應商,自覺接受監督,保障整體食品安全。
回覆列表
沒看法,大家一起中老年用錢買命,受點疼而已。你種的菜你不吃,你還是要吃別人的激素肉!你養豬的不吃豬肉你還不得吃激素菜,就算你都不吃你最後還得吃農藥糧食。大家一起做死。怕毛線,就是得各種怪病死死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