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63929895485
-
2 # 白蓉19
一、有社保的,正常家庭
1.半年期銀行理財可以佔總資產的55%左右(不需要存太多的錢,而且半年的利息可以拿出來自由支配);
2.銀行定期存單可以佔總資產的40%左右(既比活期利息高,還比銀行理財流動性高,可以存定期一本通,一個存摺,可以存好多筆,所以存的時候可以筆數多一些,這樣臨時提前支取也不會影響其他定期的利息)
3.活期賬戶放著2萬左右,隨時備用一些緊急情況;
4.每個月的固定工資收入,除了每月的固定支出,可以攢下來旅遊;
二、沒有社保的,正常家庭
沒有社保,需要在年輕的時候就好好規劃好,不然老了真的很難利用財務槓桿了。如果沒有社保
1.家裡的40%的資產放銀行理財,但一般90天左右的時間就可以;
2.家裡的50%的資產分成15份,拿出3份,前三個月花,當然,每份要計劃好差不多夠用一個月的支出,剩下的12份就平均存成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的定期存單,到期差不多夠用一個季度的支出。
一個家庭和一個家庭不一樣,每個家庭的資產配置都不一樣,但總體一樣大家提早規劃,不管有沒有正式工作,都要從社保或者以商保的方式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好規劃,祝你幸福
-
3 # 無忌智談
樓主的這個問題,讓我思考良久,我覺得老年人,安享晚年就好了,投資的事情,不建議。真要投資,我覺得分2個大的方面吧。
第一,有過投資經驗的。
很多老年人以前都是金融體系的從業者退休了,他們對投資有一定的基礎,所以,可以適當的在晚年做下投資,例如我就見過很多頭髮花白的老人家在證券公司的營業部現場交易的,錢有多有少,幾個老人家在一起談論股市,探討社會問題,也不為是一種晚年愉悅生活。但是個人的建議是,只用很少的資金來感受投資市場就好了,如果對理財產品有所理解,將部分資金投入到保本的產品中去也是可以的,但是期限不建議太長。就產品而言,證券公司的有保本收益憑證,合同裡面有保本的條款的。銀行端的產品,就要看產品結構了,如果老年人自己能理解,最好,不能理解找一個懂的,讓他們推薦,產品屬性也是要保本的或者說產品投資的標的一定要是穩定收益的。對這類老人家,投資或許就是不服老的一種任性。但是我們作為專業的金融從業者,一定要做好引導,不能讓老人家的錢出現虧損。
第二,沒有投資經驗的。
對於沒有投資經驗的老人家,我的建議就是,不用讓他們考慮投資的事情了,存銀行就好了。現在購買產品,很多都是有風險測評的,對於上了年紀的老人家都是有特別保護條款的,有一定風險的產品,他們是沒有資格購買的。老人家年紀大了,也接受不了太多新的投資知識,好好的,安度晚年就好。我們作為相關金融領域的從業者,雖然有時候也有業績任務,但是老人家,還是儘量不打擾就好。
-
4 # 立馬財經
老年人作為養老用的資金,一般建議投資的就是穩健的或者保本的。
一定不要看收益而選擇產品,外面騙人的公司就太多了,所以要選擇銀行這種大型的機構,同時有銀保監會這種機構去監察,相對放心。
老年人適合什麼投資?可以做風險評估來判定結果。風險評估是第一次在銀行購買產品的時候,透過一系列的選擇題得到的結果。
除非是特定老齡投資者,一般建議就是投資存款和穩健型理財了。
他們有什麼區別呢?第一:保本的存款
保本的存款的話,可以選擇結構性存款。結構性存款的話,就是一年以內最高收益的保本存款,現在一年期的收益率是3.9%。
優勢就是保本。
第二:穩健型理財
穩健型理財的話,就是人們經常說的銀行自有的理財產品,現在打破剛性兌付的情況下,銀行理財已經是不保本的了。但是風險相對穩健,不高的風險。所以不必擔心,現在一年期的收益率是4.3%左右的。
-
5 # 蠍崽萊萊
老年人要投資建議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我朋友推薦給我一個ATC未來資產,聽說一家專業的特殊資產投資服務平臺,不動產上鍊託底,專案由浙江省不良資產處置協會發起,旨在協助政府快速解決市場積壓的特殊資產包,平臺的特殊資產包全部來源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資產來源合法優質,資產包處置前已由專業律所進行全方位確權,保證處置合法合規。而且平臺整合資源推出了最低一萬元的資產包,挺不錯的,你可以瞭解一下。
-
6 # chaoqian2019
我今年七十一歲,一直搞生態養殖,自給自足,一個月平均掙兩三千元,主要是養殖黃粉蟲,付產品養火雞,烏雞,大鵝,鵪鶉等,
回覆列表
老年人不要想靠存錢投資發財老老實實買銀行理財確認不屬銀行代銷產品是銀行本身經營理財產品目標比存定期高就行了保住本金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