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隱土山人

    這個要看時代的。

    1. 80年代,普通工廠操作工一個月工資20人民幣,幼兒園一個月費用8元。現在深圳操作工5000一個月,但是在深圳幼兒園一個月要3000-5000,絕對讓你盈餘不多。

    2. 房價 以前造房子,買房子的成本是很低的,現在房價已經是20年前的10倍。

    3. 結婚成本 除去房子,以前結婚只要八大件,現在結婚,車子,彩禮,都是大山。

    4. 社會財富分配 80後一代從大學畢業開始就沒了單位分房子,學校分配工作,房價穩住不漲,兄弟姐妹人多幫襯這些好處了,獨立承擔,亞歷山大······

  • 2 # 平原春秋

    父輩們兄弟姊妹眾多,多數人是靠自己蓋房子,也有的人是父母親蓋房子。現在這輩人也不是人人都靠父母買房子,也有自己買房子的。

    父母親那一輩兒,他們那個時代,生活靠的是自己,因為姊妹眾多,不可能人人都靠父母蓋房子,所以說都會自力更生。正因為他們是自己自力更生蓋房子的,所以說他們能夠體會到蓋房子的不容易。

    父母親他們那一輩,多數人的後代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特別疼愛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蓋房子不容易,因而他們總是想替孩子多做一些,能替他們蓋房子,就替他們蓋房子,能替他們買車的,替他們買車,體現出他們都特別疼愛自己的孩子,而且孩子又少。

  • 3 # 六塊腹肌鍾先生

    應該說現在的條件和以前不大一樣了,現在是買房難,錢太薄,不過個人還是不贊同啃老,以及自己的車和房如果想要,請自己努力,憑啥不勞而獲

  • 4 # 瑞天晴

    我家建房子的時候已經是我十歲的時候了。當年的建房與現在買房事件的本身沒有太大區別,都屬衣食住行中的一環。

    父母或70/80初的這一輩的人,以前不論農村,城市,說到結婚,對房子的要求並不如現在這般強烈和高標準。與現在一樓多數是男方準備,但不論是婚前婚後準備,婚姻發生變化時往往也不存在房子上的糾紛,預設為男方所有。可以說現在農村因涉及宅基地的問題,這種情況還存在,自建房仍歸男方的多。城市裡因婚前婚後房屋產權明確等等各種因素經常出現糾紛問題。

    歸根結底,當房子變得能讓人一夜爆富後,人們對錢的在乎就徹底展現出來了

  • 5 # 農夫看天下

    為什麼父輩的一代人那麼多的兄弟姐妹,他們成家以後都能買房買車?然而這一代年輕人不但依靠父母買房買車後,而且還要花父母的錢呢?這個問題提得很好,的確是一個普遍現象。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這還得從父輩所處的環境和所經歷的人生旅程說起。

    這一輩為人父母並置備了房產與跑車的人,可以說大部分都是1975以前出生的。這一代人經歷過什麼呢?我是60後,而且我是農村的,我來說說我的經歷。

    我們這一代人小時侯基本上都是餓過的。在1981年以前農田還沒有實行包產到戶,生產隊發放的糧食基本上都是不夠吃的。米飯也成了好東西,每家每戶的飯籠裡並不是全是米飯,大部分都是夾雜著“地瓜米”以及其他的一些雜糧。家裡糧食很少,而且人口比較多,吃飯都是限制著吃。

    也許下一代的年輕人並不理解,為什麼不去多種一些呢?這是不可能的,那時候這種行為叫做“走資派”,是很危險的。記得十幾歲的我都是打著赤腳上學,冬天長凍瘡那是常事。下雨天是沒有雨傘的,怎麼辦呢?我是切割了一塊塑膠薄膜,每當下雨就往頭上一攤,在那風裡雨裡高唱著“衝啊!……”,直跑回家。但是事後卻必須疊得整整齊齊放在書包裡,以便下次再用,若是丟失了補要,那可是要三審五批的。就連書包也是家裡自己縫製的。

    那時候能夠維持溫飽的家庭是非常幸福的。因為經歷過苦難,深知生活的艱辛,所以我們這一代人不僅勤奮,而且非常的節約。這種行為卻往往被下一代嘲笑為“吝嗇鬼、摳門”,我們這一代人對於“飯碗”是相當重視的。那時候流行的“鐵飯碗”一詞就是在我們這一代。

    然而現在的孩子是怎樣上學的呢?現在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飢餓”,因為都沒有餓過。上學時大車小車成群結隊地接送,一天並沒有像樣地走上幾步路。出門就是關在學校裡,閒了整天打遊戲。十幾歲了分不清東南西北,說是“放在糖罐裡泡大的”那是一點沒錯。這樣的孩子會有什麼能力呢?

    所以我們這一代人儘管兄弟姐妹很多,儘管以前很少吃飽,但是卻有很多人買房買車;很多人創業發展,因為吾輩矢志不移、一刻不停地奮鬥著。譬如這下一代的孩子,失去了方向,失去了意志,一有空就是打遊戲,並不知道什麼叫做“飯碗”,真正需要錢的時候怎能不“啃老”呢?

    說白了這是時代的產物,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人的栽培的果實原本就是後人享福的,但不知再往後的時代,再往後的後代將是如何生存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奔騰T77效能怎麼樣,值得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