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 (1564~1642) , 義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發現了擺動定時性定律, 提出了自由落體定律, 發明了比重秤、空氣溫度計, 發明了枷利略望遠鏡, 證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說是正確的.
枷利略從小多才多藝.他會畫畫、彈琴, 非常喜歡數學, 會製造各種各樣的機動玩具.他本可以成為一個大畫家或者大音樂家.
但是, 他更愛自然科學.他的心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疑問.他老是問父親, 為什麼煙霧會上升?為什麼水會起波浪?為什麼教堂要造得頂上尖、底層大?長大以後, 他的疑問就更多了.他深入鑽研了亞里士多德的著作, 常常陷入沉思之中.他想, 亞里士多德的許多理論並沒有經過證明, 為什麼要把它們看作是絕對真理呢?
伽利略少年時代提出的許多個為什麼, 後來都由他自己找到了答案.
在伽利略的故鄉比薩城裡, 有一座既莊嚴又華麗的大教堂.一天下午, 伽利略來此參觀.一個司事開始給一盞油燈注滿油, 把燈掛在教堂的天花板上, 漫不經心地讓它在空間來回擺動.伽利略看到, 吊燈開始以一個很大的弧度擺動著, 弧度變小時, 擺動的速度也變慢了.他覺得鏈條的節奏好像是有規律的, 雖然往返的距離越來越小, 但吊燈每往返一次所用的時間似乎都一樣長.沒有鐘錶, 他用右手按住自己的脈搏, 默默地數著吊燈擺動一次脈搏跳動的次數.他發現, 吊燈每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確是相同的.
伽利略心裡突然一亮, 他想到: ”亞里士多德說過, 擺經過一個短弧要比經過長弧快些.亞里士多德是不是弄錯了?”他回到家裡找來材料, 做了幾個擺.他把短擺掛在屋子裡, 長擺掛在大樹上, 然後精確計算一個擺從弧的一頭運動到另一頭所花的時間.實驗結果證明, 擺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是由繩子的長度決定的, 不管擺的重量如何, 與振幅也無關.
但伽利略還有些不明白.因為亞里士多德說過, 物體從高處落下時, 速度是由重量決定的.物體越重, 下落速度也越快.但是, 擺不也是從高處落下嗎?為什麼只要擺的繩長相同, 擺落到最低點的時間都相同, 而跟重量沒有關係呢?
他決定到比薩斜塔上進行下一步的試驗.他發明了一個小機關, 只要一碰按鈕, 盒中的物體就能同時落下.試驗的一天, 他讓學生們拿著盒子站在二層、三層、五層及塔頂視窗, 他發出了訊號, 二樓的學生開啟盒子, 把一個1 磅重的鐵球和一個10 磅重的鐵球同時從塔上落下.這樣一層一層地試驗, 每一次試驗下來, 不同重量的鐵球都同時到達地面.
著名的比薩斜塔成了伽利略推翻亞里士多德錯誤的落體理論的歷史見證者.
伽利略 (1564~1642) , 義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發現了擺動定時性定律, 提出了自由落體定律, 發明了比重秤、空氣溫度計, 發明了枷利略望遠鏡, 證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說是正確的.
枷利略從小多才多藝.他會畫畫、彈琴, 非常喜歡數學, 會製造各種各樣的機動玩具.他本可以成為一個大畫家或者大音樂家.
但是, 他更愛自然科學.他的心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疑問.他老是問父親, 為什麼煙霧會上升?為什麼水會起波浪?為什麼教堂要造得頂上尖、底層大?長大以後, 他的疑問就更多了.他深入鑽研了亞里士多德的著作, 常常陷入沉思之中.他想, 亞里士多德的許多理論並沒有經過證明, 為什麼要把它們看作是絕對真理呢?
伽利略少年時代提出的許多個為什麼, 後來都由他自己找到了答案.
在伽利略的故鄉比薩城裡, 有一座既莊嚴又華麗的大教堂.一天下午, 伽利略來此參觀.一個司事開始給一盞油燈注滿油, 把燈掛在教堂的天花板上, 漫不經心地讓它在空間來回擺動.伽利略看到, 吊燈開始以一個很大的弧度擺動著, 弧度變小時, 擺動的速度也變慢了.他覺得鏈條的節奏好像是有規律的, 雖然往返的距離越來越小, 但吊燈每往返一次所用的時間似乎都一樣長.沒有鐘錶, 他用右手按住自己的脈搏, 默默地數著吊燈擺動一次脈搏跳動的次數.他發現, 吊燈每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確是相同的.
伽利略心裡突然一亮, 他想到: ”亞里士多德說過, 擺經過一個短弧要比經過長弧快些.亞里士多德是不是弄錯了?”他回到家裡找來材料, 做了幾個擺.他把短擺掛在屋子裡, 長擺掛在大樹上, 然後精確計算一個擺從弧的一頭運動到另一頭所花的時間.實驗結果證明, 擺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是由繩子的長度決定的, 不管擺的重量如何, 與振幅也無關.
但伽利略還有些不明白.因為亞里士多德說過, 物體從高處落下時, 速度是由重量決定的.物體越重, 下落速度也越快.但是, 擺不也是從高處落下嗎?為什麼只要擺的繩長相同, 擺落到最低點的時間都相同, 而跟重量沒有關係呢?
他決定到比薩斜塔上進行下一步的試驗.他發明了一個小機關, 只要一碰按鈕, 盒中的物體就能同時落下.試驗的一天, 他讓學生們拿著盒子站在二層、三層、五層及塔頂視窗, 他發出了訊號, 二樓的學生開啟盒子, 把一個1 磅重的鐵球和一個10 磅重的鐵球同時從塔上落下.這樣一層一層地試驗, 每一次試驗下來, 不同重量的鐵球都同時到達地面.
著名的比薩斜塔成了伽利略推翻亞里士多德錯誤的落體理論的歷史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