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蒙牛不不隨便
-
2 # 福祿嘻哈
陀飛輪在18世紀的寶璣大師的年代裡是創新發明,直到上世紀5、60年代,它依然是考驗製表師技藝的超級複雜機械系統。但進入新世紀以來,數控機床等新加工機器的普及,讓人們可以製作出更加複雜精密,而且也更加數量眾多的陀飛輪表。從今天的角度看,寶璣製作的陀飛輪最為經典均衡,也最體現出陀飛輪的原汁原味。江詩丹頓與愛彼的陀飛輪也同樣地古典。百達翡麗的陀飛輪低調隱秘。朗格陀飛輪不僅風格獨特,而且還擁有停秒的功能。此外,價廉物美的豪雅陀飛輪也不錯。總之,喜歡陀飛輪的人選擇餘地不小,就看個人的預算與審美了。
-
3 # time灬
最喜歡積家的3D陀飛輪,也繞不過陀飛輪的發明者寶璣,寶珀、VC的陀飛輪也給非常好,IWC的也不錯,都是當代製表工藝中的佼佼者,終於在腕錶新聞中沒有到“一……永逸”,的字眼感覺很舒服……
-
4 # 鄒三山的玩表秘術
IWC Big Pilot"s Watch Constant-Force Tourbillon Edition “Le Petit Prince”
「航空」一直是表迷們最鍾愛的主題之一。鐘錶藏家們總會幻想某日自己能戴上一枚可靠的腕錶,然後飛向藍天縱情馳騁一番 而他們的腕上夥伴則會始終保駕護航。 IWC (萬國表) 對飛行主題的一大致敬方式便是Le Petit Prince系列。
以著名作家以及飛行先驅Antoine de Saint-Exupéry的童話作品為名的這一系列作品以夜藍色錶盤為特色。IWC也釋出了Le Petit Prince系列旗下的最新作品 Big Pilot"s Watch Constant-Force Tourbillon Edition “Le Petit Prince”
這款新作搭載的IWC 自制機芯94805 內設有恆動力陀飛輪系統,其同時還採用了帶有Portugieser 系列風格的錶殼。本作旨在解決一個存在已久的問題:隨著主發條向擒縱機構輸送的能量減弱,機芯的擺幅和精度都會出現誤差。
而IWC 的專利恆動力陀飛輪技術則透過將擒縱裝置和來自錶盤輪系的直接推拉力分開,每一秒重新收緊暫時儲備動能的擺輪遊絲,一舉克服了動力隨時間流逝而下降的問題。如此一來,擒縱輪便得以免受重力影響並且獲得均勻釋放的能量。
錶盤9 時位可見陀飛輪系統,其以2.5Hz 擺頻穩定運作。本作搭載的手上條機芯還提供了96 小時(或者說四日)動力儲存,用家透過4 時半位之間的視窗便能獲知動力剩餘情況。此外,本作還在1 時位設有月相視窗,其內部飾有站在自己星球上的小王子圖案。
在令人矚目的機芯功能之外,全新的Le Petit Prince 腕錶也是IWC 首款採用「硬金」錶殼的作品。硬金是一種全新的18K 合金,其色調比常規的黃金偏紅,而耐久度則提升了五至十倍它讓人想起Hublot 的「Magic Gold」。
在主推產品上加入全新物料是很常見的做法,可以預見的是,這一物料未來也會下放到更便宜的腕錶上。 當然也只是相對地便宜,畢竟它仍然是18K 金。與其他Big Pilot 錶款相似,新作錶殼直徑46.2 毫米,而厚度為13.5 毫米。
透過其表背的藍寶石水晶視窗可見精心裝飾的夾板和部分齒輪系(機芯真正的亮點還是在錶盤可見的陀飛輪機構上)。
IWC Big Pilot"s Watch Constant-Force Tourbillon Edition "Le Petit Prince"腕錶總共限量十枚,所以我多半也無緣見到其實物。但這並不妨礙我對IWC技術成就的欣賞。陀飛輪技術自誕生之日起已存在了兩個多世紀的時間,而恆動力系統與96小時動力儲存的搭配也相當合理。至於「硬金」錶殼,我們還要繼續觀察它日後的表現才能下結論。如果這種新物料確實非常耐用,那麼它也是值得大家考慮的一大產品優勢。
-
5 # 重慶珠寶定製燦哥
寶璣Breguet經典系列3795陀飛輪,朗格A.Lange&ShneTourbillon Pour Le Mérite芝麻鏈陀飛輪,理查德米勒Richard MilleRM 56-02藍寶石水晶陀飛輪。
回覆列表
不用說,絕對支援寶珀的陀飛輪,寶珀的陀飛輪和傳統的陀飛輪不同,採用的是浮動陀飛輪,製作難度和工藝等級也比傳統陀飛輪更高,並且寶珀的陀飛輪因為取消了上夾板的單臂支撐結構,所以看上去更薄,具備很不錯的觀賞性,從外觀上來看就像一隻“飛翔的大鳥”,看了一眼便很難忘記,而且鍾詠麟也曾經說過寶珀的陀飛輪是世界上最漂亮的陀飛輪,這一點不支援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