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營造社會氛圍,提高教師地位。教師的職業認同感是個動態的過程,也是長期實踐、長期訓練的過程。培育教師的自我認同,就要在全社會範圍內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和風氣,使教師真正體會到自己是受人尊重的,自己的勞動成果是有價值的。尤其是農村,更應關注和解決教師的工資收入、福利待遇、職稱評定、成果鑑定等實際問題。
職業認同的形成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既有社會對該職業正向評價的作用,也有個人興趣、愛好、志向追求的作用。職業認同中的歸屬感,作為個體對所從事職業的肯定性評價,是克服了職業的外在性、異己感而把自己個人的價值和意義同所從事職業的價值和意義內在地統一起來的結果。因此,職業認同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思想基礎。
2.關心教師生活,重視心理健康。作為學校管理者,不僅要考慮教師的經濟需求,更要注重其社會需求及心理需求。在社會需求方面,要為教師創設和諧寬鬆的工作環境和人際關係,關心教師的生活,關注教師的成長,建立公正、合理的教師評價機制,不斷增強教師的工作責任感;在心理需求方面,應充分發揮精神激勵法,肯定每位教師在學校中的重要地位,明白自己在學校這根整體鏈條中的“不可替代性”。這樣,隨著教師需求的不斷滿足,教師的角色意識就會越來越濃,職業的認同感也會越來越高。這時教師就會感到:教書育人不僅僅是謀生,而且還是一種樂趣,是人生價值的一種追求。
戴維·賴斯認為,一個有成效的教師通常比較公正、民主、負責、善良、機敏、靈活、自信、頑強,能積極反饋各種刺激。無可否認,一個具備熱情、同情、幽默等個性品質的教師,肯定比缺乏這些心理品質的教師更能夠在職業領域取得成就。培養教師積極的、正面的心理特質,消除或減少消極的、負面的心理特質,將有助於教師形成健康的自我認同心理機制。
3.發揮自我效能,追求職業境界。經濟需求是人之生存的基本條件,而社會的需求則是對其工作價值的認同,心理的需求才是自我效能充分發揮的關鍵。
中國學者楊啟亮教授認為,教師的職業境界有四個層次:一是把教育看作是社會對教師角色的規範、要求;二是把教育看作出於職業責任的活動;三是把教育看作出於職業良心的活動;四是把教育當作幸福體驗。他認為,前兩種境界是一種“他律”的影響,後兩者是“自律”的取向,並建議教師做到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教師職業的自我認同,已經是教師在某種程度上內化了的自律取向,是個體主動的、有意識的、積極的心理體驗。只有具備了這樣的的心理體驗,教師才可能以主人翁的態度從事教師職業。
認同,心理的需求才是自我效能充分發揮的關鍵。
1.營造社會氛圍,提高教師地位。教師的職業認同感是個動態的過程,也是長期實踐、長期訓練的過程。培育教師的自我認同,就要在全社會範圍內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和風氣,使教師真正體會到自己是受人尊重的,自己的勞動成果是有價值的。尤其是農村,更應關注和解決教師的工資收入、福利待遇、職稱評定、成果鑑定等實際問題。
職業認同的形成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既有社會對該職業正向評價的作用,也有個人興趣、愛好、志向追求的作用。職業認同中的歸屬感,作為個體對所從事職業的肯定性評價,是克服了職業的外在性、異己感而把自己個人的價值和意義同所從事職業的價值和意義內在地統一起來的結果。因此,職業認同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思想基礎。
2.關心教師生活,重視心理健康。作為學校管理者,不僅要考慮教師的經濟需求,更要注重其社會需求及心理需求。在社會需求方面,要為教師創設和諧寬鬆的工作環境和人際關係,關心教師的生活,關注教師的成長,建立公正、合理的教師評價機制,不斷增強教師的工作責任感;在心理需求方面,應充分發揮精神激勵法,肯定每位教師在學校中的重要地位,明白自己在學校這根整體鏈條中的“不可替代性”。這樣,隨著教師需求的不斷滿足,教師的角色意識就會越來越濃,職業的認同感也會越來越高。這時教師就會感到:教書育人不僅僅是謀生,而且還是一種樂趣,是人生價值的一種追求。
戴維·賴斯認為,一個有成效的教師通常比較公正、民主、負責、善良、機敏、靈活、自信、頑強,能積極反饋各種刺激。無可否認,一個具備熱情、同情、幽默等個性品質的教師,肯定比缺乏這些心理品質的教師更能夠在職業領域取得成就。培養教師積極的、正面的心理特質,消除或減少消極的、負面的心理特質,將有助於教師形成健康的自我認同心理機制。
3.發揮自我效能,追求職業境界。經濟需求是人之生存的基本條件,而社會的需求則是對其工作價值的認同,心理的需求才是自我效能充分發揮的關鍵。
中國學者楊啟亮教授認為,教師的職業境界有四個層次:一是把教育看作是社會對教師角色的規範、要求;二是把教育看作出於職業責任的活動;三是把教育看作出於職業良心的活動;四是把教育當作幸福體驗。他認為,前兩種境界是一種“他律”的影響,後兩者是“自律”的取向,並建議教師做到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教師職業的自我認同,已經是教師在某種程度上內化了的自律取向,是個體主動的、有意識的、積極的心理體驗。只有具備了這樣的的心理體驗,教師才可能以主人翁的態度從事教師職業。
認同,心理的需求才是自我效能充分發揮的關鍵。
中國學者楊啟亮教授認為,教師的職業境界有四個層次:一是把教育看作是社會對教師角色的規範、要求;二是把教育看作出於職業責任的活動;三是把教育看作出於職業良心的活動;四是把教育當作幸福體驗。他認為,前兩種境界是一種“他律”的影響,後兩者是“自律”的取向,並建議教師做到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教師職業的自我認同,已經是教師在某種程度上內化了的自律取向,是個體主動的、有意識的、積極的心理體驗。只有具備了這樣的的心理體驗,教師才可能以主人翁的態度從事教師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