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勻鈞1991
-
2 # 成蹊36173
百戰百勝的戰役不是很清楚,有這麼兩場戰役確很像,李靖大破突厥VS偷襲珍珠港
看過偷襲珍珠港的電影的有興趣可以看看《資治通鑑》李靖大破突厥。
-
3 # 方城闕
百戰百勝的將軍在歷史上有嗎?從歷史記載來看,基本沒有。
我們先來看看在古代兵家有著崇高地位,被譽為兵家四聖的孫武、吳起、白起、韓信,他們在戰爭中的具體表現。
孫武,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孫子兵法》著作者,被尊稱為“兵家至聖”,曾經與伍子胥一道協助吳王闔閭,攻下楚國都城郢城,致使楚國幾近滅亡。由於戰例記載很少,大多語焉不詳,故不多言。
在來看一下有著“兵家亞聖”之稱的吳起。其在世時,先後在魯、魏、楚三國為將,先後擊敗過齊、秦、趙、魏、百越,戰績彪柄。吳起生前著有《吳起》四十八篇,現存《吳子兵法》六篇。
我們不妨看一下殺妻求將,素來把功名視為人生最高目標的吳起,在自己所著的《吳子.圖國》中,對自己征戰一生的記載:
“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餘則鈞解。闢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吳起自述他與諸侯大戰七十六次,勝六十四次,剩下的十二戰與敵人打的是勢均力敵,算是平手吧。
吳起一向自視甚高,功名心極強,在其自述中也不敢自誇百戰百勝,應該真實可信。
我們在來看兵家四聖之一,有著“戰神”、“人屠”稱號的白起,在戰國時期的戰績。
白起在秦當帥三十多年,伊闕、華陽、鄢郢、長平四戰,可以說是其顛峰之作。一生為秦國攻取城池七十多座,司馬遷贊其為:
“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
值得注意的是,白起用兵從不打無把握之戰,尤其善打殲滅戰,不遵守古訓“窮寇勿追”的戰法,而是對敵窮追猛打。長平之戰後,秦昭襄王再次啟用白起率軍攻趙,白起認為滅趙時機已失,三番五次拒不掛帥,被秦王賜死。
白起在戰國時期,可謂是戰神般的存在,無人可比。在歷史記載中,白起沒有敗跡可查,但也沒有百戰百勝的明確記載。
而在來看四聖之一,有著兵仙之稱的韓信。
韓信在兵家四聖中是迷一般的存在,有著獨特的地位。細觀韓信用兵,讓人匪夷所思,直呼天才、仙人也。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木罌渡河、背水一戰、濰水之戰、垓下之戰,各個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精典戰例,是古代兵家最神機莫測之人,無法評判,只能膜拜。
由此可見,兵家四聖在古代戰爭史上的崇高地位,既有理論,又有實踐,鮮有敗績,但要說百戰百勝,值得商榷。
四聖之後,還有霍去病,李靖,成吉思汗這樣的大神,戰績彪柄,敗績難尋。
那麼如何理解百戰百勝呢?在冷兵器時代,上述這些兵家四聖也好,還是霍、李、成這樣的戰神也罷,用百戰百勝來形容他們卓越的軍事才能倒也無妨,形容嗎。
而隨著火器的出現,特別是明代中後期火器的大量運用,將軍個人的軍事素養,火器的先進與否,兵士掌握火器的熟練度,逐漸成為決定戰爭成敗的重要因素。
由此開始,百戰百勝的將軍基本絕跡,“常勝”將軍,成為了將軍的最高評價。
此時,考量將軍的標準理應用勝率來考量,如明至清朝時期幾位著名的將領戚繼光、嶽鍾琪、左宗棠等人,你如果用百戰百勝來比較,皆不達標,但如果用十戰八勝的勝率比較,都可稱之為名將。
而到了二十世紀,隨著熱兵器的升級換代,戰爭規模的擴大,戰爭所造成的損害是越來越大,對將軍的綜合要求是越來越高。
以人民軍隊為例,從八一南昌起義,到抗日戰爭,再到解放戰爭,我軍例來都是以小打大,以弱勝強,對將軍的綜合能力要求更高。如解放戰爭初期,劉伯承指揮的晉冀魯豫軍區部隊,先後取得上黨、邯鄲、定陶、隴海等戰役的勝利,根據地的軍民歡心鼓舞,特別製作一面錦旗,上書“常勝將軍”,贈予有著“軍神”之稱的劉伯承司令員,感其為根據地所帶來的偉大勝利。
劉伯承聞訊後,惋拒了錦旗,並謙虛的說道:“說我是常勝將軍,我不敢當。不會是常勝,多數勝就不錯了。”
反觀現在,歷史虛無主義氾濫,動輒這個百戰百勝,那個百戰不殆,完全不顧當時的歷史背景,能誇多大算多大,語不驚人誓不休,由此造成這個家,那個家的滿天飛,令人生厭。
回覆列表
南北朝白衣將軍陳慶之,北送元顥,孤軍深入北伐,自銍縣至洛陽,行程3000餘里,47戰克魏32城,一往無前,可謂神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