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小白VLOG
-
2 # 海豚圈圈APP
當孩子想要去探索一些新事物的時候,作為家長會認為孩子會陷入到一個危險的情況,呢這個時候父母出於本能,就想跑過去把孩子解救出來。
這樣子其實是妨礙了孩子去自主的探索一些事物。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是提供一個陪伴的角色,我們鼓勵孩子去冒險,我們可以站在旁觀者的角度。
當他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去幫他一把。讓他先嚐試,逐步的孩子會知道,做任何事情他需要先嚐試,爸爸媽媽會在背後支援他,他才會有更多的自信,更多的自主能力。
-
3 # 環江鍾彬
一首先我們應該放手。只要對孩子放手才能讓他們獨立做一些事情,否則孩子就會依賴。
二其次我們應該給孩子多一些引導,也就是說一定要讓孩子成為喜歡獨立的人。
三我們不要給孩子包辦一些事情,而是應該讓他們逐漸自己懂得如何做一些事情。
四我們可以適當鼓勵孩子,在孩子做好事情的時候,我們不要吝惜讚美的言辭。
五如果孩子不懂得自立,我們就應該給孩子做好示範,讓他們
慢慢學會自立自強。
讓孩子愛上勞動
現在的家長們普遍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卻時常忽略教育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結果孩子一離開家就連基本的生活都成了一個難題。更有的孩子已經到了初中的年齡還不會洗衣服等簡單家務,一件校服穿一個星期在學校非常普遍。
其實,做家務不僅能培養孩子的動手和自主能力,還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和責任感。所以,在孩子的教育計劃裡,每個家長都應該加上對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的培養計劃!
那麼應該怎樣正確引導孩子呢?做好下面3點必不可少!
一、不同年齡做不同的家務,量力而行
·2~3歲引導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諸如澆花、整理玩具等。
·3~4歲的時候主動擺放碗筷、把自己的髒衣服扔進髒衣簍、疊好自己的衣服等。
·4~5歲嘗試自己鋪床、把自己的洗漱用品整理擺放好、準備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等。
·5~6歲就可以引導孩子做複雜一些的工作。如整理自己的書包、幫忙擦桌掃地、收拾自己的房間等。
·7~12歲能在父母的幫助下做簡單的飯、洗碗、擦地等更復雜一些的家務。
·13歲以後就可以鼓勵孩子做清理冰箱、衛生間等家務。
二、培養讓孩子主動做家務的習慣
1、從個人工作開始做起。
讓孩子從個人的工作開始做起,培養孩子自主獨立的觀念;鍛鍊自己的生活能力。然後再隨年齡增長合理引導孩子幫忙分擔家裡的其他家務,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2、家長逐步引導。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參加某項家務工作,給予孩子一定的幫助。引導孩子發現其中樂趣,而不是覺得家務是一項枯燥無聊的“任務”
3、家長鼓勵誇獎,讓孩子獲得認同感。
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時,家長應當給予孩子肯定和誇獎。許多家長透過物質獎勵來提升孩子的勞動興趣,時間一長反而可能會起反作用,在表揚孩子的同時適當給予物質上的獎勵才能讓孩子真正喜歡上做家務。
4、以身作則,保持耐心。
家長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讓孩子感覺家務本身就是一件很討厭的工作。家長們要注意父母雙方對家務工作的分配,不要灌輸孩子家務就是女生的工作等錯誤的觀念。在日常也要保持耐心,孩子做不好某件工作時應該鼓勵、幫助孩子完成工作,切忌破口大罵或表現出不耐煩的神情。
三、讓做家務變成親子游戲
讓孩子做家務是幫助孩子成長的最好機會,不僅可以增加孩子做事能力,更可培養他的責任心。但是低齡兒童往往缺乏耐心,所以,父母在培養孩子做家務習慣時需要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能“自主自發”地去做,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1
2
從遊戲中學習。例如:
清潔隊員與收購員。寶寶假設自己是一位清潔隊員,開著一輛清潔車,收集各種玩具和東西,然後交給收購員處理,藉由遊戲培養孩子做家務興趣。
擇菜:從擇菜到洗菜,讓孩子知道所吃的菜餚需要經過這些步驟才能食用,從學習中教導孩子做家務。
擦地比賽。設定一些小規則,家長和小朋友們用比賽的方式進行遊戲,看看誰擦得又快又幹淨。
讓寶寶從小就培養愛勞動、獨立的能力,父母給孩子創造一種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對孩子進行早期勞動訓練,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會讓他終身受益。所以,這個暑假,家長朋友們趕快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