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養殖顧問阿狸
-
2 # 農村達人224
我們養鵝都是每年春秋兩季,根據鵝大小重量驅蟲兩次。
雛雞一我們根據鵝大小在一個月或者一大半月齡驅蟲一次。
商品鵝養三至四個多月就到秋後出欄出售了。
如果自己留種鵝,五個月左右再驅蟲一次。
雛鵝種鵝與鵝雛分開養,因為成年鵝往往攜帶球蟲卵,常常透過糞便、及其汙染的場所土壤、飲水、飼料等感染雛鵝。五至八月是球蟲病高發期,也是孵化的高峰期,所以要嚴加防範,球蟲靈,預防量拌料,也可用磺胺類及青黴素控制。
鵝寄生蟲很多:有球蟲、絛蟲、蛔蟲,及其它寄生蟲。
病鵝表現:日漸消瘦、精神不振,羽毛蓬鬆無光澤、翅膀下垂、產蛋率低,軟皮蛋。
排稀便,如果是球蟲病,排便混有肉狀物並有血液。肛門突出,周圍汙染。
後期全身功能衰竭導致死亡。
防治:加強飼養管理搞好衛生,及時清除糞便,高溫發酵,殺死蟲卵及其它衛生物,防止傳播。
勤消毒滅菌防止蟲卵存在威脅鵝健康。
出牧放養的鵝群,禁止去低窪泥塘,及死水溝、死水塘放牧,避免鵝吞食攜帶寄生蟲卵的微生物,被感染,引發傳播。
鵝線蟲:主要感染雛鵝,寄生於雛鵝,消化道、呼吸道、引起消化系統病變,發炎潰瘍等。
病鵝表現:精神萎靡,食慾廢絕、消瘦、發育緩慢,僵鵝,後期呼吸困難,最後衰竭死亡。
防治:定期消毒滅菌。及時清除糞便、垃圾,做無害化處理,防止傳播。
定期驅蟲,一年兩次。根據實際情況選用藥很多,廣譜的丙硫苯咪唑、及驅蛔蟲的蛔蟲靈等獸醫會合理建議用藥。
定期驅蟲,保證幼鵝的快速健康成長,提高飼料吸收利用率,加快增重速度,縮短飼養週期,節約飼養成本。還能減少因體質差,抗病能力弱引發的其它疾病,所以養鵝驅蟲也是保障鵝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環節。一
-
3 # 深山鳴鳥
一般從15日齡開始打蟲。雛鵝在40 日齡左右時要全群驅蟲1 次。直到仔鵝84 日齡進入預飼期時, 還須再驅蟲1 次。後備種鵝則在4~5 月齡時要再次驅蟲。
1、球蟲:用球痢靈或球蟲淨、也可用氯苯胍或鹽黴素。
2、絛蟲:用吡喹酮或硫雙二氯酚。
3、裂口線蟲:用驅蟲淨
4、鵝蝨:可用胺丙畏、除蟲菊粉、硫磺粉或氟化鈉粉等。
症狀:1 鵝球蟲病。
主要發生於15 日齡以後的雛鵝,病鵝先排稀便,隨後稀便中帶血,病重時拉血便;病鵝食慾廢絕,飲水增加,嚴重貧血,消瘦,出現痙攣等神經症狀而死亡,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成鵝多為隱性帶蟲者而症狀不明顯。
2、絛蟲病:破壞和影響鵝的消化,吸取鵝的營養,並能產生毒素使鵝生長髮育受阻,嚴重時還常造成仔鵝較高的死亡率,甚至影響到填鵝肥肝的效果。
3、裂口線蟲病。
鵝的裂口線蟲主要寄生在鵝的肌胃角質層下, 形成蟲道,引起潰瘍,雛鵝的感染率甚高,影響其食慾和生長,使病鵝消瘦、下痢、貧血,嚴重時衰竭死亡。解剖死鵝可見肌胃的角質層易碎、壞死並呈棕色,剝去角質層,黏膜面有潰瘍,同時可以找到蟲體。成鵝則為帶蟲者,症狀不明顯。
4、鵝蝨。寄生於鵝的羽毛和體表,在冬春季大量繁殖,齧食鵝的羽毛、皮屑及血液,使鵝騷動不安,影響鵝只的正常休息、生長、產蛋及育肥。
-
4 # 調皮搗蛋開心就好
一般從15日齡開始打蟲。雛鵝在40 日齡左右時要全群驅蟲1 次。直到仔鵝84 日齡進入預飼期時, 還須再驅蟲1 次。後備種鵝則在4~5 月齡時要再次驅蟲。
回覆列表
絛蟲預防:鵝苗、肉鵝、成年鵝分開飼養。秋末成年鵝驅蟲1次,鵝苗、肉鵝放牧後20天驅蟲1次。驅蟲:吡喹酮,每公斤體重5~10毫克,1次投服;或硫雙二氯酚,每公斤體重150~200毫克,1次投服。服驅蟲藥期間應圈養,徹底清除 24小時內的鵝糞並作發酵處理。
鵝裂口線蟲病 預防:大、中、小鵝分開飼養,防交叉感染;鵝苗20~30日齡、90~120日齡時各進行1次預防性驅蟲。驅蟲:每公斤體重25毫克丙硫咪唑,1次投服;或每公斤體重用40~50毫克驅蟲淨(四咪唑),1次投服。驅蟲應在隔離鵝舍內進行,投藥後3天內,徹底清除鵝糞並作發酵處理。
鵝球蟲病預防:糞便每天清除並堆積發酵;不同年齡的鵝分開飼養管理;用具、鵝舍經常清潔消毒。驅蟲:按每公斤飼料加100~200毫克氨丙啉,拌勻後飼餵,連用10天,預防量減半;或每公斤飼料加入200毫克複方磺胺對甲氧嘧啶,拌勻後飼餵,連用5~7天;或以每升水中加0.5~1毫克地克珠利溶液飲水使用,連用3~5天。宜用兩種以上的藥物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