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傾苦念
-
2 # 書香居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這兩句話出自《勸學》
這兩句話的關鍵字在“為”上,可以有以下兩種解釋
01 普通的解釋。“為”,讀四聲,wèi。“為了”的意思。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解釋為:古代做學問的人是為了學習、提高自己,為了自己的目標完成。現在的做學問的人是為了做給別人看,讓別人知道、重視、尊重自己。
可能後世一般做搞研究的人都會做這樣的解釋,以此為理,並且以此而行。
那樣對先秦荀子的真實意義就是曲解了,謬矣!
02 深層次解釋。“為”, 讀二聲,wéi,“修為、修正”的意思。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這兩句的意思是,古代的做學問的人是為了修正自己,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言行,不斷提高個人德行和學問等綜合方面。現在做學問的人是到處“修正”別人,拿著自己的“標尺”,到處量別人的長短是非。
這應該是對這兩句話真實的理解。
03 關聯例證。民間流傳有一句俗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關鍵字也是這個“為”,正確的讀音應該是二聲,表示“修正、修為”的意思。而不是四聲“為了”。
這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正確的理解是:如果一個人不積極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言行,一直錯誤下去,那就會受到天地自然的法則的懲罰,結果很嚴重。
因為讀音的錯誤,許多人都把這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曲解為:人如果不替自己爭取利益,就會被老天誅殺、被大地消滅。錯了!全錯了!因此很多人把這句話做為自己自私自利的理論證據,可勁兒的去爭去搶去奪,得不到就用種種手段鬥爭,還美其名曰:“古人都說過,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不這樣做的都是傻子!”
所以說,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讀書誤解文意,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做學問的人,不能不注意啊!
讀書是一種修養。古時候人們讀書沒有那麼多世俗的想法,就是為了自己修身養性。如今的人讀書是為了別人,為了向別人證明自己的學識淵博,當然也為了能在社會上謀得一份體面的職業。
為別人讀書,有的是為了文憑,為了父母的炫耀,有的讀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唸了多年自己不感興趣的書。
我出生於六十年代初,還好,思想保持有那麼一些單純,讀書時沒有感覺到對功名利祿的追求,在自己的心靈城堡裡裝滿的是神話和英雄,還有那些快樂的、神奇的故事。感謝那個時代的圖書,給我們帶來享不盡的福利。
現在的孩子的精神世界多麼殘酷啊,跟著大人們的意願學這學那,跟著潮流,趨之若鶩,被動學習,他們的個性和純真都受到了嚴峻的現實挑戰。
讀書能擺脫無知和野蠻。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讓自己的心靈仍然處於一種無知、粗魯的原始狀態。讀書可以使我們的眼光更長遠,心胸更寬闊。讀書變得聰慧和自信,凡充滿正能量的勵志書,能讓我們變得聰慧和自信。而總是有那麼一些所謂的名人、明星、專家,會透過極端的話語譁眾取寵般侵蝕你對男人的信念和對女性的尊重,動搖你對家庭的神聖信念,嘲笑你的信仰,並破壞你對道德義務和責任的意識。
選擇讀書是一種能力。夢想有選擇,告別平庸有選擇,讀書有選擇。選讀那些對生活最有幫助、能夠振奮精神、有益心智的好書,是一種具有巨大價值的能力,能喚起我們的勇氣和信念。猶如登山要選擇什麼樣的登山工具,掌握什麼樣的登山知識一樣重要。
在今天,書籍不再是一種奢侈品,而是一種必需品,一個沒有學習氛圍的家庭如同沒有窗戶的房子,讓你沒有機會開脫視野,享受不了黃金時期的啟蒙教育的快樂,也成就不了好習慣的養成。讓孩子學到與自身年齡相符合的知識,能對他們一生給與持續的回報,讓他們脫穎而出。
讀書能培育一種品味。經常讀經典著作,讀自己感興趣的書,能提升閱讀品味,能淨化心靈。而換了品味比較低俗、追隨錯誤潮流、無聊空洞的有害圖書,就像食物的好惡一樣而自覺的拒絕。一本誘人墮落的書要麼會廢掉你的理想,要麼就讓你生活在墮落之中。因為當你對一本爛書的汙垢熟視無睹時,你就會對生活中健康一面視而不見,就會改變生活的理想和抱負。
生命是短暫的,在人生中沒有體會到改變自身命運的是一種缺失,也是一種不幸——但你仍然可以在讀書中彌補這遺憾!讀書創造了一個美麗的新世界,這是一份最好的、沒有時空能夠阻斷的永恆的禮物。
當你能夠擠出時間堅持讀書,有目的地讀書,勤奮思考,用知識喚醒心中的力量的那個時候起,你就真正讀懂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