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叮咚老師
-
2 # 滾動雪球
衍生工具具有雙重性;
1.套期保值,規避風險
使用一項或多項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抵消被套期專案全部或部分公允價值變動。
2.投機套利,賺取差價
交易者自己承擔風險,預測衍生金融工具的價格走向,跨期賺取價格變動差異,其突出表現為沒有實物交易的基礎,是典型的“買空賣空”行為。
投機者可以利用槓桿作用進行投機,獲取高額利潤利弊:
1、衍生工具具有槓桿作用,投資者有機會高收益的同時也面臨十分高的風險,可能導致個體投資者甚至是大的金融機構,如商業銀行的破產.
2、衍生工具可以使一定量的資金髮揮放大幾倍的作用,投機可能導致金融市場的動盪,是金融系統風險大大增加.
-
3 # 船員球球
金融衍生工具一般都有槓桿。有槓桿收益和風險就同步擴大了。股票你一萬塊,要掙2千塊,挺難的,但是期貨就相對容易
-
4 # 李文李經理
傳統金融工具,包括貨幣、票據、股票、債券等,而金融衍生工具,就是在傳統金融工具基礎上衍生和派發的,以保證金交易為特徵的金融工具。
它以各種形式的合約存在,有標準化的期貨、期權,也有非標準化的遠期、互換。
-
5 # 金資手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可以為風險規避者提供多種規避工具;另一方面,一旦運用失敗,就成為金融失敗的風險根源。它既具有規避風險和推動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也具有助長經濟不穩定的負作用。一方面它為投資者提供規避風險的工具;另一方面作為一種投機工具可能導致市場巨大的波動及風險。
-
6 # 方什覆盤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傳統金融工具,包括貨幣、票據、股票、債券等。
而金融衍生工具,就是在傳統金融工具基礎上衍生和派發的,以保證金交易為特徵的金融工具。它以各種形式的合約存在,有標準化的期貨、期權,也有非標準化的遠期、互換。
先來看看金融衍生工具的誕生
當風險來臨時,有的人選擇自己承擔,有的人則想辦法把風險轉嫁出去。這也是金融衍生工具誕生的最基本原因:規避風險。換句話說,金融衍生工具就是轉嫁風險的各種合約。
以老王為例:
老王覺得某股月底要漲到20元,但手頭緊,又擔心有錢後20元買不到。
於是跟小李簽了合約:我老王保證,在30號以每股20元買入10手股票。然後交了保證金,
到了30號,該股漲到了25元。但按合約規定,老王可以每股20元買入10手。
這就是老王利用期貨合約規避股價上漲風險的故事。
也許有人說,小李是傻子嗎,居然肯幫老王承擔風險?其實每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各不一樣,對小李來說,他不僅可以收取好處費(手續費),也將股價下跌的風險轉嫁給了老王。
不過在實踐中,涉及交割的情況較少,因為聰明人都知道,買賣合約就能賺錢。做個方向相反的操作,比如一賣一買或一買一賣,合約就能了結,這個過程即平倉。
既然不交割,那也沒不用付全款,所以合約買賣一般以保證金的方式進行,即槓桿交易。
一把雙刃劍
當然,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可以規避客觀存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如果運用不當,它又是一顆“定時炸彈”。
比如風險判斷錯誤:
小李原本想將股價下跌的風險轉嫁出去,結果只能在股價25元時,以20元“賤賣”。
最大的隱患則是投機:相當部分投資者,買賣合約不是為迴避風險,而是主動擁抱風險,試圖以小博大。以賣空為例:
當股價升到30元,老王覺得太高,要跌到25元才合理,於是又跟小李簽了合約,交了保證金後,借了10手股票在30元賣出。但賣出後該股蹭蹭往上漲,小李也不是吃素的,所以等待老王的可能是強行平倉。
再試想一下,如果“老王”是一家很大的金融機構,結局又會如何呢?巴林銀行倒閉事件或許就是參照。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回覆列表
傳統金融工具,包括貨幣、票據、股票、債券等,而金融衍生工具,就是在傳統金融工具基礎上衍生和派發的,以保證金交易為特徵的金融工具。
它以各種形式的合約存在,有標準化的期貨、期權,也有非標準化的遠期、互換。
金融衍生工具的誕生當風險來臨時,有的人選擇自己承擔,有的人則想辦法把風險轉嫁出去。
這也是金融衍生工具誕生的最基本原因:規避風險。換句話說,金融衍生工具就是轉嫁風險的各種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