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船長肆叔

    橋瑁,非喬瑁。

    首先,某個人出現在史書上一定是有內在邏輯的。

    歷史我們每個人都在經歷,但史書並不允許記錄每個人的每件事。

    當然,如果科技發展到某些恐怖的程度,比如大劉小說《鏡子》裡的超弦計算機能夠實現,我們可以透過鏡子瀏覽此刻之前任何一個人任何一件事的來龍去脈,那歷史將沒有任何爭議。看看“鏡子”就知道前因後果。

    但實際的情況是,歷史只能記敘那些史學家覺得對歷史有影響的事或者人。

    人才和實力只是讓影響歷史的可能性增加了,而並非影響了歷史。

    比如悟空你,七十二變、如意金箍棒、火眼金睛、筋斗雲夠厲害吧,實力夠強吧。但是你在三國時代,卻被壓在五指山下“飢時,與他鐵丸子吃;渴時,與他溶化的銅汁飲。”所以你並未參與三國曆史,而是在洞裡擼啊擼。為此,悟空並未出現在《三國志》任何歷史記錄裡。

    而橋瑁,我們來看看他在三國做了什麼:

    初平元年春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同時俱起兵,眾各數萬,推紹為盟主。

    ……

    二月,卓聞兵起,乃徙天子都長安。卓留屯洛陽,遂焚宮室。

    以上這些就是他在三國志裡所有的事蹟,討伐董卓,直接導致了董卓火燒洛陽,挖了長安周圍的陵墓,取了陪葬品,遷都長安。而橋瑁作為討伐大軍的一員是影響了歷史程序的。

    而此後,對橋瑁的記載只有一句:

    劉岱與橋瑁相惡,岱殺瑁,以王肱領東郡太守。

    所以所謂記載跟橋瑁的價值是相符的。

  • 2 # 文人提筆安天下

    喬帽,即橋瑁,雖然實力不行,但是史書仍然有記載他的必要性。

    下面我談談個人的觀點:

    一、橋瑁是東漢末年官吏。

    在《三國演義》中作喬瑁,在正史中作橋瑁。東漢末年,橋瑁曾任兗州刺史,後任東郡太守,是東郡太守、太尉橋玄的族子,可以說是個官二代。

    注:族子是非親生,但是同族又比自己小一輩的人。這裡的橋玄並不是三國裡東吳的喬國老,只是同名同姓而已。

    二、橋瑁廣發檄文,號召討伐董卓。

    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橋瑁詐作京城三公書信,廣大檄文至各個州郡及各鎮諸侯,期望大興義兵,解除國家之患難,討伐董卓之罪惡。

    但在《三國演義》中,將號召諸侯共討董卓寫成曹操所為,其實是橋瑁發出的號召。

    三、橋瑁是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之一。

    東漢末年,董卓亂政,以袁紹為主的十八路諸侯進行會盟,共同討伐董卓,而橋瑁就是十八路諸侯之一。

    綜上所述,橋瑁確實有記載他的必要性,但是由於其勢力影響比較小,所以史書中對其記載也是點墨不多。

  • 3 # 東龍45

    國家亂了,做為太守也是地方上最大的官,討董卓也是一號,不然叫十七路諸侯了,應該是被記載的,總是要有外圍賽被淘汰的。

  • 4 # 宏發超市趙榮青

    喬瑁,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史書及三國志撩撩數筆的人物,都可以忽略不計的人物,但是確是三國志三國演義中開局的人物。雖然說活的時間真的不長,確被史書幾筆構勒出一個不出名的大人物來。

    喬瑁,實名叫橋瑁,東漢末年官吏,睢陽人(今河南商丘)曾任袞州刺史後為東郡太守。因不敢苟通董作為,故假借三公的名義書寫檄文傳至各州郡諸候之手,歷數董卓之罪惡,天子危唉,企望義兵,以釋國難,望諸公帶兵伐董。並先與袁紹,袁術還有曹操等十八家諸候共舉火旗

    討伐董卓。而劉岱也是十八家諸候之一,因與喬瑁有仇,找個機會將喬瑁殺死。喬瑁雖死,但也開啟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共同爭霸,最後三分天下的局面。

  • 5 # 雲淼100666656

    謝謝邀請!個人覺得喬瑁雖然手下人才不多實力與其他諸侯相比也就戰五渣,但史書還是記了他一筆,是因為在十八路諸候討董時有過出場,是東郡太守。站在古代史家的角度來說只要參加了討董之戰的諸候都是正義的一方,所以那怕喬瑁只有戰五,那怕喬瑁很快就被劉岱弄死了,都得記錄,那怕只有那麼幾句話。

  • 6 # 話小房

    不論是在《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十八路諸侯,還是《三國志》記載的十四路諸侯皆有喬瑁,記載的語言不多,主要成就就是借三公名義發起殲滅董卓,保衛漢室的檄文,聯合了各諸侯,推翻董卓。

    喬瑁相當於一個導火索,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一個推動三國風雲的開端,如果沒有喬瑁或許還會有其他人 ,但有可能是一個月,一年之後。那就可能影響中國後來幾千年歷史。就像蝴蝶效應。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三國志》記載喬瑁就是因為發起討伐董卓的大事,被劉岱不滿,加上之前有些矛盾,被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大概40天,如何保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