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858747162664

      四十多年前,香河縣城裡北街有一號“哈家老店”,肉餅是本店供應旅客的拿手飯食。頗有名氣的“京東肉餅”,其實就是這兒的肉餅。

      這店裡的肉餅,三個摞在一起也不過半寸厚。個一般大,一般圓,直徑在一尺半開外。象是一個模子搞出來的,擀完以後又薄又軟又大,能擀麵杖把餅耍得團團轉,麵皮上也不出一點褶。在鐺裡烙出均勻一色焦黃嘎渣兒。火候一到,餅就鼓成球樣,這證明面皮薄如紙,但沒有漏餡漏氣的地方。起鼓後,用長毛刷在餅的兩面刷油,麵皮被油混得半透明,幾乎看得見餡。如有的地或有一面刷油後透明程度不太好,這說明兩面的麵皮不一般厚。熟後面皮酥脆,裡邊是嫩生生香噴噴的一層肉餡。這種沒熟時候是麵皮起連線作用,熟後是肉餡始連一一起,成為一個大圓熟肉片。所以偌大個的餅,雖酥不碎。

      和這種面時,面裡要“加酥”。不然的話,餅上刷油再多也不酥脆。加酥到什麼程度,那就看手藝高低了;剁肉的方法有講究,用的是羊肉,偶爾也用牛肉,肉剁得合適之後,把翻過來用刀背砸,把肉砸成肉泥,加入適量水攪成粥狀、撬裡只放蔥姜和調味品,沒有菜。烙時的標準是一斤水面要擱半斤肉餡。香油拌餡。豆油刷皮。吃肉餅要就著醋、蒜。不但好吃還不膩人。主副食全有了,很省事也很實惠。

      這種餅不是香河本地人首創的,是哈姓回民遷入香河帶來的,後來擴散到全縣,又傳到京東各縣。哈家店肉餅就成了“京東肉餅”了。哈姓回民是啥時候來香河的呢?這裡引用《北京晚報》關於京東肉餅的一段記述:“它(指京東肉餅)的做法類似‘突厥餅’,系中國古代遊牧民族……及突厥族用來招待貴賓的美食,究其淵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土耳其、敘利亞、沙烏地阿拉伯等國的人,也喜食此餅。是明朝初期,回民遷入北京東部各縣帶去的,今已成京東回民傳統風味……”其實不只是回民,各族人都喜歡這種風味食品,並且漢族人可以做豬肉餡的。著名抗日將軍張自忠駐防香河時,經常光顧哈家店去吃肉餅。著名中醫王樂亭由京回香探家時,為了吃肉餅,總要到哈家店住兩天。

      現在城裡東街有一號國營回民飯店就是由哈家後哈福掌握著,仍以供應肉餅為主。外地來香河辦事的人,總有慕名尋找哈家店肉餅來到回民飯店的。在汽車站那裡常到下車人打聽“那兒賣肉餅?”,或同行人互相叮囑:“咱今天一定要吃香河的肉餅啊!”“那當然!那當然!不過,有些情況需要說清楚,由於經濟情況好轉,飯食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對於純肉的東西的興趣已漸下降,為此,肉餅館已加進了一些菜。另一方面,流動人口大增,要吃“京東肉餅”人的太多,飯店壓力太大,再做那費事的肉餅勢必耽誤很多人辦正事,因此,剁餡和加酥都有些簡化。但是從外形和口味上還是不減當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貸還有11年,每月2300,現在提前還一部分劃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