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吾家有女ll

    我們都知道不應該對孩子大吼大叫,但每每情緒來了還是忍不住。

    每次吼完又後悔得不行,咬牙立下flag:下次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再吼孩子了。

    然後,下次繼續吼、繼續後悔,惡性迴圈。

    其實,有的時候,我們發飆吼孩子,根本原因不在於孩子真的有多不聽話。而是生活有很多不如意,剛好孩子也讓你覺得不如意。

    甚至我們吼孩子,只是因為孩子毫無還手能力,事後也多是不記恨。

    所以,要想控制自己“獅吼”,得先找原因

    1.若是生活有太多不如意,例如工作壓力,或者全職媽媽不被認可,或者是夫妻矛盾婆媳矛盾。那麼應該避免在自己心情本就不好的時候去陪伴孩子,生活本苦,不必強加磨難。

    若是作為全職媽媽,覺得不被認可,內心煩悶,覺得孩子是造成如今困境的根源。

    那麼不妨和寶爸以及家人溝通一下,讓家人幫忙帶幾天。而自己選擇做些能讓自己愉悅的事情

    2.若是因為孩子反覆的教而不聽,教而不會而產生的情緒失控。

    那麼,你得明白,你不是天才,也沒有生出一個天才。剛出生時,我們說孩子健康就好。後來我們希望他口齒伶俐,健步如飛。再後來我們希望他多才多藝,成績優秀……說到底,只是因為我們的慾望沒有得到滿足。只把他當做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嬰兒,也許,我們就會耐心的教會他更多

    3.每次覺得自己忍不住要吼的時候,儘快離開孩子,去衛生間對著馬桶吼,或者對著鏡子裡的自己吼(你會看到,生氣時的自己有多猙獰)

    如果還是吼了孩子,我們怎麼辦

    1.記錄

    記錄為什麼吼叫,我們吼了什麼難聽的話,吼的時候有什麼內心活動,孩子是什麼反應

    這樣的記錄有助於我們發現朝孩子大吼大叫的主要原因,方便隨後對症下藥。

    當我們愈加看清自己發怒時的兇狠模樣,當下的不理智、不清醒,事後的各種後悔,特別是孩子面對我們大吼大叫時的可憐反應和受傷感覺,我們更有可能在下一次剋制自己的情緒。

    2.及時道歉

    告訴孩子我們為什麼失控了,並且告訴他,我愛你,無論如何都不會變

    透過道歉,他們會看到我們面對情緒失控的誠實態度,傷害別人時的責任擔當。

    孩子是透過觀察來學習的,當我們說抱歉時,其實也是在教給孩子道歉的價值和道歉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孩子透過道歉看到我們的真誠,幫助他迅速從吼叫導致的傷害中恢復過來。

    3.補救

    用切實的行動,彌補孩子受傷的心靈。比如給他買他特別想要的玩具。比如帶他去遊樂園……

  • 2 # 果仁媽說育兒

    面對正叛逆期調皮的二寶對於急性子的我真的是在歷劫,分分鐘都得使勁剋制“獅子吼”,考驗有時實在受不了我便用冷毛巾往臉上一抹,或數123深呼吸當然也有失控時,可事後看著孩子橫眉豎眼的表情總是讓我心痛加要命的後悔。而最近孩子爸爸互動時的一些方式倒是為我上了一課:那天早上天氣冷孩子就是要穿件紅薄衣不穿我挑的毛衣,正當我倆爭執不下氣得我快要爆發時,果爸閃進輕描淡寫地說,“沒事,愛穿啥就啥。不過,兒子你穿這大紅又薄的衣服今天在學校肯定好容易引起人注意啊,那不是誰都會知道你在幹什麼?呵呵~~”兒子一聽遲疑了下,便默默拿過藍毛衣換掉了。所以當有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時,氣也沒用,不如換個方式引導得以“四兩撥千斤”。

    上了床兒子經常過了點還在看書,平時情況總是我吼上兩聲或直接關燈然後孩子在生氣和抱怨中反而影響睡眠狀態,今天爸爸出場卻先是輕聲提醒了為健康必須早睡,然後告訴他可以5分鐘後關燈,提醒時間到時孩子也很快合書關燈。同樣的事情用了不同的處理方式結果就不一樣,爸爸的言行站在了孩子的角度上考慮,為他留出時間準備,讓孩子感受到了大人的尊重和理解就沒有了對抗心理也就會比較容易接受家長的正確建議。所以當家長為孩子的不懂事捉急和上火時,不如換位思考下試試從孩子的角度來重新理解下事情,也許就解開了矛盾的癥結。

    發脾氣通常是當人對所面對的事情感到手足無措緊張焦慮爆發的表現,作為家長平時多學習一些有關育兒親子知識,也可以和其他家長多交流孩子情況和不同的教育引導方法,使自己得以提升,而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多反思自己的方式主動積極地去尋找能讓孩子理解和接受的方法。另外,也儘可能地讓自己能堅持一項愛好,或留有一點自我休息的小時間哪怕只是喝一杯水哼上一會兒歌也有意義,只有好的狀態才能更好地去愛我們身邊的人。

    美好的親子關係就是家長和孩子相互之間的共同成長,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還需努力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血脂的孕婦不能吃什麼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