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蛇本為真武之形象,真武大帝在明初大抖威風以後,一躍而為道教大神。據《玄天上帝啟聖錄》、《神仙通鑑》說,商紂王勾結六大魔王,即水魔、火魔、旱魔、蝗魔、瘟魔、妖魔,擾亂天下。玉皇大帝命玄帝(真武帝)幫助周武王伐紂除魔。真武披髮跣足,金甲黑袍,皂纛黑旗,仗降魔劍,統率甲丁神將,與六魔王大戰。其中四魔王卻不戰而逃。水、火二魔王自恃坎離二氣(八卦中的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變化成蒼龜、巨蛇,真武“施大威力,攝二魔於足下,不能變動”。龜蛇歸順,玉帝封蒼龜為太玄水精、黑靈尊神,巨蛇為太玄火精、赤靈尊神。其餘四魔,亦來拜服,真武悉收為部從。
龜、蛇二將因原身是水、火二魔王,故又作“水、火二將”。在明人小說中,龜蛇二將尚有其他名目。《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五十六回中,龜為皎陵聖水大元帥,原是真武老爺面前的花腳烏龜,後受封為將,長有一十二丈,渾身九宮八卦;蛇為丹陵聖火大元帥,原是真武老爺面前的赤練花蛇,後受封為將,長有三十六丈,渾身鱗甲崚嶒。
關於蛇龜二將的來歷,《北遊記》中說得更有意思。真武(當時為淨樂太子)在武當山修煉時,漸入仙道,但未去五臟之髒。妙樂天尊顯神通,把兩個瞌睡蟲打在真武身上,真武睡去不省。天尊即命一神將剖開真武肚子,將其肚、腸取出,放到巖下,用石蓋住。然後將衣衫一幅放入腹中為肚。用線縫合,將還魂丹放入真武口中。真武醒來,自覺身輕,雜念全除,遂成仙道。
再說那在巖下肚腸,因受了靈氣,年深月久,肚成龜怪,腸成蛇怪。二怪在五當山為非作歹,真武前去降服,將劍指出丙丁火,龜屬水,最怕真火;又用劍指出壬癸水,蛇屬火,最怕真水。火燒水淹,二怪只得歸順。真武押著二怪上天庭,奏明此事。玉帝大悅,即封龜、蛇二怪為水、火二將,常隨真武行法。至今,這個有趣的“真武肚腸變龜蛇”的傳說在武當山地區還十分流行。
武當山的龜蛇二將,一種為真武帝的“坐騎”像,是龜蛇的原型,最著稱於世的是武當山金殿中真武像前的銅鑄鎏金龜蛇二將,形象為蛇繞龜腹,翹首相戲,技藝精湛,造型極其生動,是古代珍貴文物。另一種為持旗捧劍的武將形象,龜蛇(水火)二將為銅鑄鎏金,高六尺許,戴盔貫甲,衣帶飄垂,威武莊嚴。
龜蛇本為真武之形象,真武大帝在明初大抖威風以後,一躍而為道教大神。據《玄天上帝啟聖錄》、《神仙通鑑》說,商紂王勾結六大魔王,即水魔、火魔、旱魔、蝗魔、瘟魔、妖魔,擾亂天下。玉皇大帝命玄帝(真武帝)幫助周武王伐紂除魔。真武披髮跣足,金甲黑袍,皂纛黑旗,仗降魔劍,統率甲丁神將,與六魔王大戰。其中四魔王卻不戰而逃。水、火二魔王自恃坎離二氣(八卦中的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變化成蒼龜、巨蛇,真武“施大威力,攝二魔於足下,不能變動”。龜蛇歸順,玉帝封蒼龜為太玄水精、黑靈尊神,巨蛇為太玄火精、赤靈尊神。其餘四魔,亦來拜服,真武悉收為部從。
龜、蛇二將因原身是水、火二魔王,故又作“水、火二將”。在明人小說中,龜蛇二將尚有其他名目。《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五十六回中,龜為皎陵聖水大元帥,原是真武老爺面前的花腳烏龜,後受封為將,長有一十二丈,渾身九宮八卦;蛇為丹陵聖火大元帥,原是真武老爺面前的赤練花蛇,後受封為將,長有三十六丈,渾身鱗甲崚嶒。
關於蛇龜二將的來歷,《北遊記》中說得更有意思。真武(當時為淨樂太子)在武當山修煉時,漸入仙道,但未去五臟之髒。妙樂天尊顯神通,把兩個瞌睡蟲打在真武身上,真武睡去不省。天尊即命一神將剖開真武肚子,將其肚、腸取出,放到巖下,用石蓋住。然後將衣衫一幅放入腹中為肚。用線縫合,將還魂丹放入真武口中。真武醒來,自覺身輕,雜念全除,遂成仙道。
再說那在巖下肚腸,因受了靈氣,年深月久,肚成龜怪,腸成蛇怪。二怪在五當山為非作歹,真武前去降服,將劍指出丙丁火,龜屬水,最怕真火;又用劍指出壬癸水,蛇屬火,最怕真水。火燒水淹,二怪只得歸順。真武押著二怪上天庭,奏明此事。玉帝大悅,即封龜、蛇二怪為水、火二將,常隨真武行法。至今,這個有趣的“真武肚腸變龜蛇”的傳說在武當山地區還十分流行。
武當山的龜蛇二將,一種為真武帝的“坐騎”像,是龜蛇的原型,最著稱於世的是武當山金殿中真武像前的銅鑄鎏金龜蛇二將,形象為蛇繞龜腹,翹首相戲,技藝精湛,造型極其生動,是古代珍貴文物。另一種為持旗捧劍的武將形象,龜蛇(水火)二將為銅鑄鎏金,高六尺許,戴盔貫甲,衣帶飄垂,威武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