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佑恩影視線上

    深夜突然發現銀行卡自動買入5萬元理財產品,隨後“客服”來電催促付款。11日22時許,市民江先生突然收到一條顯示號碼為銀行的簡訊,稱他的銀行卡剛花了5萬元購買某理財產品,要求江先生確認購買。

      深夜突然發現銀行卡自動買入5萬元理財產品,隨後“客服”來電催促付款。疑惑的卡主報警求助,在民警耐心提示下保住5萬元。

      11日22時許,市民江先生突然收到一條顯示號碼為銀行的簡訊,稱他的銀行卡剛花了5萬元購買某理財產品,要求江先生確認購買。

      “自己沒有任何操作,銀行卡怎麼會自動買理財產品呢?”江先生焦急地開啟手機銀行APP檢視資金,查詢發現這張銀行卡中確有5萬元不知去向。

      幾分鐘後,江先生接到自稱“銀行客服”的來電,“客服”告訴他:您已購買5萬元理財產品,請您按語音提示提供支付密碼及相關資訊確認購買。江先生覺得可疑,結束通話“客服”電話,撥通110報警。

      江岸公安分局黃孝河警務站民警王首義聽江先生述說來龍去脈後,判斷這是一起電信詐騙案件。

      王首義再三囑咐江先生不要對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提供銀行賬號密碼及個人資訊,並指示他撥通銀行官方客服電話,將銀行卡掛失並凍結卡內資金。

      江先生依言操作,不到1小時,他再用手機銀行APP查詢發現,5萬元竟然又回來了。

      昨日上午,民警找到江先生深入調查此事,得知他是一名私營業主,經常用網銀轉賬,對外資金進出頻繁。不久前,他瀏覽網頁時安裝了某不知名軟體,後來才知道電腦被植入木馬。江先生推測,木馬可能洩露了他的銀行卡號和密碼,但騙子卻不知道他的網銀賬戶支付密碼,因此騙子冒用他的賬戶購買理財產品後,再透過“客服”電話誘他說出支付密碼。而他第一次查詢時這筆交易仍未結束,銀行卡中的5萬元暫時消失只是在等待他確認支付資訊。幸好他並未按照騙子的誘導吐露支付密碼,交易超時後,資金自動退還到銀行卡中。

      辦案民警提示市民,如遇此類騙局,必須第一時間報警並撥打官方電話凍結銀行卡。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簡訊,不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資訊、存款、銀行卡等情況,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使用網銀的電腦最好安裝防毒軟體和個人防火牆等並及時升級,不要輕易安裝網站外掛。

  • 2 # 西北退休老頭

    那不可能,沒有你的授權和簽名,誰也無權動用你銀行卡上的資金,更不可能自動購買理財產品,除非你給客戶經理授權。

  • 3 # 勻楓財技大兜底

    只有三種可能,二種是疏忽,一種是騙局,當然如果應對錯誤,可能損失慘重。

    第一種是持卡人疏忽。持卡人可能在網上銀行或者用網銀登入後,針對某些銀行理財產品,產品還沒有正式設立,可以在網上籤意向購買協議,到設立日同意銀行自動扣款購買。

    第二種是持卡人同理財產品發售方或者代理方,簽署了代收代扣的協議,理財產品管理方依代扣協議自動扣款。這種扣款一般是第三方支付發起代為扣款的,銀行看到第三方電子匯劃請求後,同意扣款。

    第三種就是一個騙局。這種騙局在前幾年已經存在了,犯罪分子主要利用破解客戶的銀行賬號和網上銀行登入密碼,進行了銀行一二類賬戶購買理財產品的轉換,後面設局騙取客戶的支付密碼,詐騙成功。具體方式為:

    A.詐騙分子破解了客戶的網上銀行登入密碼,利用客戶的銀行卡號和網上密碼,登入網上銀行。

    B.登入後,詐騙分子利用一類賬戶和二類理財賬戶的特性不同,進行可隨時贖回的理財產品的購買,例如銀行寶寶類產品。購買後,持卡人的錢從一類賬戶劃出,理財產品放入客戶二類次賬戶中。此時一類賬戶餘額確實減少。

    C.詐騙分子偽裝銀行客服人員,電話告知持卡人,說賬戶有異常需要進行驗證,需要持卡人配合給付支付密碼進行驗證操作,持卡人透過查詢電話銀行或者其他方式,會發現確實賬戶餘額已經減少。那持卡人不懷疑有詐,乖乖告知支付密碼,或者用簡訊告知,或者電話內告知。

    D.詐騙分子此時再將理財產品賣出,轉回一類賬戶,利用騙取的支付密碼,進行賬戶外部轉賬,騙局完成,客戶蒙受損失。

    這種騙局非常隱蔽,巧妙的利用銀行對於1、2、3類賬戶的管理區別。真假連環,一般持卡人上當後都很難反應出來。那麼針對此類騙局,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A.永遠不要將支付密碼告知他人,支付密碼就是轉賬密碼。

    B.可以加設轉賬手機驗證要求,這樣騙子就無法將錢款轉出。

    C.設定轉賬和消費限額,萬一出現被詐騙成功但也能有限損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股申購上限是多少新股中籤後幾天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