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雪舞的時節
-
2 # 超超小能量
陶淵明心寄世外桃源,實際上並沒有找到心靈上的安寧!
1、陶淵明的世外桃源,其實是不存在的,是陶淵明想象出來的,他希望世界上能有這麼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來撫慰心靈上的安寧,但現實是不可得的。
他自己種豆南山下,帶月荷鋤歸,也只是做到了身體上的安寧,心靈上依然被世俗侵蝕著。在東晉整個社會動盪的年代,大環境如此,覆下安有完卵,你怎麼能夠知道他隱居後不被當地官府或者土匪草寇騷擾盤剝呢?
2、要做到真正的心靈上安寧,不單單取決於外部環境,內因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只要心不定,縱使海外仙山也滅不了心靈上的躁動,更何況區區一個世外桃源呢!
比如寺廟裡的和尚,一直標榜不問世俗社會,但出了家就真的能了斷紅塵嗎?不見得吧,現實社會中他們還是要紅塵俗世去救濟和施捨,有很多出家的和尚在世時碰到的各種問題和犯的過錯,出了家依然解決不了,依然帶著遺憾,世人都問佛,佛又去問誰呢?
3、陶淵明虛構的世外桃源,他是想給自己浮躁的心找一個封閉的空間,這也說明了他內心不夠強大,真正強大的內心是不需要逃離的,它只會遇強逾強,任憑身外驚濤駭浪,我內心依舊心平止水。
一代偉人毛澤東,讀書專挑選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的城門口讀書,外面多麼雜亂的聲音,在他看來只有清脆悅耳的讀書聲,除此都是浮雲,這才是真正做到了心靈的安寧。
4、想象總是美好的,現實總是殘酷的,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縱使多麼和諧的畫面,也只能反映出當時內心多麼的躁亂,以寧靜安詳的世外桃源,反襯心靈上的求而不得。
有一句話說“人越沒有什麼,越極力標榜什麼”。同樣,陶淵明把世外桃源描述的越是這般詳細,越表明他心靈上的不安寧,企圖以外在的環境來驅趕內心的浮躁,終歸是自己的意淫而已。
5、真正心靈上的安寧,從來都是自我的革命,人只有經歷某些事,才能看透一些事,經歷教人成長,不曾擁有過,何談去淡泊。
你不可能讓一個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嬰兒去看淡名利,告訴他一切都是浮雲,世態炎涼,人情冷暖,要趁早學會青燈伴黃卷,不要追名逐利,要學會心靈上的安寧等等。他還沒來得及感受這個社會,你就讓他學會逃離,你適應不了的社會,怎知道他不是如魚得水呢?
所以,陶淵明雖心寄世外桃源,但並沒有找到心靈上的安寧,反而出賣了他,讓其心靈更加浮躁不安,難以釋懷和解脫。
-
3 # 飛天ZY漫雪
陶淵明心寄世外桃源,根本沒可能找到他想要的安寧。
看他所題的《桃花源詩並序》就能明白他當時的心境,身處晉宋之交動亂的年月,他的《桃花源並序》大約作於宋武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他的世外桃園,只是用虛構的方式和想象的筆墨,為時人和後代描寫了一個類似於,烏托邦,式的理想世界。其用意與《詩經.魏風.碩鼠》所向往的,樂土、樂國、和樂郊,相仿。作品的手法引人入勝,將人們引進武陵地區一個以桃花林為標誌、與世隔絕的山中小村,那裡的風景優美如畫,當地的居民怡然自樂,絲毫沒有人世的喧囂,一種樸實淳厚的風氣,充滿了祥和。令人歷而不可復得。其中,先世避秦時亂,和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是點睛之筆,妙在寄託含而不露。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一腔抱負無法實現,四十一歲時棄官歸田,之後長期在鄉村過著躬耕的隱居生活,他不但是中國古代田園詩人的創始者和奠基人,同時也是散文、詞賦創作的傑出作家。他的《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辭》都是他的名作,讓人觀後,有種忘返之感。
陶淵明,隱居世外桃源,希望他能找到他心靈的安寧
回覆列表
陶淵明如果找到了內心的安寧,就不會以小說的筆法虛構世外桃源這一個美好的社會。
自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後,迴歸田園自食其力。可惜的是,他並不是耕作的料,“百無一用是書生”,脫離了紙筆,陶淵明再無其它長處,還常常要靠鄰居的救濟。“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看似灑脫,其實是他的自我安慰,是他內心的美好的嚮往而已。
當陶淵明拿起紙筆時,看著眼前的處境,他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他不能擺脫現在的困境,他多麼希望再沒有戰亂,多麼希望一家人安安樂樂,能讓心無旁騖地繼續創作。於是內心的渴望變成他筆下的理想社會,“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然而,這一切只是個夢。
這個夢延續到唐朝的大詩人杜甫,當他居住的茅草屋屋頂被秋風捲起,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家人凍得連睡也睡不安穩,不禁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這時他的內心是淒涼的,是悲憤的!因為他知道這只是他的一個夢而已。
所以,陶淵明即使心寄世外桃源,他的內心恐怕同樣也是淒涼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