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馮唐李廣
-
2 # 吉月文
一般認為漢語有七大方言。
第一是北方方言。這是漢語當中使用人口最多,覆蓋面積最廣的方言。包括了現在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和西南地區。特點在於內部差異不大,可以相互通話。其中的北京方言是普通話的基礎。
第二是吳方言。吳方言是中國第二大方言。使用人口超過一個億。主要分佈在江蘇和安徽南部部分地區,上海,浙江大部分地區。吳方言分為南北兩個片區,北片區雖然內部有差異,但相互之間可以通話,代表性的是上海話和蘇州話。南片區各小片區之間相互之間不能通話,差異較大。比如溫州話和台州話,相互之間就不能通話。
第三是粵方言。粵方言使用人口在中國排第三,但在海外也有很大的影響力,很多上了年紀的海外華僑都不會說普通話,但能夠說流利的粵方言。粵方言也是中國除了北方方言以外最為強勢的方言。很多人將粵方言簡單的等同於廣東話,這是不準確的。粵方言的區域覆蓋包括廣東廣西和海南的部分地區。所以不是所有廣東人都講粵方言,也不是隻有廣東人才講粵方言。粵方言內部差異不大,相互之間大部分都可以通話。最有代表性的是廣府話,也就是廣州方言,香港的粵方言實際上是以廣州方言為主,吸收了其他地區的粵方言以及少量的潮汕口音和英文外來詞。香港話本質上還是廣府話。
第四是閩方言。閩方言的覆蓋範圍,其實比一般人想的要廣。除了福建大部以外,在浙江南部和廣東部分地區也使用閩方言。臺灣的方言也是以閩方言為主。閩方言的一大特點是內部差異很大。有人將閩方言分為五支,分別閩東,閩南閩西閩北還有莆田和仙遊並稱的莆仙話。相互之間不能通話。廣東潮汕地區的方言,實際上是閩南語的一種。所以他們講的實際上是閩方言。和粵方言一樣,閩方言在海外也有比較大的影響力。但是主要體現在閩南語上。在菲律賓和馬來西亞以及新加坡等地,閩南語是當地很多華僑的土著語言。
接下來介紹湘方言和贛方言。也就是以湖南和江西兩地為主的地方方言。這兩地的方言使用人口相對較少,主要侷限在省內。而且由於這兩省的經濟文化相對落後,所以方言的影響力也相對較弱。
客家話是否是一個方言,在語言學界其實一直有爭論,有些學者把它劃分到粵方言或者閩方言,但現在主流的觀點還是將它獨立出來,作為一個單獨的方言系統。以上所有方言都以地域命名。但客家話較為特殊,是以族群命名的。 客家人是一個自稱。他們認為自己是從唐宋時期就開始從中原遷到東南地區居住的北方移民的後裔。因為是移民,所以形成了和當地方言有顯著差異的語言。這就是客家話的來源。但客家話內部差異也比較大,往往受周邊地區方言的影響。不同地區的客家話能否通話取決於具體情況,不可一概而論。客家話在東南地區各省均有分佈,由於移民的原因在四川地區也有少量分佈。
除了這七個方言之外,近年來有一種方言獨立現象。很多地方文史系統的學者,出於向上級邀功或者展現文化建設成果的目的,紛紛主張當地的方言應該升格。比如就有學者提出要將晉方言從北方方言的分支升格為和北方方言平級的關係。理由在於山西某些地區的方言當中保留了入聲,形成了和其他北方方言顯著的區別。安徽的學者也有一些人提出了皖方言的概念。不過這些理論不被語言學界的主流所認同。
另外再提一下方言島。在一個方言大區範圍之內,有可能存在少部分地區不操這種方言。比較典型的是杭州市區。杭州市區方言並不是吳方言,而是半官話。這主要是因為南宋時期趙宋王朝遷都,有大量的北方權貴來到杭州定居,改變了杭州市區的方言。使得杭州市區方言成了以北方官話為主,吸收吳方言部分語音的半官話。但是杭州周邊的郊縣保持了原有的吳方言形態。
-
3 # 硬體知識
中國七大方言概述
1.北方話(簡稱:北語)
2.廣東話(簡稱:粵語)
3.江浙話(簡稱:吳語)
4.福建話(簡稱:閩語)
5.湖南話(簡稱:湘語)
6.江西話(簡稱:贛語)
7.客家話(簡稱:客語)
-
4 # 忘記歷史就是犯罪
中國六大方言系區域概述
1.北部方言系區(分: 晉方言、京方言,西南方言)
2.粵方言系區(再分)
3.吳越方言系區(分吳,滬,甌)
4.閩方言系區(分閩南次方言,閩東次方言,潮汕次方言,瓊海次方言)
5.湘方言系區()
6.客贛方言系區(客次方言,贛次方言)
回覆列表
漢族的方言太多了,數是數不過來的,所謂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因為漢族的形成就是多民族融合的結果,形成不同的方言也就不足為奇了。不過我們幸好有統一的文字,統一的思想道德體系,統一的農耕文化,統一的膚色,成為一族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