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菲育兒經分享
-
2 # 寶貝樹洞
我的東西憑什麼讓給別人用?你沒保險的汽車願意借給一個不怎麼熟的人開嗎?你的漂亮衣服願意借給別人穿嗎?或者你的手機願意讓別人用幾天嗎禍?
別總把孩子不分享當做自私,那才是你的自私,一廂情願希望孩子成為你要的樣子,希望孩子大氣分享能讓別人覺得你教育很好,滿足你的虛榮心。
對孩子而言,樂高玩具/變形金剛/遙控賽車/籃球足球/奧特曼玩具/水彩畫冊/遊戲機等在心裡就是這個地位。
自己重要的東西不給別人動不是天經地義嗎?怎麼就自私了?
當然,如果無關你自身面子問題,只是覺得分享是美德,那麼作為家長可以鼓勵孩子的每一次分享行為。
比如,付出玩具,可以收穫其他小朋友對自己的善意,並且也會得到他的小玩具的分享
比如,和別的來自家的小朋友玩耍,可以收穫快樂,並且向大家表明自家的好客和熱情,以後去別人家也會得到對方的尊重。
可能無法一蹴而就讓他改變,但堅持幾次,每次有進步就進行鼓勵,會讓小孩更樂於分享,久而久之,你家小孩也會大氣,同時是自願,快樂的。記住,你家孩子不是笨蛋,不要動不動就貼標籤,往往做的不好的是大人自身。
-
3 # 三土媽媽
談談我自己的看法,首先我不太認同您一來就給孩子下定義的做法,家長在孩子面前就是“權威”,如果家長用“自私霸道”這樣的詞彙來形容孩子,給孩子戴負面“帽子”,潛移默化中會對孩子產生很不好的影響。比如有的家長總說孩子膽小,孩子就會真正認為自己膽小,最好不要在孩子身上用類似的負面評價。
其次,咱們來分析分析所謂的“自私霸道”問題,大多數兩三歲的孩子開始有了物權意識,他開始區別什麼是“我的”,什麼的“你的”,而這個階段的孩子不斷念叨“我的”,或者不願意把“我的”玩具和小夥伴分享在一些家長的眼裡就成了自私霸道。
關於孩子的“物權意識”形成,我記的看過一個漫畫是這樣的:
第一個場景:一個男孩因為不願意和小夥伴分享玩具而不斷被家長責備,家長礙於面子甚至會強迫男孩去“分享”。
第二個場景:別的孩子搶男孩的玩具,男孩總是無動於衷,家長在旁邊抱怨這孩子怎麼這樣,自己的東西都不知道捍衛和爭取。男孩一頭問號:我到底該分享還是不該分享?
看見沒?在孩子物權意識萌芽階段,家長用自我認知去定義孩子,強行“糾正”孩子,反而破壞了孩子的物權意識,那麼孩子今後在面對類似事件時他會不知所措。
再來分享一下當我女兒經歷物權意識時期時我的做法(不一定對,僅供參考),我女兒兩歲多時也是滿嘴唸叨“我的、我的”,在她眼裡她的玩具就是她的,她是絕對不允許別的小朋友碰的,有時候小區裡玩耍,別的小朋友想玩她的玩具,我就會首先詢問她的意見,我對她說:“這是你的玩具,你決定要不要跟小朋友分享,但是媽媽說一說媽媽的建議啊,你看,你現在在玩小熊,小貓孤零零的好可憐,正好小朋友想陪陪你的小貓,你看可以讓小朋友在你忙的時候,幫你照看一下小貓嗎?”一來我把決定權交給孩子,二來我也儘量引導孩子嘗試分享。還有關於物權意識,一方面孩子的東西要把主導權交到孩子手裡,另一方面別人東西的主導權也應該在別人的手裡,這句話怎麼理解呢?如果孩子想玩別人的玩具,我就會告訴她,這是別人的玩具,你想玩就必須徵求別人的同意,就像別人玩你的玩具要徵求你的同意是一樣的。
最後,我想說很多時候其實是因為我們不懂孩子而誤解了孩子,一旦我們讀懂了孩子每個行為背後的原因時,我們就更容易找到恰當的引導方法了。
回覆列表
孩子在這個時期的話性格的確是比較容易出現自私的情況。大多數還是因為目前的家庭人員比較單一的關係。這種話還是需要大人引導,並且要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這樣的話孩子也會學著大人的樣子去分享。慢慢地孩子就會改變這種自私的性格。所以這種情況也不用太過於著急和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