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龔斯特

    文章分享,希望有用

    我是一個30多歲的母親,以前一直認為自己是個稱職的媽媽。自從兒子鍾鍾出生後我就辭職在家當全職媽媽,鍾鍾是個初一的學生,小學的時候乖巧懂事、成績優異,老師鄰居都誇讚不已。

    可是剛上初一沒多久,鍾鍾卻變得有點“脾氣”。

    以前按時做作業,現在卻被老師批評不交、不做作業;上課經常遲到,卻不解釋原因;談到關於課本的東西,不願聽、生氣;經常找藉口不去學校。孩子種種反常讓我們夫妻整天憂心忡忡。孩子突然變成這樣,真的措手不及。

    孩子不想上學,家長怎麼辦

    我也是四處詢問心理老師,請教別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個關於孩子學習的講座上認識了位親子教育的老師!老師在教育界也是很出名的,很多父母都是用了他的方法,來改善孩子學習方面的問題。

    我向老師諮詢了孩子學習的問題,老師分析跟我說:孩子的一切毛病、缺點、叛逆,都可以非常容易的在其父母身上找到答案……在生活上要嚴格規範孩子,要用科學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不要用強硬的態度,比如罵孩子,打孩子,逼著孩子學。因為這個是不可能短時間完成的,需要一個過程...

    用了老師方法後,孩子明顯改變了

    自從用老師教給我的方法,我能明顯感覺得到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不同了。不用催,不用管,孩子自覺完成作業,成績也進步了不少。

    我真的挺感謝老師的,如果不是及時遇到這位老師,我家鍾鍾也不會這麼快改變,真的很感謝老師,讓我少走了一些彎路!

    孩子的成長不僅需要家長的陪伴,還需要家長正確的引導!

  • 2 # 鴻達康家

    呵呵!上樑不正下樑歪,中梁不正倒下來!自律不嚴何以服眾?關鍵還是要看家長們的做風!和做事的態度,管制孩子要有度!要懂得收放自如寬窄有度!一句話概括那就是樹立好自己在家裡的形象!因為家長才是孩子們的最好學習耪樣!

  • 3 # 有趣的生活瞬間

    首先說明,我不是育兒專家,我只是一個普通人,對這個問題我只是說說我的看法,能否幫到網友,還請海涵。

    孩子沒有主動性,原因可能是以下幾點:

    一 家庭環境。

    孩子的學習主動性跟家庭環境有很大關係。如果我們的孩子放學回來,家裡人都在玩抖音,玩遊戲等等這些非常吸引人的,讓人興奮的事情,而且聲音很大,動靜很大,不管孩子的學習。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怎麼能夠靜下心來學習?因此,要想孩子回來時主動學習,必須停止一切影響孩子學習的事情。

    二 學習習慣。

    除了家庭環境外,還有學習習慣也很重要。我們大人也是如此,比如我們每天晚上十點鐘睡覺,每天堅持,時間久了,就養成習慣了,超過十點就會呵欠連天,好想睡覺,不睡覺很不舒服。還有尤其是刷牙,每個人都應該深有體會,如果你養成習慣了每天晚上刷牙,到時間不刷牙,總是不自在,不舒服。孩子學習也是如此,要規定他每天回來先把作業完成,或者規定在什麼時間寫作業,寫完再去玩,養成習慣,到時候他不寫也會覺得不習慣。

    三 家長的引導,監督不到位。

    除了家庭環境,學習習慣有關係外,家長的帶頭作用和監督也很重要。孩子始終是孩子,自制力差,有時候受環境的影響,孩子會分散注意力;有時候,不能堅持按時寫作業等,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大人進行正確的引導和監督。讓他不能“分心”,拖拖拉拉,按“規矩”辦事。

    現在生活中,誘惑人的東西太多了。電視,電腦,遊戲,抖音等等。就是我們大人有時候都經不起誘惑,不要說孩子。因此,大人的引導和監督很重要。

    四 大人的榜樣作用

    要想孩子學習積極主動,大人的行為很重要,自己也要把握住自己,該玩的時候玩,不該玩的時候堅決停止。這樣孩子才會佩服你,尊敬你,以你為榜樣,向你學習。有句話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們有時候總是怪孩子不聽話,不認真,沒有自制力等等,但是很多時候是自己沒有做好,沒有帶好頭,沒有想想自己的因素。所以,要想孩子學好,首先要自己學好才行。

    五 給孩子適當的鼓勵和關心

    有時候孩子不主動,是因為他心情不好或者身體不舒服等原因,所以有時候大人必須進行認真的溝通交流,瞭解孩子的心理問題,關心他的事情,解決他關心的事情,進行鼓勵和安慰,使其健康成長。有好的身體,才有學習的精力,才有學習的意義。還有,該表揚的時候要適當的表揚,讓他有一種成就感。才會有信心,有動力去學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的食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