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65424935672

    《李白與杜甫》是郭沫若的一部作品,讀完這本書,我的心裡有很多的感觸。李白和杜甫是我們都知道的詩人,郭沫若也是我們很熟悉的一位作家,那麼作家眼中的詩人們是什麼樣的呢?

    中國每一朝代幾乎都有一種代表性的文體,漢賦、魏晉小品、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唐朝詩歌最勝,李杜又是唐朝詩人中無法超越的雙峰,為人讚譽“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一個被稱為詩仙一個被捧為詩聖,史上研究分析李白杜甫詩文的文章專著是數不勝數。

    手中這本《李白與杜甫》是郭沫若1971年就寫成的作品,除了一些短詩詞,此書可稱為是他的封筆之作,而且此書是在郭沫若的兩個兒子郭民英、郭世英相繼自殺後著成的。人在痛苦時會作情感轉移,或寄請於工作,或寄情山水,或寄情與文字,或寄情煙花柳巷,或寄情故紙堆,或寄情政治……對於文人來說最有效的方法可能就是寄請於文字古籍學術,當年魯迅就曾抄古碑排解苦悶彷徨,沈從文解放後研究古代服飾放棄文學創作遠離政治。

    這本《李白與杜甫》卻有別於郭沫若的那些聽命文學、口號文學、政治論文,彷彿回覆了他早期的部分張揚與反叛的個性,隱含著痛苦的傾訴與反思。

    有一種痛苦叫喪子之痛, 有一種解脫叫寄情古籍。我想這本書也許就是郭沫若寄情於李白杜甫的詩歌和古文獻來轉移喪子之痛的產物。這本書既是詩論又是史論還是詩人傳記,再夾雜一些個人感情寓意在裡面,所以此書從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廣受爭議也就不足為奇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米Note4X和魅藍Note6相比,哪個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