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夜色如新
-
2 # 白話頻道
一、啥叫「知識詛咒」
你提到了一個專業術語,「知識詛咒」。考慮到很多人不知道這個詞是啥意思,所以我先解釋幾句。這個詞,我在好幾本國外的溝通類的書籍當中都見到過。它是一個外來詞,主要是說我們人新學了一個知識。這個知識我們是弄懂了,但是你要讓我們把這個知識跟別人去講懂的話,我們很多人就做不到。為什麼這事會很難?因為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一個知識即便他自己是懂了,但是他並不明白別人對這個知識是怎樣的感覺和理解,說白了就是有點缺乏換位思考的能力。因為缺這個能力,所以怎麼講也沒法把別人講明白。這個現象,我們就把它稱之為是知識的詛咒,相當於就是我們被這個知識給詛咒了,這個知識你只能自己理解,很難把它傳遞給別人,也很難理解別人對這個知識的理解。
二、知識詛咒一直在我們身邊
這個事情大家或多或少應該都有點感覺吧?比如我們的一些大學生,本科生也好,研究生也好,在課堂做一個presentation,或者說一個上班族在一個單位裡面做一個工作彙報,或者說一個商務人士外出跟他的客戶做一個專案介紹,在這種溝通場合當中,就經常出現這種知識詛咒。要不就是你去跟別人講一個東西,別人聽不懂。要不就是你作為聽眾在下面聽,別人講的你聽不懂。這種現象一旦出現,從聽眾的角度來講,很煎熬!從雙方的角度來講,浪費時間,影響溝通效率!所以這就是知識被詛咒之後所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壞處。
三、如何破除知識詛咒?
我們把知識的詛咒這個詞的概念以及它的一些麻煩跟大家說清楚之後,在接下來的內容當中,我就跟大家來說一下,這種現象我們該怎麼去應對?或者說由知識的詛咒所可能造成的一些列的麻煩,我們具體該怎麼樣去避免,或者該怎麼樣去解決?
❶ 五個要點
● 儘量不用術語。如果用,儘量對術語做補充解釋;
● 多說口頭語,少說書面語;
● 說重點,別囉嗦。
● 多講故事,多舉例子,多打比方
● 把核心資訊概括成要點,條理清晰地表達
❷ 一個公式
在我的那套演講課程的第五集的最後一節課當中,我講了一個可以把一個複雜事物快速跟人解釋清楚的這麼一個公式,這個公式可以有效地避免知識的詛咒現象。這個公式主要就分四個步驟,分別是:
Step ①:一語中的
開頭一上來就用一句簡明扼要的話來點一下你這個事物的本質。
Step ②:描述困難
主要就是先描述一下,在你所要介紹的這個事物沒有出現之前,人們普遍存在什麼樣的問題,或者說有什麼樣的困難,或者說有什麼樣的癢點和痛點。
就是當你把人們存在的這些困難情境描述清楚之後,接下來你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出你所要介紹的這個事物了。他就可以像救世主一樣出現了。那麼你在第三步呢,你就可以針對人們存在的困難,然後呢一一地告訴大家,對於這些困難,對於這些問題,你所介紹的這個物品可以怎麼樣去解決它。你在講這個問題解決的同時,事實上就是很自然地把你這個產品的核心功能,或者說把你這個事物的主幹資訊跟人說清楚了。
Step ④:總結呼籲
那當你把主幹資訊解釋清楚之後, 鼓勵大家去使用這個產品或者其他。
那你透過這樣1234四個步驟,就可以通俗易懂地,簡潔明瞭地解釋清楚一個事情。
❸ 一項行動
應用以上所講的「五個要點」和「一個公式」設計好演講內容之後,你可以透過試講把這個演講講熟,找來一個同事或者朋友(如果他們在文化水平和知識結構上跟你即將面對的聽眾差不多,就最好),當著他們的面把你的演講講一遍。在講的過程當中,如果對方有聽不懂或者疑惑的地方,你就可以讓他提出來,然後你針對他的問題可以做進一步解釋,直到最後徹底地把這個事情跟對方講懂為止。你這麼講一遍之後,你對於「怎麼樣把這個事情跟人講清楚」這個事情,就有感覺了。而且你對於「演講中有可能讓對方聽不懂」的地方,你透過提前實驗也有了一定的瞭解。對於這種地方,你在後期做演講設計的時候,就可以再去打磨一下。 當你經過這麼一系列提前演練和調整之後,你這個演講的易懂性,就上去了。知識的詛咒,在很大程度上也就被破除了。
回覆列表
關於知識詛咒,我不想多說什麼。因為這不是現象,而是必然邏輯。佛曰:不可說。從淺處理解就是這個意思。
這是不可規避的,我們能做的就是講出一個完整的邏輯關係。至於細節,不可能完美。
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