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煮酒論秋風

    販夫走卒是對普通大眾輕蔑的說法。但有一個奇怪現象,只要是古代中國處於諸侯割據軍閥混戰局面,又或者處於朝代更替之際,總會從販夫走卒中走出雄才偉略之人救萬民於水火。這正應了陳勝說過的一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毛主席也曾說過一句話,老粗出人物。

    。 販夫走卒在盛世之時,估計很多人都會過著幸福安康的生活。他們的一生估計也是風輕雲淡,但如果碰到風雲際會,很多販夫走卒的小宇宙爆發出來,其創造性和破壞性都是驚人的。劉邦的那些哥兒們都是普通老百姓,這是沒毛病的,如果他們生活在盛世之中,估計沒有後來的那些驚天地 泣鬼神的壯舉了。但毛主席還說過一句話,我們可以從戰爭中學習戰爭,何況販夫走卒中也不乏天賦異稟的人存在,劉邦的大刀巴子兵仙韓信就是榜樣。

    總之,任何時候任何勢力都不要輕視販夫走卒的力量,借用馬哲所說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的主體這句話,我可以說販夫走卒是人類歷史社會創造的主體。

  • 2 # 記錄怪咖

    劉邦佔據沛縣反秦的時候,身邊跟著的人,有蕭何、樊噲、盧綰、曹參、夏侯嬰、周勃、雍齒、曹無傷等人。

    這些人當中,也就蕭何、曹參、夏侯嬰等人的工作,還算得上體面些。蕭何是縣裡的主吏,曹參是他的下屬,劉邦是曹參的下屬。其他人,不是出身底層的屠夫賭徒之輩,就是目不識丁的農民。

    劉邦結交的這些朋友,為何能夠成為治國統帥之才?

    我們先要有一個認識,古代的時候,文武是分開的。有專門的人,從事打仗;也有專門的人,從事謀略。

    還有一個,就是領兵打仗的時候。統帥們會召集手下的武將、謀士等人開會,大家一起商議攻城、退敵的策略,最後由統帥決定採用哪個策略,然後大家一起各司其職,執行統帥們佈置的任務。

    由此,至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指揮打仗是統帥們的責任,手底下的將軍們,只負責執行統帥們的指令。

    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治國統帥的才能,都是後天可以學習的。即使最開始的時候,是個出身底層的老百姓,最後也有可能,透過學習,成為一個治國統帥之才。不能帶著偏見,去看待這些出身底層的人。

    所以,劉邦結交的那些販夫走卒朋友,雖然本身沒有什麼才能,但是不影響他們成為治國統帥之才。

  • 3 # 譜寫歷史長歌

    論開國元勳都是販夫走卒。

    一個朝代,只要是開國皇帝從底層起義打出來的江山,開國元勳便都是販夫走卒。

    論劉邦的手下而言

    樊噲:早年在老家沛縣賣狗肉為生。

    韓信:靠別人餬口度日,靠洗衣服大媽施捨活下來的平民。甚至可以說是乞丐。

    蕭何:沛縣縣吏

    曹參:沛縣獄掾

    陳平:沛縣混混加窮小夥

    夏侯嬰:沛縣馬房裡掌管養馬駕車的馬伕

    周勃:沛縣以編織養蠶的器具為生,經常為有喪事的人家做那種吹鼓手,現在也能看到的那種。

    灌嬰:睢陽一個販賣絲織品的小販

    劉邦也不過是個泗水亭長,到最後,縣裡的秘書蕭何成為西漢丞相,監獄小官曹參成為第二任丞相,馬伕夏侯嬰成為太僕,小販灌嬰成為太尉,屠夫樊噲成為了大將軍,混混陳平成為丞相,喪禮吹鼓手的周勃成為了太尉。

    正如陳勝所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些秦朝社會底層的販夫走卒,跟著一個有能力,善於用人的流氓亭長劉邦建立了統一的西漢王朝。起義時候從小官小吏做起慢慢歷練,這些人本身也有天賦,只不過沒有遇到時機而已,冥冥之中,也有天意的註定。

    也如孟子所言: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讓婚姻凝聚人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