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清文清小故事
-
2 # 夕惕若厲23
沒明白這個問題裡什麼叫文明?我們一般說的文明是人文精神、發明創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春秋是個輝煌的時代不但繼承了前代而且幾乎所有的文化都由此開端,但畢竟是奴隸制。戰國就不太符合文明兩個字了,人文精神在戰爭壓力下蕩然無存。雖然偶有閃光但陰影無處不在。秦是個複雜的年代推進了歷史也碾壓著人類的尊嚴。也是法家最鼎盛的時期,而法家那種森嚴的等級才是後世限制中國自由民主精神的來源。漢的進步來自於初期的道家思想,而後隨開始了外儒內法的皇權時代但是漢奠定了中國整個封建社會的根基。所以單就文明來說漢應該是往前邁了一大步。而人文主義的最高峰來自於那個弱小的宋。終北宋一朝未因為帝王的一怒殺過文人。最讓人感動的是包龍圖其實坐的不是轎子而是騎馬坐車。宋不以人為畜的。倒是大明搞出了轎子。大清就更是個個自稱奴才了。這才是歷史的倒退。
-
3 # 減水書生
應該說秦代的文明比漢初的文明更高。
地方管理層面,秦代是嚴格的郡縣制,而漢初及之後很長時間都是郡國並行制,直至引發七國之亂,地方做大、挑戰中央。
中央統治層面,秦帝國創制了嚴格的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但漢初僅是照貓畫虎的學過去的,但經歷秦末戰亂,很多典章制度以及法令已經殘破,所以學得肯定就不夠徹底了。
經濟發展層面,秦末起義以及楚漢爭霸,已經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屠了多少城,所以漢初經濟肯定是全面崩潰的。恢復了幾十年,用了將近三代人,在武帝時才敢北出草原。
文化發展層面,說秦始皇焚書坑儒,但殺人有數、焚書有制,總得來說是對文化有衝擊,但還在可控範圍之內。可統計的殺了400多人,而所焚之書,博士們也有副本。但經歷戰亂,諸子百家及其著作已是蕩然無存。所存之書,只能靠所剩無幾的飽學之士憑記憶口述出來。由此才有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之爭。
政治精英層面,秦帝國的統治者要麼是當世名士、要麼是名將世家,但總體來說是一群長期處於高位、擁有廣袤視野的精英。而漢初劉邦集團,多是平民和低階官吏。不是說這些人本就無種封侯,而是說他們需要很長一段的適應時間來學習如何統治這個龐大帝國,讓自己由平民進化成精英。
回覆列表
姑且妄言之物質文明方面也就是在物質財富上,毫無疑問漢代>秦代>春秋戰國雖然春秋戰國還有秦代出土了好多精美的青銅器甚至還有水晶杯,但是漢代只需拿出鑄鐵技術就能完爆它們。
精神文明可分為思想文化,精神財富,科學思維
思想文化方面,秦=漢>春秋戰國孝道在春秋戰國至秦代至漢代是逐漸加強,秦漢都有子告父不受理,父告子不孝謁殺之 的成文法。意思也就是子女因家庭矛盾打官司起訴父親,法官不得受理。父親打官司指控子女有不孝的罪行,子女沒有申訴的權力,立即宣判死刑。
人道方面,春秋晚期還存在人殉,把人視為陪葬品。秦代和漢代都普遍存在買賣奴婢現象,一個成年男奴的價錢不超過一頭牛,真正的人不如畜。
精神財富
法律方面,春秋末期才有成文法,戰國時期三晉和秦基本有系統的成文法。但只有秦和西漢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當然還是比不上有法必依 違法必究 執法必嚴的法治社會主義。
思想方面無論漢代還是秦代都比不上百花齊放的春秋戰國時代。春秋戰國>漢代>秦代春秋戰國是中國的軸心時代,十家九流粉墨登場,以戰止戰的兵家,克己復禮的儒家,非攻尚賢的墨家,法無貴賤的法家,清淨無為的道家,合縱連橫的縱橫家,賢者與民並耕而食的農家 ,五德輪迴的陰陽家,名實之辯的名家,不入流的小說家,思維碰撞,精彩紛呈。
秦代沒有啥精神財富,只有儒生和法家的黨爭。等到秦始皇泰山封禪後,儒生沒有用武之地,法家趁機落井下石推動燔書(有焚書無坑儒)政策,把九流十家的學說備份到皇家圖書館和博士官手裡,然後其他散落在民間的百家學說燒掉,尤其是詩經尚書春秋這些一定要燒掉,不是博士官的人尤其是在野的人不得收藏,一但發現,統統殺掉。這樣一來,別的不說,開私學一抓一個準 ,一個誰都別想跑。這樣挖掉私學的根,從此以後只有公立學校和法家教科書,其他的私自出版的教科書思想教育課本統統沒有了。
漢代前期黃老和法家共治天下,大搞一夫攜五口治百畝田的小家庭制,儒家在野耕耘。中後期,儒家發明了天人交感擠上政壇,開始大力提倡親親相隱提倡大宗族。
科學思維無論春秋戰國還是秦漢都沒有意識到科學是形而上學的,錯誤地認為技術和應用就是一切,只發展出了應用科學。而且沒有認識到科技及其生產力的進步對上層建築的作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