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風起兮517

    美國等西方國家,把洋拉圾拉到東南亞國家。原因是這些國家經濟比較落後,科技不太發達。有些洋拉圾還能利用一些,發達國家利用東南亞國家的這個弱點,把一大批的洋拉往東南亞。珠不知多行不義必自斃,東南亞國家有的已經覺醒,開始抵制洋拉圾。菲律賓總統老杜就對加拿大的洋拉圾隔空喊話,裝回去。東南亞國家開始醒了!!

  • 2 # 馬克觀察

    垃圾貿易,其實是世界貿易的一環,興起於上世紀80年代。別看撿垃圾不是什麼高大上的職業,但是全球廢品回收業每年的貿易額卻高達5000億美元。

    以2016年為例,當年地球產生了20億噸固體垃圾,其中佔到世界人口16%的發達國家創造了34%的垃圾,而在發達國家當中塑膠、紙張、金屬、玻璃等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佔比高達51%。由於廢品價格低廉,但回收垃圾再產出的製成品價格較高,所以大量的發展中國家廢品回收商選擇從發達國家進口廢品,然後廢物利用做成工業品再銷售,從而賺取中間差價。

    當然這些廢品回收商也是為發展中國家政府提供稅收的,能夠增加經濟收入,正因為有利可圖,所以長期以來發展中國家在垃圾回收領域的政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長此以往這種垃圾回收就帶來了弊病,那就是發達國家出口廢品的依賴性和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汙染。

    垃圾通常有兩種處理方式,焚燒和掩埋。但不論哪種方式,都會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焚燒會造成空氣汙染,掩埋會造成地下水與土壤汙染。由於存在廢物出口的渠道,所以發達國家經常會選擇將廢物出口來作為首要解決垃圾的方案,這就導致發達國家養成了向發展中國家出口的壞毛病,以至於這些國家本土垃圾回收領域發展極其緩慢。以塑膠回收為例,歐洲的回收率僅有30%,至於美國則不足9%。

    對於發達國家來說,按理說這些廢品流向非洲等不發達國家是最節省成本的,但是奈何不發達國家的回收率很低,消費力也不高,連基礎垃圾回收設施都沒有。所以最終這些垃圾只能流向了具有一定消費能力和垃圾回收能力的亞洲地區國家。

    在亞洲地區,最大的那個國家曾經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進口國,每年光是廢舊塑膠就進口超過700萬噸,而其他東南亞國家只是作為次要出口地區,撿一撿“洋落”。但是自從這個國家2017年底開始宣佈逐步禁止進口洋垃圾之後,發達國家就不得不把眼光集中到了東南亞國家的身上。

    於是據國際回收局2017年針對幾大東南亞國家的統計,受此影響越南當年的進口廢塑膠從34萬噸上升到55萬噸;馬來西亞從28.8萬噸躍升至45萬噸;印度尼西亞則從12萬噸增加到20萬噸,而泰國也接受了10萬噸。

    突然而至的“洋垃圾”壓力,壓垮了東南亞國家的承受能力,也壓醒了東南亞各國政府。2018年6月,越南宣佈暫停塑膠垃圾進口。8月中旬,泰國宣佈6個月內停止進口432類電子垃圾。而在今年,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甚至撂下狠話,要求加拿大在5月15日之前收回數年前送到菲律賓的數噸垃圾,並表示如果加拿大不遵守,他將親自把這些垃圾運回加拿大。

    面對發展中國家對洋垃圾的一致抵制,國際社會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就逐步制定了關於有害廢物越境限制的《巴塞爾公約》,截止到2019年公約的締約國一共有187個。而在今年的5月10日,各締約國幾乎一致通過了一項修正案,同意在將塑膠垃圾納入《巴塞爾公約》進行法律監管,個人自掃門前雪,自己解決自身的垃圾問題。

    此舉得到了包括西方發達國家和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等187個締約國當中186個的一致同意,唯獨有一個國家不但不同意,而且還揚言要加大出口力度,這個國家就是之前提到過廢舊塑膠回收率僅為9%的美國,當然美國代表也遭到了全場的噓聲。

    垃圾回收起於發展中國家為增加收入而進行的垃圾貿易,但止於垃圾造成的環境汙染因為的政策嚴格,西方國家不可能總過著自己享福別人受罪的日子,隨著未來垃圾規範越來越嚴,發達國家總想將有害垃圾銷往東亞、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 3 # 北大記著

    這主要是東南亞各國經濟落後,垃圾也成了寶貝。各國製造業開始發展基本不如垃圾回收再利用有效益。幾次科技革命都在西方。落後的東南亞摸索前進,垃圾也成了科技落後的寶!回收再利用汙染嚴重,但是由於錯誤沒有和世界同時得到科學普及。落後製造業,相對於簡單的垃圾再利用也算一點補足!

  • 4 # 蒲公英150080377

    西方國家從心眼裡就瞧不起第三世界的國家,當中國處理全世界60%的垃圾的時候,誰都想譴責中國,說華人不愛護環境,可華人不要垃圾的時候,全世界都急了,說華人你為什麼不處理垃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說傻人會有傻福,是嗎?